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意志和愿望使他做到了一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意志和愿望使他做到了一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Report onGraffman’sLeft-hand Recital

2009年第12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最重要的两场钢琴独奏音乐会就是10月20日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的加里•格拉夫曼(Gary Graffman)钢琴独奏会和此前一天――10月19日第13届范•克莱本钢琴大赛金奖得主张昊辰的音乐会了,而张昊辰正是加里•格拉夫曼的学生!

格拉夫曼的这场独奏会全部是仅用一只左手演奏的,所以这是一场比较特殊的独奏会,也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演奏形式。这次独奏会,钢琴界来了很多名家,钢琴音乐爱好者与莘莘学子济济一堂,人气是相当的旺,足见大师的吸引力。

出生于1928年的钢琴大师已是81岁的高龄,虽步履已不那么矫捷,但是十分精神,睿智的容貌与干练的风度使人感到非常稳健而自信。整场独奏会的节目安排十分丰富多样,是一次多种风格的左手钢琴作品大展示。其中有不少作品也是我们以前从没有听到过的。这就更增添了我对这场独奏会的期待与兴趣。

音乐会以斯克里亚宾作品第九号的两首左手钢琴独奏曲开始,给人以安定、温馨、美好的享受。这两首一组的作品第一首是《升c小调前奏曲》。第二首《降D大调夜曲》是大家都熟识的最有名的左手钢琴曲,高音曲调、伴奏、低音旋律三个部分的交织,音域宽广,声部进行清楚,简直就像两只手在演奏。在这两首作品之后,紧接着又连续演奏了一首斯克里亚宾的《升c小调练习曲》(Op.2,No.1)。这首作品是斯克里亚宾在16岁时所作,也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曲子,乐曲以浪漫随兴的感情抒发而感人。这原来是一首双手演奏的乐曲,在2003年由美国作曲家赖泽(Jay Reise)改编为左手独奏的钢琴曲,与前面作品第九号的两首抒情曲连在一起作为一组曲目演奏,十分协调而贴切。

独奏会的第二组曲目是德国作曲家卡尔•赖内克(Carl Reinecke, 1824―1910年)的《c小调奏鸣曲》作品179号。这首作品创作于1884年,全曲共有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中等的快板。第二乐章是慢些的行板:匈牙利歌曲的变奏。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第四乐章是稍快的快板。这四个乐章在音乐形象与情绪上有明确的变化与对比。虽然我过去并没有听过这首作品,但我感到可听性较强,听来十分具有吸引力。

第三组曲目是巴赫的《d小调恰空》,这首著名的乐曲选自《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组曲集》,篇幅比较宏大,变化也十分丰富。在钢琴上最著名的是布佐尼的改编曲,很多人都学习或演奏过。那是双手弹奏的乐曲,音响十分丰富,与原来的小提琴独奏曲的效果大相径庭,发展巨大,听来十分震撼和过瘾。而格拉夫曼这次演奏的是只为左手演奏的改编曲,由勃拉姆斯改编的,听来倒是让人感觉与原来的小提琴独奏曲的音响效果更为接近,更容易让人联想到小提琴的演奏技法,所以也有别样的亲切感,演奏得也十分成功。独奏会至此已演奏了45分钟,中场休息。

下半场的曲目更为多样与丰富。首先演奏的第四组曲目是德国作曲家马克思•雷格(Max Reger, 1873―1916年)的《四首独特的练习曲》。的确“独特”,因为是仅供左手一只手的《练习曲》,可是其四首曲目在一个统一的组合之中:第一首是《谐谑曲》,第二首是《幽默曲》,第三首是《浪漫曲》,第四首是《前奏曲与赋格》。其分量与变化完全可以等同于一首四乐章的奏鸣曲,但是曲目配置又不完全相同于“奏鸣曲式”,所以是十分独特而有新意的。加上音乐形象各异,十分生动、好听。由于作曲者雷格尔对写作赋格情有独钟,他曾说过:“别人都是在创作赋格,而我是住在赋格里面。”这套曲子的最后一段是以赋格结束的,确实写得好极了,格拉夫曼演奏得也好极了。试想,用一只手弹三个声部的赋格,是何等的艰难。巴赫平均律中的赋格,最多是两只手弹五个声部。其中的声部还时有休息。但雷格尔这首左手赋格,非但主题本身相对较长,而且篇幅较大,声部安排得相当满,听起来真不像单独一只手能完成的,因为音域宽广,声部变化区分鲜明,非但脑子要极其清楚,手上的功夫也十分了得,真是太精彩了。

