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讨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讨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对比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利用手术治疗和传统治疗方法的效果。

方法:通过在我院住院期间的42例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这42例患者中有22例进行了手术治疗,有20例患者进行了传统的药物治疗,药物选择孕三烯酮,将手术治疗的22例患者记做A组,传统药物治疗的20例患者记做B组。观察这两组的治愈率、治疗效果和治疗结束后的复发率。

结果:A组22例患者治疗率为100%,B组20例患者治疗率为55%,A组和B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来源于手术中的,最好的方法是加强预防,减少剖宫产手术的数量,在手术过程中规范操作,在发现病情后以手术治疗为优先选择。

关键词:剖宫产术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预防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160-02

子宫内膜异位大多在壮年的育龄妇女中发生,由于现代剖宫产的妇女越来越多,因此导致发病率有所升高[1]。在剖宫产手术结束后,具体临床状况是:在腹壁切口发现有组织生长,并且会引起患者有周期的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严重的影响[2]。本文对剖宫产后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寻找最优的治疗方法,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育龄妇女预防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1临床资料

选择在我院发生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42例患者,其中纵切有6例患者,其余36例患者为横切,患者年龄在22―34岁之间,平均年龄27岁,体重45kg―77kg,怀孕周期为266天―273天,所有妇女各项生命体征正常,无药物过敏史,个体无显著性差异。41例患者在剖宫产结束后180天―700天,发现在腹壁切口会随月经周期产生疼痛的肿块,尤其在月经前1―2天疼痛严重,在月经后3-7天会缓解并恢复正常。通过对这41例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后,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处为腹壁切口,将这41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22例患者,B组20例患者,两组患者身体状况在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2方法

2.1两种治疗方法。A组22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方法,B组20例患者采取药物治疗方法,下面对这两种治疗过程简要分析。

A组患者在月经周期结束后3―5天后进行手术治疗,为了控制感染,在治疗结束后要正常服用抗生素。

B组患者服用孕三烯酮药物,用法和用量为每日2.5毫克,每7天内服用2次,持续90天,首次服用孕三烯酮选择在月经周期第一天。

2.2评价标准。治愈率的评价标准分为治愈和无效,治愈的评价标准是患者疼痛感消除,经过临床检查后未发现腹壁切口有子宫内膜组织生长;无效的评价标准是患者的周期性疼痛仍然存在,经过临床检查后在腹壁切口仍然存在子宫内膜组织。

疗效果的评价标准可以通过治疗前后妇女经期和经后期组织和肿块的变化作为判断依据,具体可以从经期肿块增大和经后期肿块缩小来进行判断治疗效果。

2.3统计学方法。对治愈率、治疗效果和治疗结束后复发的人数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