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构建有效低段数学课堂的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构建有效低段数学课堂的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修水县第二小学,江西 九江 332400)

[摘 要] 课堂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主阵地,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场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挖掘教材中的重要信息,精心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趣中求知,在求知中得趣,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低段数学;课堂教学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参与不积极、教师教学方式不当、课堂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主要原因:一是教师没有特别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里认知规律,没有认识到教师的语言艺术在小学低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大部分教师语言呆板枯燥,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教师没有认真研读教材,挖掘不出教材中所蕴含的情趣内容,不能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教法传统单一,没有精心设计有趣的数学活动,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构建有效低段数学课堂,就要立足学生实际,将数学课讲得生动、有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一、用童趣化的语言吸引学生

语言是教学的一门主要艺术,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教师用富有幽默的语言开始一节课,就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教师若用富有趣味性和亲和力的语言组织教学,学生就会深深被吸引,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津津有味地品尝教师为其精心准备的数学知识套餐。教师在教学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时,借助“小精灵聪聪”带领孩子接触非常熟悉而又喜爱的卡通人物,设计四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学生的第一位卡通朋友是蓝猫大哥。教师:“同学们,今天数学王国的小精灵聪聪又来到我们的课堂和我们一起学习数学,它还带来了三位我们很熟悉的朋友,让我们一块儿去迎接他们吧。(出示课件)这是聪聪介绍给我们的第一位朋友――蓝猫大哥....”用这种学生喜爱的小动物引入课题,学生眼前一亮,学习的兴趣一下调动起来,求知欲望也随之而来。

2.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学生的第二位卡通朋友是天线宝宝。教师:“这是聪聪介绍给我们的第二位朋友――天线宝宝,天线宝宝家的厨房设计得多漂亮呀,你们能发现他厨房的地面和墙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教师用富有童趣的语言一环接一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持续上升。

3.变式练习,拓展规律

学生的第三个卡通朋友是喜羊羊。教师:“同学们,还有一个朋友正在等着我们呢!瞧,喜羊羊正在玩数字魔方,请你猜一猜,他接下去会变出一组什么数字呢?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好吗”,随着喜羊羊的到来,孩子们的思维更活跃了。

4.闯关游戏,发展规律

教师:“同学们,你们学会找这样的规律了吗?聪聪要带我们去数学王国里来个大挑战,你们准备好了吗?…………”,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饱满,自然也就达到了课堂预设的效果。

教师借用四个教学环节,分别用不同的卡通人物导入课堂教学,用学生喜爱的小动物引入课题,让学生眼前一亮,学习的兴趣一下调动起来,求知欲望也随之而来,再用童趣化的语言引领整个课堂,一环接一环吸引学生,使学生的求知欲望持续上升,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饱满,自然也就达到课堂预设的效果。

二、用生动形象的课件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对数学认识不足,很难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依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巧妙地利用幻灯片、flas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创设生动教学情境,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二年级的“平均分”时,制作动画课件,用“猴妈妈分桃”导入新课:“从前有一个猴妈妈她生了两个猴宝宝,一天,猴妈妈摘了6个桃子,想分给两个孩子,于是猴妈妈先分给猴哥哥2个桃,猴弟弟4个,故意制造矛盾....”这时教师及时抛出问题:“那猴妈妈要怎样分才算公平呢”.然后借助优美生动的画面,再配上活泼稚嫩的语言,学生看得目不转睛,学得津津有味,“平均分”这个抽象的数学概念就自然解决了。教师在教“平移和旋转”课程中运用动态课件展示:转动的风车、滑动的缆车、公路上奔跑的汽车、上行的电梯、孩子们喜爱的摩天轮的运动特点,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生动逼真的呈现在孩子们眼前,他们犹如身临其境,自然就会理解深刻,既增强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又轻松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如此设计比绘声绘色讲解的效果要好许多。

三、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

1.解放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展示的舞台

新课改实施多年,大部分教师还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领头者,不愿意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他们往往只关心知识的传授是否到位,教学任务是否能完成,却忽略了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这两个最重要的问题。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此,笔者建议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适时地交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及时采取师生角色互换的形式,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当一回“小老师”,教师在孩子心目中是最神圣的,让他们去当“小老师”一定会兴致勃勃,很是自豪。这样的尝试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融入学生生活,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理当回馈于生活。对教师来说,一堂好的数学课不应该只满足于教会了学生一个或几个数学答题技巧,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采取巧妙的练习方式来拓展知识和提高效率。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巧妙地运用到生活当中,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的“厘米和米的认识”新课后,教师在巩固新知环节编了以下情节:我的小邻居豆豆今年7岁了,一天他非常高兴地对我说:“他的身高长到130米了,妈妈送给他一个新的文具盒,里面装着5支15米长的新铅笔和3块2米厚的橡皮,他还说他家的新房子可漂亮了,他的卧室有3厘米高,他每天晚上都睡在一张2厘米长的新床上....”。只见教师提出的问题还没说出来,学生就一边读题,一边哈哈大笑,同学之间情不自禁地议论开了,课堂上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活跃现象,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既帮助学生灵活地巩固了新知,又很好地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自然接轨。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一个生动活泼、焕发出生命与活力的数学课堂永远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要在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程度,挖掘教材中的重要信息,精心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趣中求知,在求知中得趣,_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