第五组曲目包含了两个作曲家的作品,第一首是美国当代作曲家里昂•科克纳(Leon Kirohner,1919年生)的《为左手而作》。第二首是美国当代作曲家约翰•科利里亚诺(John Corigliano,1938年生)的《为左手的独奏(选自〈幻想练习曲〉)》,这两首作品的共同特点是音响织体都很丰富,音域运用都很宽广,可听性也很强,虽用了很多现代的作曲技法,但是音乐可以让人理解和接受,从风格上来讲,跟前后的曲目是一个很好的变化与调剂。

第六首曲目是布鲁门菲尔德(Felix Blumenfeld,1863―1931年)的《降A大调练习曲》作品36号。我记得涅高兹的《钢琴表演艺术》中曾提起他的舅舅布卢门菲尔德,每当其光临,家中犹如过节,因为他会大量演奏精彩的钢琴作品。可惜的是布卢门菲尔德虽有大量的作品,可是遗留下来为人熟知的仅此一首,并且这首曲子确是非常好听,中高音区优美的旋律在上下翻滚的大幅度琶音式织体包围伴奏下,非常浪漫而优雅,令人难忘。

最后一组曲目是戈多夫斯基(Leopold Godowsky,1870―1938年)改编的两首肖邦练习曲,第一首是《降e小调练习曲》(Op.10,No.6),在原曲安静抒情的旋律之下,伴奏改变为琶音式的流动进行,乐曲变得非常波浪起伏和舒展流畅,弹奏得充满得意和想象;第二首是《b小调八度练习曲》(Op.25,No.10),原来双手演奏是非常有气势的,现在左手一只手的演奏,更多集中在低音区到中音区,更为严峻。而且综合了多声部的进行与交织,演奏起来相当复杂,对钢琴家无疑是一大挑战,但是演奏十分成功。观众席发出了阵阵叫好声。在热烈掌声中,格拉夫曼又加演了一首帕格尼尼《a小调随想曲》的左手改编曲,这首曲子除主题用了原曲旋律外,其后全进行了变化与发展,变成了一个全新的乐曲,也令人感到十分新鲜。在全场热烈掌声中,音乐会圆满结束,历时已一个半小时多了,就一只左手,弹这么久,还博得满堂彩,真是不容易啊!

格拉夫曼在1949年获利文特里特音乐大奖,其后30年从不间断地进行巡回演出,录制了许许多多精彩的唱片,事业如日中天!但1979年右手不幸受伤,至今2009年又是一个30年,这对一位优秀的职业钢琴家来说是多大的打击,真是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可是他在右手受伤之后,又做了多少大量的工作!他领导的柯蒂斯音乐学院,我们熟知的郎朗、王羽佳、张昊辰,都在他的手下走上了艺术巅峰。他自己还一直坚持演奏,像前年第四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请他来当评委,他一下飞机,还没倒时差,就先要找钢琴练琴,对当时年近八十的他是多么令人钦佩的精神!他非但开独奏会,用左手一只手,还和乐队多次合作,演奏了许多著名的左手钢琴协奏曲,还有3位作曲家专门为他新写的左手钢琴协奏曲请他首演,他甚至还和钢琴家莱昂•弗莱舍(也是右手受伤了,用左手演奏的大钢琴家,都出生在1928年)一起演奏左手的钢琴协奏曲,创立了演奏史上新的演奏形式。如今都年过八十了,还在演奏,还那么精彩、准确……这种精神是太值得我们学习了。我感到一个人能否成功,能否不断超越自我,关键是在思想。指导思想与意志愿望决定一切。一个人境界是否高,也正在于此。事在人为,格拉夫曼的这30年,从50岁到80岁,正说明了有志者事竟成。对一般人来说不可能的事,他做到了。他无疑是生活和事业的强者,是我们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