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伴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鉴定方法由较为传统的鼻闻、眼观、口尝、手触以及升华、水试、火试等经验性鉴别,发展至目前已涉及到分子水平或是基因水平的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以及计算机图像分析、聚类分析等新方法、新技术。这些新方法、新技术对完善我国中药鉴定的标准化与科学性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长远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在不断发展引进新技术、新方法的同时,切不可废弃传统经验技术。唯有通过正确合理的有机结合,才能不断完善中药鉴定技术的合理发展与提高。本文综述了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与进展,及其在中药鉴定技术中的应用特点与前景。
[关键词] 中药;鉴定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 R9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4(b)-0011-03
中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瑰宝。用于治疗疾病在我国源远流长,已有千年历史,因其副作用小,对慢性、消耗性疾病具有独特的、西药无法取代之特点而闻名。在成药制备的过程中,中药药材的真伪鉴别和品质评价占有重要的决定成分,同时也构成了临床应用和中药科研积极发展的前提保障。中药材品种复杂、种类繁多,通过多种成分、多层次、多靶点以及多种途径综合作用于人体以发挥效用;每种药材的内在成分十分复杂,质量也较不稳定,使之难以对其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在某种程度上极大的阻碍了在临床上的应用发展[1]。
中药的研究、生产和应用过程中都离不开中药的鉴定,在中医药发展中,对中药进行的严格技术鉴定的过程,就是为了保证中药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我国的中药鉴定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中药处理仪器与技术中获得进步,已经在原有的植物鉴定、性状鉴别、显微鉴定以及理化鉴定等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获得了很大的技术改进,中药处理的技术人员在结合现代技术的同时,增强了中药材真伪鉴别和品质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推动其逐步走向标准化、高速化、信息化等发展方向。本文将对应用于中药鉴定的主要方法进行以下综述。
1 显微鉴定
由于中药材的植物特性,大多数中药材因为生长环境相同,需要的成长因素相同等的原因而趋于外形、味道等的相似,但是药性却相去甚远,尤其是很多的近源品种,外观大同小异,难于分辩。单纯依靠观察外形难以鉴别准确。显微鉴定方法适用于含中药粉末的制剂,是鉴别中药材真假的有效手段之一,具有简便、快捷、准确的优点。显微鉴定,指的是用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组织切片、粉末、解离组织或是表面制片与成方制剂中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以及内含物等特征的方法。王世清等[2]对妇科再造丸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归、三七等的分泌细胞作为显微鉴定的特征而起鉴别作用。陈俊华[3]曾对中药粉末的显微特征进行综述。
2 水试、火试
水试,又称入水,主要是通过以水湿润、浸泡、煮沸或将药材投入水里、与水共研等来观察药材表面或水液所发生的变化,如遇水膨胀,产生黏液、泡沫,水变色,呈现荧光,产生特殊气味以及水面出现漂浮物等。鸡血藤块,投入沸水中,可见有似鸡血的红线散开[4]。火试,即采用燃烧、灼烧、隔物加热等方法以观察药物反应时所发生的变化,如产生烟雾、气味,熔融及膨胀等。雄黄火试后残渣愈多则其质愈次,沉香燃烧后若无黑色油状物流出则为伪制,轻粉火试后若留残渣则不纯[5]。
3 色谱分析法
色谱分析,其实就是层析法,是目前中药鉴定和成药鉴别的比较常规、有效的一种鉴定方法。特别是针对结构和植物组成相对复杂的中药材,色谱分析能够在分离药材成分的同时,又分别予以分析鉴定。在实际的鉴定中,常用色谱分析法分为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学者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例如吴宪[6]通过薄层色谱法对小果微花藤根、瘤枝微花藤根、防己等类似的药材进行真伪鉴定,其结果证明三者来源不同,所含成分不同,前两个在中药使用中,不可作为防己入药。杨琳等[7]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穿心莲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对不同来源的穿心莲药材进行比较。采用液相色谱(LC)-MS联用技术测定10批豆科植物补骨脂样品,鉴定共有峰和特征峰,计算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与相对峰面积,标示了12个共有峰,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全面质量控制提供参考[8]。
4 光谱法
利用光谱对中药材进行分析鉴定的方法通过验证现在已经作为有效的鉴定方法被大多数国家医学界接受,其利用紫外光、荧光以及红外光线等的波长不同,穿透性不同,而对药材进行鉴定。光谱分析的优点在于其操作简便、使用快捷、鉴定准确,且对中药材样品的取量和破坏也相对较小,同时能够最大化的重现药材特性,提供更多的信息内容。这些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中药鉴定的不足,并逐渐成为主要的常用鉴定手段之一。孙素琴等[9]在对不同产地的45种山药样品进行道地性与非道地性的模式识别研究的过程中,利用具有的指纹特性结合模式识别技术的红外光谱SIMCA法,在研究中重建山药样品的红外特征图谱,作为模式识别提取的特征数据,取得了满意的分类效果。刘小平等[10]应用红外光谱法测定数据,将相同波数数值归于一起,结果示六味地黄丸及其缺不同药材后的红外光谱数据存在一定差异。
5 电脑图像鉴定
所谓电脑图像鉴定,其实就是半导体成像器件类(CCD)摄像机采集低倍显微镜下的鉴定要本,将通过摄像机获得的彩图输入已经建立起来得Apollo DN3500图像分析系统,通过图像格式转化以后,将得到的各类系类参数,例如直径、横切面,体积等数据进行特定图像程序分析鉴定。就是用这种方法,秦路平等[11]对15种叶类气孔、22种细小果实、22种花类花粉及20种细小种子类生药成功的进行了各种参数的分析。丰富了中药材的品种和使用。
