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政策的分析与对策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政策的分析与对策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农民工融入城市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2012年1月,民政部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首次描绘了农民工参与社区生活的“路线图”。这是中央关于农民工融入社区问题下发的第一个专门政策文件。让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和障碍,这些政策是否能够落实到位,让农民工真正的融入城市社区,需要得到社会各个部门,不同社会群体的支持。本文首先对政策内容进行了简略的说明,然后分析了政策的特点以及实施的困难和障碍,最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对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有所裨益。

关键词 农民工 城市社区 障碍 对策

城市农民的利益保护问题是当今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让农民工融入城市也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建设内容。民政部出台的这一政策反映了政府对于这一问题的高度关注。

一、政策的内容

《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指出,促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和睦相处,尽早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既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化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它充分借鉴了社区融合领域的国际经验,深入总结各地社区农民工服务管理工作的实践创新,提出了当前促进农民工融入社区工作的五项任务:

一是构建以社区为载体的农民工服务管理平台。以农民工需求为导向,整合延伸到社区的人口、就业、社保、民政、教育、卫生、文化以及综治、维稳、、法律服务等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将农民工服务管理纳入其中。二是落实政策扎实做好农民工社区就业服务工作。三是切实保障农民工参与社区自治的权利。在本社区有合法固定住所、居住满一年以上、符合《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选民资格条件的农民工,由本人提出申请,经社区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参加本社区居民委员会的选举。四是健全覆盖农民工的社区服务和管理体系。将涉及农民工切身利益的劳动就业、公共卫生、住房保障、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优抚救济等社区服务项目逐步向农民工覆盖。五是大力发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生活。

二、政策的特点

从已公开的《意见》,还有相关报道资料来看,许多内容都还是属于方向性、指导性意见,并没有相关的更为详细和更具操作性的实施细则,这样的特点最容易造成政策不能落到实处,责任主体和分工不明确。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我认为,这些政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关于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标准难以判定。政策的内容中提到要全面融入,包含了就业、社保、民政、教育、卫生、文化等各个方面。但是在每一个方面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融入了城市社区没有具体的标准来界定。经济生活和日常生活的融入可以通过收入这一标准来衡量,而心理和情感上的融入却无法用标准来衡量。经济、社会和心理这三个层次又是依次递进又相互关联的关系。做到完完全全的融入,实属不易。

二是政策内容全面广泛,但都是从宏观的角度加以概括的,责任主体不太明确,同时缺少相关规章制度保证和监督机构。提出构建以社区为载体的农民工服务管理平台,做到全方位的融入,这一前提是农民工所在的社区的管理是非常到位的,社会保障相关体系比较完善才能做到。只有社区这一个责任主体,势力太单薄。同时社区这一载体行为做的好不好,规范与否,也没有相应的监督机构来监督。关于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一些规章制度也未出台,没有可以依据的相关制度保障,许多社区的做法可能都还在尝试中,最终的效果也需要实践去检验。

三、政策实施的困难

让农民工融入城市,需要长期的努力。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解决这一问题有了希望,但是也应看到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和障碍,表现在:

1、户籍制度尚未解。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使社会成员的教育权利、就业机会以及社会保障等都与户籍制度相挂钩。单单是这个户籍制度就非常棘手,农民工在融入到当地社区中遭遇到的排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大多数的农民工虽然长期在城市工作,但户籍仍保留在农村,因此许多社会保障项目由于身份的差别而将他们拒之门外,却由于没有在城镇落户不能享受国家有关医疗保险、单位福利等待遇,因此仍被屏蔽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即便是农民工想把户口签到城市,也会遭遇许多难题,一直以来,都有这样一个说法“在城市买户口”,如果工作上没有要求签户口,城市里也没有什么直系亲属,想要在城市里落户就非常困难了。

2、城市社区居民能否真心接纳和尊重农民工。

城市管理者思想观念上受城乡对立、城乡分治的影响很深,对农民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他们会担心农民工进城会带来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劳动力供求矛盾加剧、卫生状况脏乱差、社会治安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某些管理者将城市中目前存在的失业率、犯罪率和工伤事故率较高等社会问题归咎于农民工。进而产生对农民工的抱怨、排斥和歧视。现在政府正努力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这一问题,那么城市社区管理者,居民能否从心底里真正的接受和尊重他们呢?怎样才能化解和消除一些歧视和偏见问题,做到完全接纳,也是一个难点。

