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工程教育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工程教育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李茂国处长在第一届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论坛上的讲话

今天我准备和大家讨论有关工程教育改革与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我们搞任何改革都是在某种思想观念或价值观念指导下进行的。比如,我们讨论学术型人才更高还是应用型人才更高,这个问题就是因为人们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带来的。如果以学术价值观来评价,当然认为培养学术型人才更有价值,但如果以财富价值观来评价,因为应用型人才可以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直接为社会作出贡献,所以应用型人才更有价值了。但实际上它们没有优劣之分、高低之分,只是从不同角度来看待问题罢了。

1 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

关于教育目的,一直存在三个观点的争论,一是个人本位论,二是社会本位论,三是学科本位论。个人本位论讲的是人要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也讲到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也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充分发展人的禀赋和促进个性发展。其基本观点如下:1)个体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2)人的天性是善良的;3)对学生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原则,其目标是培养“人”。

社会本位论强调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来确定教育目的,个体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的需要。现在我们倡导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大致也属于社会本位论的一种表现。社会本位论的主要观点如下:1)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2)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

学科本位论,也称为“学术本位论”或“知识本位论”。它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传承和创新人类的知识和文化。教育满足社会需要和满足个人发展需要,都要以知识和文化为载体,通过知识和文化来实现。可能多数老师更赞成这种观念,更多地考虑学科如何发展、学科体系如何构建等。

实际上,在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中,这三种观念没有哪一种绝对主导过高校工作。在一个历史阶段,某一种价值观会占上风,学校工作也就倾向于某一方面。这几种价值观,不是纯粹一种在发挥作用,而是三种相互作用。包括教育规划纲要,其实也是渗透和体现了不同教育价值观的综合作用。从人才培养来说,应该要注意人的全面发展,但在实际中,如果以全面发展作为唯一的培养目标,恐怕也很难满足社会的需要。这是因为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发展到那个历史阶段,我们的国家还处于工业化进程中,教育必须满足社会需求,同时以学科发展促进人的发展。

总地来说,高等教育的任务应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在实际过程中,又必须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科教育作为实现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手段。但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存在主流观念,例如“高职高专以就业为导向”,“本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这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性决定的。目前,社会本位论似乎更主流一些,但个人本位论和学科本位论都同时作用于高校的教学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本位论也体现了教育外部规律的要求。教育要受外部规律的制约,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服务社会,才能取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条件、资源和各方面的支持。

教育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平衡的结果,就决定了人才培养类型应该大致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学术型是做学术研究的,以发展学科为目标,以建立知识体系、探索发现理论未知为目标,而应用型则是以解决生产活动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的。

2 明确工程教育目标定位

当前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如果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服务社会为主要方向的话,不少高校教师的价值观可能需要作一些调整了,既要重视学科建设、学术发展,更要重视为社会服务,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国际上不少工程领域的教师都是从科学开始,再做技术,然后投身到工程应用中,甚至到企业去,开发出产品,创造了财富,完成一个循环再回到学校,再从事新的学术研究,再去发展新技术、创造新产品。这些做应用的教师基本上是一个循环接一个循环地往前走,而我们国家的老师,多数是终身从事某一个领域的研究,终身就上一两门课程。

学术和应用两者都重要,两者都不能偏废。如果只讲学术,不讲应用,就不能利用科学技术创造社会财富;如果只讲应用,不讲学术,这样的应用就没有水平,也创造不了多少社会财富。计算机专业既有科学,也有技术,还有工程,计算机专业的科学属于基础研究领域,计算机专业的技术是解决应用问题的,计算机专业的工程是各种技术集成到一起发挥作用的,工程本质上就是应用,它的目的就是要满足社会的需求。工程经常要创造一些社会上或者人类历史上没有的事物,工程创造新生事物,科学发现未知领域。

国际上工程教育分为两大体系,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模式,大学生在校期间着重进行工科基础教育,毕业后由社会提供工程师职业方面的教育,并通过专门的考试和职业资格认证后成为工程师。另一个体系即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模式,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完成工程师基本训练,毕业时获得工程师学位,同时也是职业资格。欧洲的学制比较长,为5年或者6年,他们目前也在改革中,欧盟发起了博洛尼亚进程,这是一个十年的进程,把长学制改为短学制,变为本科、硕士、博士三段制。这个三段制和美国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在欧洲的三段制中,本科有的是三年或四年,而美国就是四年。换句话说,欧洲三年的本科也能达到和我们四年本科差不多的效果。

