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灵修”为何让人心灵迷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灵修”为何让人心灵迷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日渐兴起的团体觉醒培训,又称为心灵自助培训、心灵培训,例如“灵修”、“身心灵”、“成功学”等。近期,罗浮山上的“灵修班”培训被爆出包含和的内容而震动全国。

一些人身边可能没有交心的朋友,没有途径把苦恼释放出来,内心很孤寂。尤其是女人,天生是偏重精神的,她们需要依赖、保护和给予,“灵修”班正是利用了这个东西。

“灵修”的本质是

华中师范大学性学教授彭晓辉告诉记者,事实上,类似谭崔的修行方式在佛教密宗也有存在,即双修,但这种性修炼并不是为了满足,而是为了达到宗教所定义的提升。对于普通人而言,贪心强烈,而且又难以认清贪欲的本性时,用这种方法修行很容易走偏,它只适合有戒律制约的宗教人士。“尽管灵修的手段和方法尽可能地接近宗教修炼的状态,但它的本质却是。”

彭晓辉说,“心灵导师”秦铭远宣扬的性解放纯粹是让人回归到动物本性,不认对象的性修炼是对社会人际关系的严重破坏。

在他看来,这种错误的认知和诱导恰恰证明我国科学性学普及的严重缺失。“在中国,两性关系还是被定义在完成生殖的层面,为了满足自我需要、愉悦是被传统的伦理道德所贬低的。无论是宣扬性解放还是此前出现的要求婚前守贞,都是这种性禁锢的文化环境下产生的两种极端的发展方向。”

他坦言,只有两性关系最大程度地得到重视,人们才会懂得涉性人际关系中,如何和谐、不受伤害。

痴迷“灵修”为哪般?

很多人认为,人们热衷心灵培训是因为“精神空虚”、“信仰缺失”。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培训令他们感觉获得了“心灵成长”。然而在亲朋好友眼中,他们并没有成长,反而好像被洗了脑,因为他们的热情冲劲很不自然,与现实严重脱离,例如敢于“性解放”。

1998年,美国心理学家迈克尔·朗恭对团体觉醒培训进行研究后发现,感觉获益匪浅的学员并没有改善自己的行为习惯。

心灵培训要取得成效,美国哲学家罗伯特·卡罗尔认为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学员想完善自我的动机很强。

2.培训师迫使学员反省自己的人生与人际关系,变得有自知之明。

3.很多学员一起寻找希望。

为了说明培训是有效的,心灵培训推出大量参加培训后感到满意的学员案例,他们之中不乏名人,例如歌星约翰·丹佛、影星约翰·特拉沃尔塔、音乐家小野洋子、雪儿等。卡罗尔称,个别案例不能说明培训有效,所谓“有效”的感觉源于各种常见心理错觉和逻辑错误:

后此谬误:参加培训之后觉得自己变好了,或者取得了成功,就认为培训是原因,实际上前后两件事不一定有因果关系。

回归谬误:学员往往在人生最失意、最失败的时候参加培训,学完时最低谷的阶段已经过去,事情开始好转,学员误以为是培训的效果。

主观确认:学员相信心灵导师讲的话很有意义,积极配合其思路认真思考,就会发现很符合自己的情况。

证实偏见:学员选择性地记住心灵导师说得对的,忽略说得不对的,即倾向于相信培训对自己有效,听不进去反面的观点与事实。

主观臆想:学员十分渴望成功,混淆了希望与现实,以为有了希望自我就完善了。

大众强化:心灵导师的话反复灌输给众多学员之后,彼此间相互影响、印证和强化,形成了难以动摇的信念。

卡罗尔指出,心灵导师需要对培训进行系统的研究,例如:

1.他们的方法有没有效,与出现的“效果”有无因果关系。

2.日月确界定培训“成功”的标准,学员中有多少人“成功”了。

3.记录培训失败的案例,有多少人受到培训伤害或感觉上当。

为什么心灵培训乱象丛生?原来培训的内容尽管打着“心理学”的旗号,却并非严谨的科学,不但对学员的行为习惯没什么改善,反而掺杂了大量唯心、迷信甚至传销的成分,在精神层面对学员施加影响,容易让人走火入魔。“心灵导师”实为推销员