3、农民工的流动性增加了社区管理的成本。

以社区作为载体,让农民工融入城市,还存在着在社区管理的问题。考虑到农民工的流动性这一点,就能够看到社区管理的成本必然会增加。虽然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活经历不断地给他们带来价值观、行为方式的变化,但他们的乡土意识和传统观念却根深蒂固,与从小生长在城市的市民相比,进城农民工普遍十分重视和怀念故土,其进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赚钱、见世面和学技术,通过打工积累一定资金后最终要回到家乡去成家立业、谋求发展,愿意且能留在城市的只是少数。这种流动性再加上工作更换的流动性,给社区管理带来不便。如果更换了工作,所属社区不一,这可能会造成重复管理,并且在当今各项保障项目与措施在统筹层次不一的环境下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四、对策建议

(一)完善农民工社会救助体系

在城市,农民工主要从事的是“脏、重、累.险”等本地人不愿干的职业,劳动强度大,生活条件差,劳动安全卫生问题突出,职业病危害非常严重。农民工由于文化技能相对较低,社会资本少,更容易出现失业,生存困境等一系列的问题。由于长期在城市工作,在出现了类似一系列问题时,他们不愿意回到家乡去寻求亲戚朋友的帮助,而是坚守在城市里靠自己渡过这些难关。农民工的社会救助显得十分重要,而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农民工既无法从城市也无法从农村享受到社会救助。

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民工的社会救助体系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首先要努力建立保障农民工社会救助的法律法规体系,这是保障项目有效实施的法律保障。《社会保障法》从根本上确定了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规范农民工的社会救助需要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其次还需要营造维护农民工社会救助权益的氛围。农民工的社会弱势地位决定了其权益保护单靠自身力量是难以维护的,只有通过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才能解决,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建立农民工工会组织,利用组织的力量及时发现农民工社会救助的需要,雇主也应遵守《最低工资制度》,保证农民工的基本生活水平。

(二)提高自身竞争力

说到底,让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身的努力,靠自己争取。事实证明,农民工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至关重要,是自身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长期以来的弱势地位和自身能力也是紧密相连的。目前,农民工融入城市进程之所以比较缓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民工的整体教育水平不高,专业技能不高而造成的。没有竞争力就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就业空间小,使得他们难以真正过上城市社区居民的生活。

只有通过教育、实践经验投资获得的资本才能随着积累不断升值。努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技能,各种新技术,新的交流方式能够使他们更容易融入城市社区,得到市民认同。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之下,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在各个方面都能做到应对自如,才能拥有立足之地,这不仅仅是个人的生存法则,也是这一政策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点。

(三)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让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我认为非营利组织的作用是巨大的。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非营利组织也发挥着巨大作用,例如在展开社会救助的时候,非营利组织既可以向被救助的农民工宣传政府的救助政策,也可以向社区反映农民工群体的需求和心声,可以起到桥梁作用,帮助城市社区管理者和农民工群体良好沟通,增进理解和相互支持,有利于和谐共处和稳定。在文化方面,非营利组织的形式多样,能够在社区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增进社区居民和农民工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同时也有相关技能知识培训的服务,也可以提高农民工的自身素质,增强本领。现在,一些非营利组织里建立了免费的司法援助、医疗援助、教育援助等方面的农民工救助项目,帮助权益受到侵害的农民工提供申诉渠道和法律援助等等,这都非常有利于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性强,筹资广泛、服务灵活,对于进城农民工来说,能够带来慈善性的关怀和福利,也能够帮助他们争取参与权利,使他们体会认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最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稳定团结。

五、结束语

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融入社区,路还很长很长。需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出台的政策文件;需要每一个城里人发自内心的接纳和尊重他们;需要每一个农民工朋友摒弃心底的自卑,积极主动的参与城市建设、参与社区事务。现在,“路线图”已经绘好,接下来的就是不折不扣地执行。在实现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道路上,农民工只希望得到切实的改变。每一点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小改善,都会让人心中充满喜悦。

参考文献:

[1]民政部.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OL].人民网.北京,2012.

[2]张利军.农民工的社区融入和社区支持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06(6).

[3]于春荣,孙玉国.农民工融人城市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6).

[4]刘海清,麻智辉.外来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非制度分析及对策研究[J].理论导报, 2008.

[5]罗兴奇.农民工社会性排斥问题探析--基于社区融合的视角[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

[6]高慧.农民工如何融入城市[J].社会观察,2005(9).

[7]汪勇.青年农民工融入城市之困境探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29).

[8]张乐.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