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卓越国际物流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卓越国际物流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探索基于CDIO理念的卓越国际物流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有助于构建开放的、与时俱进的校企联合培养体系,培养特色鲜明的卓越国际物流人才。本文在阐述CDIO理念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物流人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设计了校企联合培养的方案与机制。

【关键词】 CDIO理念 卓越计划 国际物流 校企联合 培养机制

大力推动国际物流发展是我国开展“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优化外向型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有效途径。推动国际物流发展的重点是培养符合政策导向以及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当前,国际物流人才培养的水平和企业人才需求的实际严重的不匹配,极大地制约了物流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和整个产业的发展。同时,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常态也对国际物流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基于CDIO理念的卓越国际物流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主要目标就是减小国际物流人才供需、人职之间的差距,使大学丰富的教育资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际物流产业发展,保障“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这一研究有助于提高当前国际物流人才的培养水平,完善物流专业的教育培养内容,丰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教改成果,为国际物流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创新提供必要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一、CDIO教育理念和卓越培养计划对国际物流人才校企联合培养的要求

1、CDIO教育理念的系统性、科学性要求

CDIO模式,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以及运作(operate)的人才培养模式。CDIO教育理念不仅继承并发展了欧美国家20多年工程教育的创新成就,而且更为系统地设计了提升人才能力与素质的可行性方案,以及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评估标准体系。

CDIO教育模式的过程,是让学生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去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工程产品。CDIO理念不是典型案例的组织教学,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丰富的实践项目并辅以实习,及时与外界达成有效的沟通,有效使用实践基地和实验室的良好条件把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真正实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知识、能力和素质共同培养的一体化教学方案,以达到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学习反馈机制的目的,把学习转变为智力游戏,纠正工程实际中对创造性和实践性少需求的错误观点,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有团队合作意识的专业化人才。

2、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创新性、适应性要求

卓越国际物流人才培养计划是基于教育部为实现工程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提出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具体化形成的。其首要任务是打造出一批拥有较强改革精神和实践能力,能符合经济快速进步对高素养高品质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满足各种国际环境变化的不同卓越工程师。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化和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在国际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对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卓越国际物流人才需要熟练掌握国际物流领域的流程、理论和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对物流信息系统开发、设计、运用等工程技术方面的操作技能,以及对外语和相关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要有独立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能把握国际物流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解决实际的物流问题,将新技术或边际行业的技术拿来创造性地为我所用,使得国际物流服务环节更加顺畅。

从基本目标上来看,CDIO教育理念与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都是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国际工程师,二者在任务、理念、方法及内容上都有明显的契合点,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和兼容性。基于CDIO理念的卓越国际物流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实际工作经验,还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职业专业能力,更容易适应国际物流工作岗位的要求。

二、国际物流人才校企联合培养存在的问题

1、高校和物流企业的价值取向不同

高校旨在培养有利于社会与产业发展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公益性,而企业的导向性目标就是盈利。校企利益诉求差异使校企联合培养国际物流人才在施行过程中存在高校单方面的高热情追求,而企业不愿将自己作为物流实验室,供毫无经验的学生培训的情况。校热企冷的脆弱协同关系无法使国际物流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发挥最大的作用。

2、校企对成果生效方面的关注度存在差异

高校物流领域的主要任务在于科研创新,引领物流行业发展,其效益相对滞后,而企业则注重收获效益的即时性,对国际物流产业发展的长远效用兴趣不大。可见,校企之间的种种分歧,是由于企业方面没有充分认识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所带来的长远性收益,双方在沟通方式和内容磨合上还有待提升。

3、政府部门在缩小校企之间利益诉求差距方面的举措还不够完善

政府作为有力的第三方介入校企合作有助于平衡校企之间的利益分歧。但就当前而言,相关政府部门对于参与国际物流人才校企联合培养的企业并没有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及保障,导致企业有所顾忌,降低了参与的积极性。

三、基于CDIO理念的卓越国际物流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方案设计

1、课程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国际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就需要国际物流课程设计相应地与企业需求实现匹配。因此,有必要以国际物流方向课程为中心,通过对国际物流周边课程整合处理,形成一个综合课程群。这样的课程群设计有利于各相关课程实现全局计划、综合布置、相互交融、协调配合。根据国际物流企业需求设计具体课程,并根据该课程目标布置课程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完成任务,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在国际物流专业知识学习、团队合作、过程控制和管理等方面能力的目的。

2、实验环节

目前,高校和企业共同建设的实验室存在缺场地、缺资金、缺技术等问题,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而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并且还可以充分地扩展和延伸其功能定位。模拟企业环境建设的实验室,作为实践教学、科研创新和成果应用的“孵化器”,不仅能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还能促进国际物流企业产品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方向进步。

3、校外实践环节

高校提供的教育即使加入实验室也是虚拟化的演示,并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物流环境。因此,只有校企共同搭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让大学生参与到一线工作岗位,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深入各部门进行具体操作,可以熟悉企业文化、组织管理、职责分配、运行模式以及国际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通过适应不同的岗位,找到自己的定位,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利用高校资源充实自己,同时培养自身的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

四、基于CDIO理念的卓越国际物流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研究

1、明确顶层设计

校企联合培养方案实施的首要任务是明确顶层的设计。因此,需要高校和企业组成联合领导小组,统一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不仅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还要协调好硬件与软件方面的投入与使用,要处理好实践平台的联合搭建、运营以及维护等方面的问题,也要明确学生培养、实训及就业等方面的问题。

2、学分制改革

学分制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将CDIO理念落实到卓越国际物流人才校企联合培养,可以通过学分制改革,将学生培养导向卓越国际物流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原有的学分制体系中,通过加入企业学分,实现学分制改革创新。采用更多的考核方法和评价方式,引入多元化考评体系,更加突出学生在国际物流实践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也可以通过校外第二课堂的联动,切身体会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和企业的运营机制。同时,也可以通过校企教育、实践资源的整合,设计更为合理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3、师资队伍建设

国际物流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师队伍不仅需要经过严格专业培训的专任教师,还需要熟悉国际物流行业的企业导师。因此,一方面校内老师需要深入企业挂职。通过挂职锻炼,接触当前最新的国际物流企业操作流程、国际物理行业发展动向等,并结合自身的专业性理论培训经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对接,实现科研推动产业、产业反哺科研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需要招聘企业人员兼职教学。由于企业人员对国际物流产业文化与业务比较熟悉,可以通过讲座等形式传授给学生很多课堂之外的实践知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语

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模式,CDIO成功的教育典范已经在国外得到验证。“卓越计划”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探索及研究。而基于CDIO理念的卓越国际物流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设立,就是要借鉴CDIO理念,构建一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卓越国际物流人才校企联合培养体系。卓越国际物流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是个渐进的过程,高校可以根据国际物流的形式,结合当地的物流特点、学校自身的特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培养的阶段、内容及细化的目标体系,从而培养出基于我国国情、具有地方特色的多样式的卓越国际物流人才。当然,在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需要政府部门发挥相应的作用,保障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有效进行。

(注:基金项目:2013年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kg2013450);2014年宁波工程学院高教研究课题(项目编号:NG14019)。)

【参考文献】

[1] 雷环、Crawley E F等:培养创新型、多层次、专业化的工程科技人才――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人才理念和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

[2] 李勇、罗琼等:面向人才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群”构建[J].中国商贸,2013(1).

[3] 程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5).

[4] 郭瑶:物流行业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的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