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学中如何构建有效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学中如何构建有效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中充分提高教学效果的表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如何构建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212-01

无论课改到哪里,有效的数学教学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达成有效教学?结合当前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谈一些自己对如何实现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一点思考。

一、有效课堂如何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得到应用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此教学目标达成的本质是课程目标与学生实际的结合。落实于课标视野中的数学课堂,首先要确立基于标准的教学目标,把课堂标准分解为切实可行的,符合学情的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定目标时注重把眼光落在教材统整上;其次,设计基于标准的教学流程,这一流程的设计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学生智、情、能力和数学思想是否得到了发展。

二、在情境中构建学习小学数学氛围

创设教学情景,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教学,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感受数学的力量;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毫米的认识”时,创设如下教学情境:厘米跟毫米以前是一对好朋友,它们都生活在一把尺上的。可是有一天,厘米看了看身边的毫米,心想:毫米这么小,竟然和我平起平坐。厘米很不服气的冲着毫米说:“每次主人让我俩去度量时,总是我出的力多,你只是偶尔量一下,几乎派不上用场,你算老几?竟然跟我平起平坐!”这时,问学生,如果你们是毫米,听了刚才的话心里高兴吗?(不高兴)。那你们会怎么说?学生情绪非常高涨,结合所学知识说得头头是道。教师创设故事情境,使原本抽象的数学内容赋予生命灵性,让学生主动卷入童话角色体验中,既凸现毫米与厘米的本质联系,又使学生在其中受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之理的熏陶。

三、提问要注重有效性,推动有效教学的开展

正所谓好的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提高我们数学课堂提问的质量能让教学更加有效,我认为课堂中的提问要注意到以下几点:

1、提问要有指向性

课堂提问的指向必须清楚,明确。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设计指向性明确的提问。如在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时,对于“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增产了2/5”,这样的分率句教师是这样提问的,这个分率句的单位“1”是谁,接着问用单位“1”乘2/5对应的数量是什么?可见教师的这一问正是问在了知识的关键处,指向十分清楚明确,既疏导了学生思维的障碍,解决了疑难,有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2、提问要有适度性

浅显的随意提问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他们随声附和的回答并不反映思维的深度,超前的深奥提问又使学生不知所云,难以形成思维的力度。对难点问题,要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系列提问,使学生通过回答问题,逐步突破难点,只有适度的提问,恰当的坡度,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如有位老师上的《摆一摆 想一想》,她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没有问:“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而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把问题细化,比如:看看我们摆出的数中,第一个是几位数,后面的是几位数?一位数与圆片的个数有什么关系?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有条理的观察、思考和归纳整理规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问时还应尽量避免那些“对不对”之类的无效提问,以及由此引出的简单答复。有些课堂上热烈的气氛,只是学生揣摩教师心思,投其所好的齐声应付,并非整体性的效果,有时甚至掩盖了真正的无知,这样的提问也是无效的。

3、提问要有评价性

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评价几乎成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在评价时应带着浓浓的情感,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如答对了,我们可以激励:“你真行!”“你的想法和老师想的一样!”如果答错了,我们可以鼓励:“没关系,你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果答得很有创意,我们更可以大家表扬:“真棒!你比老师还厉害!”切不可对学生的回答不作表示,让学生认为回答正确与否都一样的感觉,大大降低了老师提问的收效。

四、在合作中感受数学

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间产生合作交流的心理需要。明确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围绕什么主题进行,合作采用什么方式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等问题。通过小组内成员分工协作,积极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这一课的小组合作学习时,明确提出操作和探究要求:“1.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一拼,能拼出什么图形?2.拼出的图形的面积你会算吗?3.拼出的图形与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联系?”4.四人分工,三人动手操作,一人记录讨论的结果。

先请同学们动手拼一拼,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亲身感受图形的拼组,形成较为清晰的空间观念。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学习实际需求的契机上的,教师为此次活动安排了三次拼组活动的内容,每一小组四人,每一人拼一种,一个学生记录结果这样就,做到人人有事干,人人学会干。但是,要想高质量的完成这项教学活动,同样需要小组成员的相互帮助,共同合作。由于有的小组学生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已经有结论了,有的学生还不会摆。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分组时学生的学习差异,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动手能力差的学生。

有了合作学习,才便于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调动起来,发挥他们应有的能力,实现小组成员间取长补短,真正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不让任何一个人落伍;让合作学习从开放走向实质;让人人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经历不同的价值体验,各自享受成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