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多思中质疑 巧问时创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多思中质疑 巧问时创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多思"与"巧问"是阅读的两种必备的能力,是否具备这两种能力也就成为学生阅读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就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质疑问难章节,结合实际课例加于论述,主题突出,层次清楚,有所创新

关键词:多思;质疑问难;敢问;爱问;善问;巧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7-0052-02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中提出:"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质疑问难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造就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是当前素质教育的方向。要教会学生学好语文,首先要教会学生"问"。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质疑问难的能力,使其养成多思善问敢于质疑的习惯。

1.激发问的热情,让学生敢问

俗话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激发学生问的热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师问生答的教学模式,框定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处于被动状态之下。学生不是不会想,不会问,而是不敢想,不敢问。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平等、和谐的氛围。多一点:"你还想知道什么?""你还有哪些问题?"等亲切话语,消除学生畏惧的心理障碍,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学生的身心放松了,才能大胆地提问。不管所提的问题是有思维价值的,还是幼稚可笑的,都应肯定学生动脑思考,维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不要泼冷水,更不能讽刺挖苦,应该耐心引导,加以鼓励和表扬。这样,学生问的热情才会被激发起来,有了热情自然就有了良好的开端。

2.培养问的习惯,让学生爱问

仅仅有了问的热情还不够,还要采取措施逐步将热情转化成为一种习惯。有了问的习惯,遇到任何问题都会"打破沙锅问到底",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和见解。首先,可以把质疑问难作为预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并针对预习提出要求:边读边想,尝试读懂课文,记下没弄懂的问题,提出有困惑、有异议的和自己感兴趣想知道的问题。这样明确的要求避免了自读的肤浅性,促使学生把"读"和"思"结合起来,把读引向深层。要求每课必做,开始时,提倡多提问题,难的、易的、大的、小的、重点的、非重点的等等,提得越多越好。然后,逐步要求学生把问题提到关键处,提到重点、难点上,质量越高越好。

其次,每一堂课都可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然后,针对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讨论、分析,释疑解难。再次,在讲完新课后让学生问,看谁提的问题多,提的问题好。同时号召全班学生向经常提问的同学学习。通过这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问就会逐渐成为一种习惯。习惯形成了,学生才会真正具有"敢问爱问"的精神。

3.教给问的方法,让学生善问

方法的教学往往比知识的传授更重要,因为"教"是为了"不教"。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会是前提,而让学生会学才是目的。要让学生敢问、乐问,但更应该让他们会问。

3.1 从课"文眼"处质疑问难。所谓"文眼"即课题中那些最富有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理解整个作品的主题或脉络层次的关键字词。只要顺着"文眼"这根藤去搜索,一定能摘到丰硕的果实。如:《爬山虎的脚》这一课,就可以抓住这篇课文的文眼"脚"来提问。《草船借箭》一课,学生问:①谁向谁借?②为什么借?③怎样借?这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激起探究欲望。学生有了求疑解题的心理,就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

3.2 抓中心句质疑。中心句是体现文章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的句子。它往往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抓住中心句来进行质疑问难。如《詹天佑》的头一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就是这课的中心句。句子中"杰出"、"爱国"是对詹天佑的高度概括评价。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一中心句来寻根问底。

3.3 抓句式质疑。有一些文章会重复出现相同语句。反复出现同一句话实际上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如《别了,我爱的中国》,为了突出所强调的内容,反复出现了三次"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全意爱着的中国!"教学中,可以抓住这一特殊句子引导设问。

3.4 抓课文"留白"处质疑。课文中往往有一些地方是作者独具匠心而留下的艺术空白,这些"笔未到而意到"或 "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留白"处,往往能成为激发思维、驰骋想象的益智因素。

4.提高问的水平 让学生巧问

敢问不难,善问不易。一个人的手指也有长短,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水平各不相同,所提问题质量也就高低不同。为了使学生善于提出问题,老师要作具体指导,要告诉学生从何处发问,怎么问才问得巧,问得准。教师要多示范,教规律于学生。如:

(1)抓课题问。如《伟大的友谊》,可问:为什么说他们的友谊是伟大的?

(2)抓重、难点语句问。如《一次成功的实验》,可问:小女孩是怎样做到"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的?

(3)抓文章脉络问。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可问: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4)抓主要内容问。如《小猴子下山》,可问:下猴子下山走过了哪些地方?干了什么?

(5)抓反常文理问。如《草船借箭》,可问:按常理十天能造十万支箭吗?为什么诸葛亮答应只三天就能"造"出十万支箭?用什么办法造的?

(6)抓前后矛盾问。如《老马识途》,管仲非常焦急,为什么还会镇静自若?

(7)抓标点符号提出疑问。如《"绿色的办公室"》的课题为什么要加上引导?……等等。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教会学生大胆围绕课中插图、课中标点、课中空白等内容提出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浅层次的,没有多大的思维价值,有的是深层次的,具有较高和很高的思考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分辨问题高低的能力,能在短时间内,把学生所提的问题梳理出来。这样逐惭培养学生把问题提到点子上,善于在关键处提出问题。

5.结语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多思的品质,善问的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成一个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师大出版社

[2] 殷明星:《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思考》《小学教学参考》(201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