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的浅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的浅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是中学语文考试的作文要求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时过境迁,这已经成为常态。本文主要对其存在原因给出观点并加以论证。

关键词:诗歌 文体 浅论

在中学语文考试的作文要求中,经常会出现“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这几个字,我以为,在中学里不教诗歌,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即现代新诗的不成熟、学生时间及精力的投掷、容易写成“套式”、现代诗的审美差异和现代新诗的受众较小。

一、现代新诗的不成熟

从1919年5月4日起,现代诗,或者说是现代新诗便在中国文学领域上有了一席之地。受国外诗歌运动和我国先锋诗人们的影响,中国的现代诗歌正一步步地走向成熟,但就中国现代诗的历史而言,相比起外国诗歌来说,确实较短,但经过几十年来的蓬勃发展,现代诗在中国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但在这种进步下,现代诗在中国开始体现出不稳定性特征,这种不稳定性(就表达技巧和表达方式而言)造成了阅卷老师的阅卷困难,教师很难有统一的评分标准,所以,在中学作文写作中,现代诗只好被拒之门外。

二、学生时间以及精力的投掷

较大多数中学生而言,学习是当下最为主要的任务,这就意味着他们没有时间以及精力去阅读诗歌,钻研诗歌――而诗歌却需要以强大的阅读来培养一位诗人的语感。现代诗歌,乃至整个文学所要表达的,大抵是作者对于整个世界和生活的理解,这就要求中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生活,并在诗歌中写出这种“痛感”。在现代诗歌的写作中,天才或许有,但是真的不多,有人不通过阅读也能写出很好的诗,但那毕竟是极少数,诗歌写作对于绝大多数中学生而言,或许仅仅是一种爱好,但要更进一步,就意味着更多的时间以及精力的投掷。文学不是三日五日之功,诗歌更是如此,当一首优秀的诗歌从一位诗人的身体里走出,有时需要几十分钟、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但不可否认的是,诗人必须要在一个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去邂逅这首诗,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诗歌写作就是一个诗人本身与这首诗进行沟通的过程。但就大多数中学生来说,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掷其中,这造成了现代诗歌很难进入中学生中及中学作文体系。

三、容易写成“套式”

大多数中学生对于现代诗歌的接触,或许仅仅局限于《再别康桥》《雨巷》等诗,了解得多一些的可能会知道海子、顾城、舒婷、北岛等诗人,又或多或少能够背出他们的几句经典诗,但是也就仅此而已。能把诗歌从涉猎上升至爱好层面的中学生实在少之又少,能每周甚至每月花一点时间写诗练笔的就更少了。很多中学生一下笔往往就是“徐志摩体”“席慕容体”,追求押韵,形成了一种“套式”,但就现代诗而言,尤其是中国的现代诗来说,现在早已不是上个世纪,先锋派诗人对诗歌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先锋”二字意味着创新,而当下中学生的诗歌写作,正是缺乏这种创新精神。“创新”意味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探索,新一代诗人不能完全承袭前人的成果,生搬硬套,他们必须进行大胆的创新,用全新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体验生活,只有这样,中国的现代诗歌才会长盛不衰。

四、现代诗的审美差异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此话不假,尤其在面对一首诗时,读者会由于诗歌观念的不同而对一首诗产生审美差异。例如,有人认为一首优秀的诗应该以意境来吸引读者,另一些人则认为应该以给读者内心强烈的冲击来取胜。这并不能说哪种观念更好,因为个人有个人诗歌观念上的差异,而这些观念上的差异也同时存在于中学语文教师中,这给学生作文评分造成极大的困难。当下大多数语文教师所接触到的往往都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朦胧诗和抒情诗,而朦胧诗和抒情诗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当下的诗歌并不能用上世纪的标准去评价,如果将现代诗歌纳入到作文体系中来,这也就意味着中学语文教师需要阅读大量当下的诗歌来丰富自身阅读量,同时更新诗歌审美观念,以满足学生在作文中用现代诗歌作为应用文体的需求。

五、现代诗的受众较小

中学语文考试以选拔应用型人才为目的,而现代诗歌无论从作者还是从受众来说,相较散文、小说而言,其读者和作者都较少,在中学生这个特殊的受众中,诗歌被削弱的现象开始变得尤为突出。在日常阅读之中,中学生主要以小说和散文为主,很少有中学生会选择去阅读现代诗歌。与此同时,大多数学校的阅览室中专业诗歌的纯文学性期刊较少,诗歌读本、诗集更是少之又少。这些原因造成了现代诗歌在中学生中的受众面很窄,这也是中学语文考试的文体中现代诗歌未被纳入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诗已近百年,其作为文体中的一种,正以其语言的有效性在文学领域中占据着更大的位置,但进入中学作文写作中是否恰当,还需要我们耐心地等时间的洗涤和未来教育体制的发展来给出答案。

参考文献:

[1]谭德晶.文学研究丛书[A].现代诗歌理论与技巧[C].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王琛,长沙大学附属中学。指导教师:李乐春)(责任编辑 田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