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重新审视模仿中的“体验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重新审视模仿中的“体验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模仿是儿童学习、了解、认知外界新事物的主要方式与途径之一。作为教育者,首先要认识儿童模仿的特征,并以此制造一定的教育情景,再运用正确的教育手段,促进儿童认知发展和个性的社会化。一般而言,模仿主要包括四个层面,即观察(observation)――动作(action)――目标(goal)――结果(result)。观察是对某个行为外部特征的感知。动作是继观察之后做出的某种行为反应。目标是复制的某种动作行为所要达到的意图。而结果则是模仿者模仿某个动作行为产生的因果变化。从这四个步骤我们可以知道,从目标到到结果这个过程是儿童从感性模仿到理性模仿的关键时期,这个过渡期是决定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观的重要阶段,所以作为家长和教师要正确引导儿童有效模仿,引导其从分析外部特征的行为动作上升到认识行为动作的精神实质;引导其从模仿正面人物的表面行为提高到学习正面人物的思想品质上来。

幼儿不良模仿的现象一再发生,如何正确引导幼儿成为当务之急。安全教育到底该如何有效开展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有人提出了体验教育,即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创设一定的教育情景,让受教育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感知,然后不断反思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品质。体验教育的理论渊源流长,可以追溯到卢梭、杜威和皮亚杰等教育思想之中。在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中,也一直有重视体验的传统,近现代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由此可见,体验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在教育中的作用。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体验教育有其局限性,在某些特定的教育情景下,是不能采用体验教育的,正是孩子对特定的教育情景有着错误以及荒唐的认识,才导致“灰太狼烤羊”“小黄伞做降落伞”等一个个悲剧。对于体验教育,有学者提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亲验教育,另外一种是想验教育,这两种教育对于幼儿来说都缺乏真实的认知,甚至分不清楚现实与虚幻的关系,而又对这些事情充满极其强烈的好奇心,促使幼儿还原真实情景,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让我们不得不再思考体验教育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