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考稀罕事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考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参战者是全国所有高三(包括高四、高五)毕业生,时长为两天,“作战武器”包括:试卷、钢笔、计算器、小抄……
古代的录取通知书长啥样?
现在的高考录取通知书,都是通过邮政特快快递到学生的手中。相比于现代人,古人享受的待遇貌似要高许多,有专门的政府官员来通知。
古人科举应试及第之后,县州府都会派遣特定人员前去通知报喜,这样的报喜在古人眼里称为捷报。所以可以这样说,捷报就是古人现代版的高考录取通知书。“自家提塘官的便是,因在枢府效劳多年,蒙枢密老爷赏俺今年科场专走官报。”明阮大城的《燕子笺·放榜》里的这句话便是其因在府里效劳多年,科考可以直接拿录取通知书的事情。
古人参加科考可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牵扯到整个家族甚至整个村庄。据说古代参加科举应试,中秀才、举人或者进士及第希望比较大的人家都会在煎熬中苦苦等待着喜报的到来。也有比较聪明的人专门等候在门口,一旦报喜的人到了,就前去向这家人报喜,碰到富裕的人家能得到点碎银,稍微穷点的人家也能沾上点酒喝。这样的等待在古代称之为候榜,这些场面在《儒林外史》里有过详细的描述。
从乡试到会试,再到殿试,每个级别的考试都有捷报,只要你合格了被录取了,就有人专门为你报喜。捷报的格式大都比较简单,除了写有应试考取功名者的名字以及考试的名次,此外就是某某县府的名称了。
浙江仙居县皤滩镇有一个始建于南宋时期的何氏里大学士府,在国内颇为著名,何氏家族在历史上出过许多达官贵人以及文人学士。康熙时期的“帖学四大家”之一何焯就隶属这个大家族。何焯25岁时以拔贡生的身份进京,后因耿直的性格而受到排挤,以致六次应考不第。直到四十一岁时,康熙南巡,因朋友推荐参加考试才成为举人,次年参加考试,顺利考取为进士。何氏里大学士府就有关于何焯的捷报。官报厅在学士府的正南面,两边的木板墙上贴满了当时的捷报,有中举人的捷报,有中得头等状元的,也有中进士第四名的捷报。这些捷报皆为隶书字体,上端印有一条欲飞的腾龙,下面是云山雾海,捷报正中央写有某某年高中乡试或者殿试第几名。捷报的样式因朝代的不同而略有异同。
古人收到捷报之后,一般要把它张贴在厅堂里最显眼的位置,一来可以光宗耀祖,二来可以让来访的客人一眼就能目睹到,如同现在的奖状一般。从这个细节同样可以看出古人对科举考试的重视,科举几乎成了古代读书人的唯一出路。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高考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高考是在1902年10月14日(清光绪二十八年)进行的。当时,经过一段时期的筹备之后,京师大学堂准备正式举行招生考试。但是生源从哪里来呢?还得向各省求助。京师大学堂为了招到最好的学生,向全国各省督抚发出了通知,要求他们给予积极配合和支持。督抚们也很配合,先是在本地进行选拔,择优录取,这相当于初试。
初试之后,把优秀学生送到北京,参加京师大学堂组织的统一考试,这就算复试了。科举制度已经废除了好几年,这次考试就全面向西方靠拢,采用百分制评定考生成绩,60分为及格,100分为满分。中国现行的以60分为及格分数也是在那时候开始的。
被迫取消的全国性高考
虽然部分资料都谈到民国没有统一的全国性高考,统一的全国性高考是在1949年之后才有的,但其实民国时期也有统一的全国性高考,跟现在的高考大同小异,也是按计划招生,也分文理科,只不过时间比较短,只存在了短短三年。
1938年,当时的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负责全国统一高考。委员会负责制定招生简章、命题阅卷及录取标准、制定及颁布试题、复核成绩、决定及分配录取学生,同时还负责研究招生制度的改进及其它相关事宜。同年,进行了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
全国统一高考受到了民众的欢迎。道理很简单,相对于高校自主招生来说,它更公平;相对于用八股文考试的科举来说,它更科学。
但是在战争时期,全国统一高考面临着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找不到一个安全的考室。南京、上海和北京都被日军占领了,显然无法设点进行考试。武昌、长沙、吉安、广州、桂林、贵阳、昆明、重庆、成都、南郑、福州等仅有的十二个招生区,又面临着日军狂轰滥炸的危险,加之考生千里迢迢地从家乡赶到这些地方赶考,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到了1942年,这种全国统一高考就暂时中止了。直到1949年以后,才分别在大陆和台湾进行这种统一的高考。
另外,民国进行全国统一高考时,也曾经采取“灵活”的招生办法,其中有一种叫“保送免试”,跟现在的保送生差不多,把那些平时成绩很优秀的学生直接保送上大学。但区别就在于,现在是少数重点中学才有资格推荐保送生,而那时候几乎所有的中学都可以进行推荐。
民国高考试题难不难?
在1912年到1937年之间,民国高校招生都是各校自己组织进行,命题也是各校自己出,这就是大家现在很提倡的“自主招生”。
在这种招生模式下,高校有充分的自主招生权。比如,那时候很多大学都开办“预科班”,或者叫“先修班”。在“预科班”中读书的学生,有50%以上可以免试在自己的学校读大学。
除了“自主招生”外,教育部还曾经制订和推广“联合招生”、“委托招生”等招生制度。就是由教育部划分考区,在本考区内进行统一的高考。然后由一所大学牵头,召集一部分大学联合在一起进行招生。比如,西南联大就曾经作为牵头学校,组织各大学进行联合招生。
那么,民国高考的试题都是什么内容,难不难?看看下面这些题目就能大概了解当时试题的难易程度了。1933年,国立北京大学入学的试验国文题,有一道是“把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翻译成散文”;1946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的联合招生国文试题的题目总共是两道,一道是作文《学校与社会》,另一道是解释成语的意义,包括指日可待、变本加厉、隔岸观火和息息相关。
民国的高考,多少会有一些逸事发生。1930年,臧克家报考国立山东大学,这位诗人的数学成绩太烂,考试时居然吃了“鸭蛋”,不过总算他运气好,国文考试遇到了闻一多先生评卷,给了98分的高分,把臧克家破格录取进了青岛大学。据说,1912年闻一多报考清华大学时,其他学科成绩很差,也是因为国文成绩好,为主考老师所欣赏,被破格录取了。这次录取臧克家,或许就是闻一多想起了自己的往事,多少有点惺惺相惜的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