6 聚类分析法
顾名思义,聚类分析就是进行同一类中药材品质评价鉴定的一种方法,研究者针对同一批样品或一系列变量,利用不同的模糊相似系数或长短距离计算公式对其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得可以分类、鉴定和评价药品质量的动态聚类图。苏薇薇[12]以砂仁及其伪品的紫外光谱为量化特征,通过应用此类方法对实验样品进行了鉴定,通过这次的实验,证明聚类分析法的实验结果与传统的生物学鉴定方法所得结果吻合,同时也昭示了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以及聚类分析法发展的广阔前景。
7 电泳法
电泳法,指带电荷的供试品在惰性支持介质中,通过电场的作用向其对应的电极方向按照各自速度进行泳动,使组分分离成狭窄区带,用适宜的检测方法记录其电泳区带图谱或计算其百分含量。谢立[13]、贾江滨[14]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别对龙眼肉、乌梅以及其混淆品的蛋白多肽进行分析鉴别,依据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指纹图谱的明显差异能够有效鉴别。宋贤丽等[15]应用毛细管电泳成功鉴别了6种决明属的药用植物种子。
8 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DNA分子标记技术,即DNA分子诊断技术,其研究方法相对复杂,针对DNA分子具有的多态性,对其各类特性,如缺失、易位、倒置、重排等,或者因其长短与排列不一的重复序列等机制进行进行诊断和标记。生物的外观性状、组织结构、细胞形态、化学成分等不单受遗传因素影响,而且与生物的生长环境、发育阶段及生理状态相关。但DNA作为遗传信息直接载体,不受上述因素影响,故DNA分子遗传标记法具有相当程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王建云等[16]以梅花鹿血、鹿鞭、鹿茸、毛为鉴定对象,采用微量DNA提取技术以线粒体DNA Cytb通用引物L14841和H15149扩增约307 bp的DN段,扩增产物纯化后用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其序列,得出梅花鹿毛、血、鹿鞭的DNA序列完全一致的结果,证明其来源都是梅花鹿,而鹿茸由于其来源不详,与其他的梅花鹿DNA具有明显的差异。Shaw等[17]用RAPD方法对人参、西洋参、三七及其伪品进行鉴别,根据扩增产物,就可有效鉴别3种药材。
9 结语
中药鉴定过程中所发展起来的各项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包含的特点,对中药材的临床应用、成药制备等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其发展的组成部分。在整个中医药发展中,人们通过各种的鉴定方法丰富了对药材的认识,提高了对药材品质、特性等的评价水平,促进了我国中医药的发展和中药鉴定的长远进步,同时还要在发展新技术的同时,对传统方法鉴定进行研究完善,促进二者的结合和共同发展,多途径、全面的促进我国中药鉴定学合理、健康、稳定的进步提高。中药鉴定新技术的运用将逐步引导中药鉴定向标准化、高速化、信息化发展。此外,尚有电镜扫描法、示波极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等创新科技正在应用实验阶段,这些新的技术发展对于完善中药鉴定的标准化,增强中药鉴定的科学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籍承厚.中药鉴定方法的新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1):6.
[2]王世清,郑芸.妇科再造丸的显微鉴定研究[J].中成药,2003,25(12):1026.
[3] 陈俊华.中药粉末显微特征图绘制技术浅谈[J].中国中药杂志,1992,17(5):316.
[4] 王建升.水试法在中药鉴定实践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8):2056.
[5]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639.
[6] 吴宪.防己的真伪鉴定[J].河北中医,2003,25(3):306.
[7] 杨琳,张振秋.不同产地穿心莲药材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J].中药材,2008,31(1):32.
[8] 洪亚君,周波波. HPLC-MS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3):438.
[9] 孙素琴,白雁.道地山药红外指纹图谱和聚类分析的鉴别研究光谱学与光谱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3,23(2):258.
[10] 刘小平,宋青,陈笑宇,等.六味地黄丸的红外光谱鉴定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8,18(3):245.
[11] 秦路平,郑水庆,张卫东,等.20种细小种子类生药的计算机图象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1997,22(3):137.
[12] 苏薇薇.聚类分析法在砂仁及其伪品鉴别分类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1998,11(2):158.
[13] 谢立.龙眼肉及其混淆品蛋白多肽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鉴别[J].中成药,2000,22(6):436.
[14] 贾江滨.乌梅及其混淆品李子的蛋白多肽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鉴别[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0,20(4):S25.
[15] 宋贤丽,郭宝林,刘克武,等.6种决明属药用植物种子毛细管电泳法鉴别[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6):491.
[16] 王建云,何广新,付文,等.鹿鞭的微量DNA提取及序列鉴定[J].中国中药杂志,1997,22(10):579.
[17] Shaw PC,But PPH. Authentiction of panax species and their adultrants by random-primed polymeraes chaing reaction [J]. Planta Med,1995,61:46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