过去,我国高等学校工程教育的主要任务,名义上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实际上是在培养工程科学人才。如果把每个学校的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作个比较,就会发现大部分学校还是偏向于学术型的,将来大部分人都是去考研究生的。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即我们国家需要工程师,企业需要工程师,需要面向

实际、面向技术的人才,但我们的高校不培养工程师,而最多培养出了工程师的毛坯,在这种模糊的目标下培养出的学生,存在实践创新能力薄弱等一系列问题。正是因为这个矛盾,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批评意见比较多,温总理也指出我们的教育有两个不适应,不适应国家发展需要,不适应人民群众需要。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观念问题。高校认为培养学术型人才,促进学科发展,就是完成了任务。而社会不这么看,社会认为学校应该促进社会发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样看来,我国工程教育的观念还是学科本位论占据了主流,这需要改革,因为它不适应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不适应社会的需要。教育资源从社会来,如果对社会的需求和意见置之不理的话,教育就会受到制约,很难进一步发展。教育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我们一定要把它处理好,它们应该是互相支持的,不能把大学办成封闭的学校。这种情况最近有所改观,大家开始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加强了学生技术和工程能力的培养。

3 推动工程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我国工程教育规模世界第一,这里需要区分一个概念,即工程师培养一般要在本科以上,高职高专也有工程教育,但不是培养工程师。如果要讲完整的工程人才培养,应是从技工培养开始,包括中职、高职高专、本科直至后面的硕士、博士,包括工程科学家们,这是完整的工程教育。一般讨论较多的是本科以上的工程人才培养,国际上非常关注我国的工程教育,因为规模实在太大了。如果我们能培养出合格的满足社会需求的工程人才,对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对外将会形成强大的竞争力。现在,工程人才在全球都是紧缺的,从规模看,中国和印度比较大,然而培养质量还是欧美的好。

中国工程教育面临的国家使命,一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二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三是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四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现在,我国已经有企业走出去了,我们也需要一大批跨国公司参与国际竞争,就像国外公司到中国来一样。国外的跨国企业到中国来,吸引了一批人才,这些人才多数是我们出国的留学生,他们了解中国的国情,懂得中国的文化,能和国内交流沟通,帮助这些跨国公司在中国取得成功。反过来,我国的公司要走出去,同样需要一批懂得当地法律法规、文化风俗的人才,所以工程教育的国际化任务是很重的。

我国工程教育虽然规模很大,但在培养上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首先从模式上看,和欧美体系都不太一样。我国目前的工程教育模式是,本科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进行工科基础教育,毕业后在企业工作过程中完成工程师职业教育,成为合格的工程师。但是,我国的企业一般都希望工科大学生毕业时就具备工程师的基本能力,特别是要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出现了高等学校培养的工程人才不符合企业需求的矛盾。我国的工程教育由此出现了“采用接近于美国的学制(不要求在大学本科阶段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而要求达到德国工科大学的培养目标(在大学本科阶段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的矛盾。

我们的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弱是不争的事实,他们的适应周期一般都很长。现在的企业发展都很快,学生到了企业,如果半年还不能适应角色,可能就会丧失机遇,遭到淘汰。学生适应期太长,可能是学校的问题,但是如果要求适应期太短,也难以实现,因为高等教育毕竟不是岗位培训。企业有自身的特色,所以适应期是必然存在的,我们要想办法缩短适应期,让学生尽快进入岗位,获得发展机会,这既是帮助企业发展,也是帮助学生发展。

我国工程教育还存在大学教师缺乏工程经历问题,所谓“名师出高徒”,师傅如果没有工程经历,也带不出做工程的徒弟,所以,大学教师具备工程经历是工程教育改革的关键。此外,企业不愿接受大学生实习,导致了我们的实习薄弱,甚至流于形式,也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育部采取了如下一些措施。

1)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是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中的一项重大改革计划。

2) 建设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3) 大力发展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硕士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学生硕士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不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企业的工程师工作或研发工作,硕士一般即是终身学位。在国外,特别是在美国,工程硕士比例远远高于工学硕士,而我国研究生学术型的比例很大。这恰好说明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欧美的经济这么发达,创造的财富这么多呢?因为他们大批人都在从事应用研究。而我们的人都崇尚学术,但反过来说,我们的学术水平又有多高呢?欧洲大部分是长学制,毕业出来很多就是工程师学位,学术型硕士很少,而且一般都是过渡性学位,之后读博士,再做学术研究。我们的学生大都愿意去考学术型的硕士,不少高校没有完成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任务。但实际上,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学生就业情况很好,收入也比较好。在研究生培养改革中,按照计划,将来学术型研究生占50%,专业硕士占50%,在工科中就是工程硕士学位。所以,我们的学生大可不必都去竞争学术研究型的道路,而应该发展职业型的道路。

