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班级文化建设的“生态学视野” 漫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班级文化建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但是,对于一个个属于班级组成的具体个体、一个个有着各自不同成长背景的独特生命,如果我们不只是从物质、精神、制度的方面来看待和分析,而是从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个体与环境、群体与环境的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阐述将是大为不同的,也因此,我找到了一个审视班级文化建设的新的角度——生态学视野下的班级文化建设。
一、关于“生态学”视野的几点解释
关于生态学,较为普遍的解释是,“研究有机体或有机群体与其周围环境关系的科学”。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布朗弗布伦纳(Bronfenbrenner,U.)在康奈尔大学沿着巴克和赖特等人的研究路线继续前进,出版了专著《人类发展的生态学》。在布朗弗布伦纳看来,能动的正在成长的人与其所生活的环境之间进行着渐进的相互的适应,在这一过程中,人同时受各种情景关系以及情景所处的更大环境的影响,而人类发展生态学就是要对这一过程进行科学研究。
本文想要表达的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生态学视野”,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模仿生态学中的一些思考方式来类比看待班集体的组成与发展,另一个是借鉴生态学中的一些原理来给班级文化建设提供参考。在生物学科中,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由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组成;每一个生态系统都由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每一种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产生联系;相同地点、相同时间的一群同种生物构成种群;所有的种群构成群落;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这里,我想把班级与生态系统中的群落进行类比来做探讨。
二、班级文化建设应该着眼各种小团体
在班级中,总存在着一些小团体,也有人称其为非正式群体。有时,人们更多地关注一些由“坏的”小孩组成的非正式群体,因为他们往往在班级管理中起到破坏作用。其实,一些“好的”小孩,也有属于他们的非正式群体,但因为这些小团体没有与“班集体”这个老师心目中的正式群体发生冲突,因此也未受到足够的关注。其实人除了向师长、书籍学习外,还要向同伴学习,或者在同伴中找到归属感,所以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必然的。
个人以为,如果把一个班集体比作是群落,那么这里的非正式群体就可以看作类似于生态学中的种群了。要引导或者管理好非正式群体,应该从源头上理清它的形成原因,从形成原因上入手分别对待。关于其形成,可以粗分为这样的情形:“棋逢对手,英雄相惜”型,在学习上能够互帮互助的一群人可以形成,或是篮球爱好者的一群人可以形成,或是好逸恶劳者的一群人也可以形成;“同是天涯沦落人”型,比如因为在一些事件中都处于不利地位,彼此安慰可以促成,还可能在一个班级中都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而形成,等等。简而言之,要形成非正式群体,他们一定是有“共同语言”的,也就是一定有着某种文化认同。
所以,非正式群体应该是学生之间的一种组织形式,既然如此,老师一方面要承认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价值。也就是非正式群体,不能因为名称中的“非正式”就处于管理中的次要地位,反而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在班级的职能管理中,班委会和团支部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但是站在学生成长的角度看,非正式群体所起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因为他们客观存在,而又不像正式群体那样为班主任老师所直接引领或者说控制,所以,教师更应该留意这些群体的动向。
非正式群体的多样性是促进个性化发展的基础资源。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可以分属不同的群体,这在侧面成为学生个性化的体现,也成为成长过程中生命化的诉求。学生个体具有不同的需求,而这些需求还可以区分为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层次,所以,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搭建平台,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对核心成员的影响来干预非正式群体的走势,也可以在非正式群体发现“人才”,并培养其成为正式群体成员,意即两者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演替原理
小团体的现状,我们要重视,要分析,而形成这些小团体的原因、背景乃至发展方向则更需要我们重视。因为这些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方式和侧重,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折射,甚至可以作为班主任对自我工作的评价依据。那么,究竟这些小团体与班级文化建设有怎样的关系呢?这里,可以借鉴群落演替的概念来加以理解。
关于演替,举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例子。一块农田,在人的作用消失后,很快就会被杂草所替代,一段时间后,又会出现灌木,只要水肥、阳光等条件适宜,这里还会出现高大的乔木。演替的结果是高大的乔木占据主导,低矮的灌木成为补充,在乔木和灌木的间隙则生长着各式杂草,动物们分别栖息在各自的场所。
由自然的演替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其一是演替的前提是“人的作用消失”。如果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主导作用缺失了,那样班级文化建设将完全按照学生自身的喜好走向新的秩序,这时就要看学生内部力量的对比了。正面积极的力量大,班级可以“无为而治”,负面消极的力量大,则班级发展可能混乱不堪。其二是比对自然演替的“草本”到“灌木”再到“乔木”的发展历程,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过程也是动态发展的,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彼此促进或抑制的相互作用。但总体而言,最后必然会出现一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力量,而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旋律。这一过程会呈现为阶梯状发展的态势。如此,也就要求班主任在引导班级文化建设时要思考班级文化的不同层次,并遵循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的规律。比如,物质文化的建设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制度文化的建立和执行则为精神文化建设奠定基础。综合以上两点,明智的班主任还可以审时度势,适度“无为”,充分利用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的作用推进班级文化的建设。
四、班级文化建设的动态平衡原理
但是,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的“无为”或者“调控”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应该达到怎样的强度才能起到预期的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