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提高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效率之对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高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效率之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也逐渐广泛,但因许多教师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作用,加之在应用方式上的不当,导致课堂效率不高。本文结合小学课堂教学实践,就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提高信息技术小学教学;应用效率;对策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将抽象化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可感知的形象,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课堂效率的提高打下基础。但因教师对信息技术作用的忽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始终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要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效率,就不得不对其作用进行分析。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创设氛围,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信息技术的应用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这恰好符合了小学生的特点,能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极大地激发了其求知欲,也有助于帮助学生从形象感知向抽象过渡。因为信息技术能将单调的课本丰富化,借助声音、图像、音乐、视频等资源让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性加强。如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光靠教师的朗读,学生的听,或是以课本的图片来参照都无法让学生具体感知文本的内在意蕴,而借助信息技术,可使学生对文本意蕴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

2.拓宽知识面,促进主动学习

小学生天生好奇心重,但就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来说,已经无法满足其学习语文的需求,且因教材中图文编排的方式让学生不免觉得枯燥无味。而利用信息技术,不但能以动态的方式来呈现学习内容,而且知识含量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变得无限量。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互联网等方式来进行相关资源的搜索,从而满足自己的学习欲望。如在英语学习中,学生需要参看某一单词的意思,需要翻词典、问老师,而多媒体应用中,输入单词搜索,其意义和用法就能一目了然。

3.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强调以探究性模式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这就需要应用问题机制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索、交流和讨论。在学生交流谈论的过程中,教师无法对学生的讨论一一进行记录,也无法利用“分身之术”来对每一个小组的学生进行指导;利用信息技术,教师不但能利用录音等方式来记录学生的交流讨论过程,更能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而快速地做出指导。如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对话练习中,教师需要对各个小组的练习进行评价,但又不能一一进行,利用录音方式,就能一一进行,而且能准确地找出对话中的不足并给予指导。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1.适时应用信息技术

教学讲究“不悱不启、不愤不发”,在课堂教学中,并非所有问题都需要教师逐一进行讲解,也并非要教师在学生还没有进行思考时就作出释疑。这就需要教师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出示多媒体。如在《菜园里》的教学中,很多蔬菜是学生没有见过的,教师也无法将蔬菜一一呈现给学生,当学生问到“老师,卷心菜是什么样子啊?”此时,有的学生虽然知道但却无法描述,教师就乘机呈现卷心菜的图像,学生眼前一亮,不但对卷心菜这一词语有了深刻认识,其形象也在他们脑中刻下了印象。

可见,信息技术的呈现需要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原则,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进行呈现,且不可为了展示而展示,让多媒体成了课堂的“独媒体”。

2.逐步进行展示

课堂教学过程总是按照由简单到困难、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而展开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步进行。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画一个任意三角形,然后利用网络工具来度量其角度,再拖动三角形一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再度量。然后设问:“奇怪,怎么形状改变了其内角和还是一样呢?会不会所有的三角形都一样?”最后,让学生自己实践,讨论总结。可见,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直观,信息获取速度也变快,学生在实践中也能快速地得到结论,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技能。

当然,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来考虑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是必不可缺的要素,教师也只要在此基础上,多方思考,方能让信息技术的应用真正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西省大余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