4) 大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标准确定了之后,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学生评价等就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这些微观领域的改革措施需要广大高校和教师去探索实践。

5) 建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这是针对工科专业的评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际上是社会需求导向,它是注册工程师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今后我国会建立注册工程师制度,只有毕业于通过专业认证的学校的学生才有资格去报名参加注册工程师考试。工程教育的绝大多数专业都将以行业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各个行业提出职业标准,学校的教育要跟着行业企业走,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能力很强。在国际上,都是工程师学会主导工程师教育,认证是由工程师学会来负责的,如果认证通不过,毕业学生找工作很困难。从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来看,大多数高校的工程教育都要转向应用,这是必须推进的改革。

6) 积极加入工程教育国际互认体系。我国正积极申请加入国际工程师教育的互认体系,当前主要是加入《华盛顿协议》,加入这个体系的好处如下:第一,按照国际标准来培养人才,提升培养质量;第二,只要学校的专业通过我国的专业认证,学生在毕业出国之后就可以像当地的毕业生一样申请工程师资质,从而增强国际竞争力。

4 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总体上建立了两段式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学习阶段和企业学习阶段。本科多数学校采用了“3+1”的模式,3年在学校、1年在企业学习。全日制工程硕士为“1+1”模式,现在不少学校把本科和硕士统筹考虑,变成了“4+2分段统筹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如下:本科主要培养现场应用型(制造、施工、运行、维护)工程师;全日制工程硕士主要培养设计型和研发型工程师;博士主要培养研究型工程师。国际上工程师的培养都是按照一定的行业标准来培养的,工程师学会引导工程师教育的方向也是采用标准引导的方式。教育部正在组织制定若干标准,首先是国家通用标准,这是教育部联合工程院联合推出的;第二个为行业专业标准,这是教育部联合行业部门推出的;第三个是学校标准,即学校要根据这些标准制定本校的标准。

培养过程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部分。首先校内学习要根据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这不是简单地把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做加减法,或者增加一点实验实训,而是将整个体系按培养标准重构,所有标准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境中。要把学科导向的课程体系转变为标准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往,我们的一些目标和标准写得很好,但是后来发现有很多环节不能落实,现在就是要把标准分解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和课程单元。第二是要重点推广一些基于项目的、基于课题的、基于问题的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学习实践,在创新中学习创新。

在企业的学习和以往不一样,过去都是到企业中去实习,而现在从实习上升为学习。一字之差,但内容却大不一样。到企业学习至少包括5方面的内容:第一,学习一些在现场上课效果更好的课程,一些涉及最新进技术和装备、高校教师不能开设的课程。第二,实习实训仍然要依托企业进行。第三,在企业做毕业设计,一定要真刀真枪地做,要做企业的问题,要采用双导师制,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第四,学生参与产品的设计、研发,参与企业创新的过程。第五,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利用企业环境育人,由企业来培养。

目前看来,企业培养阶段最难,学生在企业1年时间要如何管理?课程如何开设?企业的老师怎么请?最后的质量怎么检查?对企业来讲,也有新的问题。比如安全问题,教育部正积极联合行业部门和国家安监总局,对学生在企业实习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制定处理办法。这需要学校去探索实践,很多学校已经联合了许多大型的企业,取得了很好的经验。

5 深化计算机专业改革,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计算机专业改革是我们长期关注的问题,因为计算机的专业点在所有专业里最多,如果不算独立学院,大概有700多个专业点,算上独立学院是800多个,可以说基本上所有的大学都有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规模相当庞大。这样一个专业,如果办不好,很对不起学生。现在,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出现了一种结构性矛盾,一方面社会的需求量很大,另一方面又有很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找不到工作。还有一些企业经常给我们提意见,说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不适应他们的需要。

出现这种矛盾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还是我们的培养目标定位问题。现在多数的计算机专业还是培养学术型人才,很多学校想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对其定位及标准还不是太清楚,没有完全掌握,还有一些学校实际上是在照抄研究型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又没有按照产业界的标准来构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很多产业界、企业需要的技术还没有进入我们的教学课堂。在IT产业界,最先进的技术都是掌握在企业手里的。除了学校自身的原因,企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太急功近利,IT企业的节奏非常快,企业没有耐心给学生一年、两年的适应期,如果学生两三个月适应不了,就会被淘汰。

