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紫云自治县板当镇青梨小学贵州紫云550804)

【摘要】在小学数学中,教师要想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其获得大量能够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有效果指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目标达成性有效率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而投入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包括学生知识、技能得到增长,身心素质得以进步、成熟,个性成长,创造力获得培养以及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有所提高。有效益指教学目标要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且吻合的程度较高。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只能箅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只能算是无效或低效教学但如何实施有效课堂教学,进而达到高效性,值得探究。本文就如何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个人的体会。

一、兴趣导入,营造轻松氛围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是关键的一环,抓好课堂教学是小学教学成败与否的关键。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应优化导入,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很好的导人是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对教学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在成功的导入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优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的开始,由导人完成,导人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状态。影响到一节课的成败。要很好的导入新课,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特征,并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理,通过设问的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他们对新课充满好奇,带着问题,认真的听课。也可以通过趣味性的名人轶事,历史典故,增加导入的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昕故事的过程中,自然的进入到新课,并且,通过对名人学习数学的了解,可以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喜爱,促使他们向名人学习,更好的学习数学。导入新课的方式,除了设问和趣味性的名人轶事、历史典故外,教师通过将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实际事物,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实例作为导入新课的内容,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比如在讲平行线时,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出示一根1米长得旗杆,问学生:“大家能在不用刻度的情况下,讲这根旗杆5等份吗?”旗杆是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常接触的事物,这样就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导人了新课,使学生迅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二、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强调学生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了进一步阐述。同时,四个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他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必须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传统教学侧重双基,淡化过程性目标。但在新课程指引下,特别是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必须对课程目标要有准确定位,既不能随意降低标准,也不能随意拔高要求,更不能因为要创新课堂而过分强调其他三个目标,把最有数学本质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弱化、消减,这样就最容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顾此失彼。可见,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能否准确定位是课堂教学能否高效的根本所在。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而不是唯一资源。实验教材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使用的广阔空间。如,有的教学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一定的弹性,便于大家灵活使用。但实验教材处于实验阶段,可能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所以,我们在教学教程中,要依据《标准》的精神,结合本地本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下面提供几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建议:首先,可以根据情况重新调整知识的顺序。其次,可以结合本地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提出能达到同样教学目的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再次,可以扩大例题的思维空间,体现知识的整体效应,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数学思想方法。最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补充或删减有关教学内容,但是也应注意,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不要随意降低或拔高教学要求。

四、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听”数学为“做”数学。荷兰数学家弗赖登达尔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因此在突破重点、难点中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源主动地去学习数学。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多了,学生在做数学中学到了知识。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学中,通过让学生折一折。再比一比,引导学生对折出的角进行观察、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角有大有小,那么角的大小到底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接着通过学生的动手用吸管折成可活动的角。通过角变大变小,让学生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缩短角的两条边,得出角的大与的长的长短无关,这样动手实践,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数学知识的价值。

另一方面,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努力实现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当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合作创新。数学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数学教学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当中,在合作学习。合作交流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新教材的编写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创新的舞台。如在教学《十几减9》时通过摆小捧,分6人小组合作,对算法优化,发展学生的思维,让人人参与探索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了多种算法。再让学生对这几种算法进行优化,最后得出既简单又快速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庆东.如何创设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华少年,2013.4

[2]贺建玲.如何构建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新课程改革,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