开展心灵培训的人被称为“心灵导师”、“灵性导师”、“培训师”等,有时则是“成功学大师”,甚至自称“心理学家”。他们除了开办培训班或工作坊,还上电视、出书、写博客,通过各种媒介帮助大众成功。

心灵导师声称教人致富的秘诀,但他们为什么自己不用那些方法发财?卡罗尔称,心灵导师的真正身份是推销员,主要的任务是动员学员掏钱参加课程。事实上他们很少跟踪学员的学习效果,所谓回访只是劝人参加更多课程——他们的真正兴趣是营销,因为招生的人数决定着他们的收入。课程的不断开展,让学员沉迷其中,这才是成功学“成功”的关键!

“心灵自助行业的导师给别人瞎诊断,然后实施各种从未被证明有效的治疗。其实‘患者’基本上是没病的正常人,所谓‘病症’都是臆想或夸大。”

“心灵导师”的常用套路:贩卖希望

从根本上讲,心灵导师贩卖的就是希望。每一个人都需要希望,哪怕是虚假的希望也比没有希望强,否则规划未来、改善关系和制定目标都失去了意义。

恐惧是希望的敌人。如果你太害怕失败,就不会设定人生目标,自然就不会失败了。例如亲密关系出了问题,如果害怕被伴侣拒绝而不去修复裂痕,关系也无法改善。所以,—个人必须克服对失败、被拒绝、被嘲笑甚至被羞辱的恐惧,才有希望改善关系。被恐惧击倒,你就会一事无成。

心灵导师鼓励学员战胜恐惧的常用招数是告诉你:

1.即使你最害怕的事发生了,都不会比现在更糟糕,说不定反而会更好。

2.你的想法阻碍了成功的到来,你可以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想法。

作为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最成功的心灵导师,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利奥·巴斯卡格里亚宣扬“一切的答案都是爱”。他借用了哲学家尼采、罗素和心理学家斯金纳的观点,认为爱你所恐惧的事物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能量——“爱你的敌人”、“爱会杀死他们”。你的敌人不一定是别人,也可以是你的恐惧。拥抱你的恐惧,就能杀死恐惧。如果你的亲密关系破裂,是最坏的情况吗?分手之后,你可放弃无用的抗争,在自己的世界里继续活下去;你也可以从失败中学习并成长,为日后更美满的亲密关系作准备——这些选择完全取决于你。分清楚什么是你能做的,什么是你不能做的。不要试图改变你不能改变的事情,如不要控制别人的言行,但你能改变自己对那些言行的态度和情绪反应。

如何安放心灵

人类对精神世界的了解太浅薄了,对很多人而言,那就像是迷宫一样的领域。人们渴望去了解它,涉足它,但是,人类对于精神世界的自我控制是最艰难的功课,这也是最悲哀的地方。

华夏心理网资深心理咨询师苟炎坦言,人们在现实追求的一切最终是为了满足内心的一些需要,成就感也好、幸福感也罢。可如果想要一下达到挣脱、释放、无所束缚,心理学上不存在一种方法可以让人不付出多少努力,便能快捷而有效地达到这样的效果。如果有,那就是像—样的东西。因此,怀着这样想法的人无论尝试多少方法,终究无法真正得到。

因为人们有这样的需求,所以走歪了的身心灵培训可以大行其道。苟炎建议,参与心理方面的培训之前,最起码要积累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有了基础认知,才能具备一定的辨识能力。如果你完全不了解这个知识,不了解组织方,保险起见还是不要过多涉足。

“尤其对女性而言,秦铭远的培训班中女性占多数,这些人身边可能没有交心的朋友,没有途径把苦恼释放出来,日积月累,内心很孤寂,而女人天生是偏重精神的,她们需要依赖、保护和给予,而秦铭远正是利用了这个东西。”她表示,对于女性而言,更要适当地开拓能够真心交流的朋友、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