要增强学生对企业的适应力,企业必须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特别是IT领域,是能做到的。第一,IT企业没有太大的安全问题,不像冶金、化工等行业,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第二,计算机系统比较小一点,IT企业的工作可以分割成一定的模块,可以在学校进行培养。而冶金、化工等大型系统,设备不可能移动到学校,学生也难以插入企业日常生产工作中。第三,学生可以承担一些工作任务,为企业创造价值和财富。第四,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既支持了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也为企业储备了优质人力资源。

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IT企业相对于其他行业的企业,更积极地参与了人才培养。有些企业甚至觉得做“3+1”还不够,是不是可以做“2+2”?但是,我们要明确学生到企业的目的是学习,是为了培养人才,不是为了去打工。所以,要把握好学生在企业学习这一环节,严格控制培养质量,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目前,计算机类专业整体改革方向应该是比较明确的,要推动计算机专业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教育部首先做的工作是推动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转型,已经在江苏、浙江开展试点。培养应用型人才,首先应有一个切入点,这次的试点切入点选择的是计算机专业培养软件外包人才。服务外包是国家大力发展的一个领域,对企业、对人才培养机构有很好的政策甚至有专项经费支持。软件外包是我国服务外包的主要领域,软件外包的发包企业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外包企业必须满足发包企业的需求,人才培养的标准要符合外包企业的人才需求,这一切都是围绕用户在转。如果某些高校的计算机专业不知道应用型人才怎么培养,从培养软件外包人才这个角度切入应该比较清楚。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要围绕需求来培养,所以,在计算机专业转型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中,强调要引入企业的培养标准,引入企业的培养课程,引入企业的师资,甚至有些企业的培训会提前移到学校来做。在学生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给他们增加实训课程,缩短学生的适应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企业反映还是比较满意的。

同时,IT行业知识更新非常快,学习是一直持续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树立一个终身教育观念。对于自学能力较弱的学生,与其给学生上很多数理基础课程,还不如教会他如何学习。学生有了自学能力,随着技术的更新,他就会自动学习。计算机专业增加了一些企业的技术,多了一些企业课程的时间,自然就要减少一些基础课程时间,我们应该更多地从传授知识转为能力的培养,因为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探究知识的场所。大学要教会学生怎么发现、构建、学习知识,而不是把学生一辈子所需要的知识一次传授完,这并不现实,也不符合终身教育的教育观念,培养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教育规划纲要也强调“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可以以软件外包人才为切入点,当然也还有别的领域。但软件外包现在相对比较成熟,且有相应的财政支持。很多IT企业愿意和高校联合培养人才。

学校的教师队伍缺乏工程经历,很多教师博士毕业之后就留校,没有开发项目的经验,很难教好学生。对于这个问题,有些学校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第一,请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来兼职。第二,把教师派到企业去工作,获取开发经验,互相学习。第三,优先聘用有工程经历的教师。教育部也要求参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学校改革教师的考核、评定制度,由以前以考核论文为主转为考核教师的工程实践、工程设计、专利、企业服务等方面为主。

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做了大量的工作,了指导性专业建设规范。专业规范是指导学校专业建设的标准,包含指导性的要求,也有规定性的要求,既有定性的要求,还有定量的要求,它告诉学校整个专业的体系怎么建。希望各个计算机院系按照教指委的专业规范要求合理设置专业方向。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质量检查,由于计算机类专业点很多,难以全面检查,因此我们设想每年随机抽取部分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点进行质量检查,被抽到的专业点要求在一定时间内接受计算机专业认证,借用专业认证方式,作为政府部门监控质量的一种手段。

认证过程首先看学校确立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否符合本校的情况,定位是否合理、科学,然后看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是不是能够保证目标得以实现。认证比较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所以除了要收集毕业生的意见外,还要找一些企业的负责人来座谈,了解学生在企业中的情况,强调产出效果,这和以往的评估是不一样的。

抽查认证采用专业规范的标准,这是一个合格标准。对于不同的认证结论,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我们设想通过认证,若六年有效,学校可正常办学。通过认证三年有效,说明专业还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不能保证在六年之内都具有同样的质量水平,招生规模可能就要受到限制,不能再扩大。没有通过认证,专业可能被停止招生。

国家大力推动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很多工程系统都是高度信息化的系统,信息化已经成为了产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如果没有信息化基础,整个产业都有可能建立不起来。因此,计算机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应该和各个行业开展密切合作,培养各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人才,行业应用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