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旷达情怀与命运抗争的交响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与命运抗争,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关键词:旷达;矛盾;抗争
旷达是一种人生态度,又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旷达出于自然,然而,社会人生又断难自然。人生在世,难免有苦恼,失败和困顿,这就决定了东坡经历挫折之后的人格、思想十分复杂,充满了矛盾。身处逆境或遭逢不幸,人如果不善于自我解脱,没有一点旷达的胸怀,难免陷入泥沼,不能自拔。苏轼的人生态度是失败挫折中的一种智慧,是苦恼病痛中的一帖药方。他的一生就是旷达情怀与命运抗争的一首交响曲,以下通过其借月咏怀的词作名篇《水调歌头》的赏析来体味其性格之坚忍,胸怀之旷达。
一、词作背景及其主体精神
坡的《水调歌头》,以其奇逸的笔调,健朗的风格成为了文学史上的名篇,为历代所推崇。宋代文学评论家胡仔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这首词是他要求外调在密州任官时(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一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二、饮酒吐怀,愁绪初显
诗人在中秋节,据说在密州的一个叫做“超然台”的地方,对着月亮非常快乐地喝酒,喝到通宵而且大醉,醒来后,抒发想念弟弟的情绪。本来这是个好地方,可是,因弟弟当时在齐州,他便要求调任,就调到高密,后来又到密州。从密州到齐州,大约两百多公里。地理上的距离是缩短了,可是他还是觉得兄弟不能相亲,是个极大的遗憾。到密州三个月后,到了中秋,想到弟弟就在不远处,可就是相见无由。说是“欢饮达旦”,可是从全词的语言来看,好像并不完全是欢乐,其中还有亲人离散的忧愁。准确地说,这首词的妙处在于悲欢交集。
饮酒,尽情地饮,当然是痛快的,可是为什么要喝这么多?因为心中有事,要解脱。“问明月几时有”,向天发问,“天上宫阙”是想象中的仙境,面对这样的仙境固然很美妙;人的感觉也因此发生了变化,“我欲乘风归去”,好像体重都没有了。“乘风”这个词用得很潇洒,好像毫不费力就可以上天,而且是“归去”,似乎本来家就在天上。这可真是飘飘欲仙了。而这时,他政治上虽然受到一些挫折,但比较后来所受的打击,还是很轻微的。很容易进入浪漫的想象境界。有一条记载说明了这一点。蔡绦的《铁围山丛谈》说,公昔与客游金山,适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无际,加江流倾涌,俄月色如昼,遂共登金山山顶之妙高台,命(袁)歌其《水调歌头》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歌罢,坡为起舞,而顾问曰:“此便是神仙矣。”从这一点来看,苏轼应该是飘飘有神仙之感,精神上相当放松的。但是,他很现实的,天上固然美好,但是“高处不胜寒”,不一定适合人居住。
三、借月抒情,与命运相抗争,成就旷达情怀
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勾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可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
在《水调歌头》这篇词里,上阙写中秋赏月,因月而引发出对天上仙境的奇想。词人巧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用一问句把读者引入时间、空间这一带有哲理意味的广阔世界。也蕴涵了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把酒相问,显示了豪放的性格与不凡的气魄。“不知”二句承前设疑,引导读者对宇宙人生这一类大问题进行思考。也将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推进了一层。设问、思考而又不得其解,于是又产生了 “我欲乘风归去”的遐想。词人至此突发奇想,打算回到“天上”,一探这时空千古奥秘。苏轼生平自视甚高,以“谪仙”自居,所以他当然能御风归家。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也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并不断与命运抗争。“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便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风格。
参考文献:
[1] 徐晓莉.《中国古代经典诗词文赋选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 江岚.《宋词三百首》.京华出版社.2008年版
[3] 苏轼.《东坡集》.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版
[4] 冯刚明.《唐诗》.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