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腓肠神经皮肤科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腓肠神经皮肤科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方法

术前,需对患者小腿下段腓动脉最下肌间隔穿支和外踝后穿支的发出部位进行检查,可用超声多普勒进行,并进行标记。旋转点可选择为最下肌间隔穿支和外踝后穿支的发出部位,旋转蒂选择为以创面近心端的创缘至旋转点的距离,以缺损部位的大小和形状作为依据,设计皮瓣时,可沿腓肠神经轴线即腘窝中点至外踝后缘内侧与跟腱连线中点进行。手术操作需在不驱血的气囊止血带条件下进行,按照术前标记,切开患者小腿下段前外侧缘皮肤,沿腓骨长、短肌后缘,通过对充盈伴行静脉的应用,准确寻找穿支并进行分离。根据患者手术创面,确定需要游离的血管蒂长度,直至腓动、静脉主干,对穿支与腓肠神经之间的吻合支进行小心保护。取皮瓣时可沿设计线进行,于皮瓣上端切断腓肠神经,并对其营养血管进行结扎,对小隐静脉进行两端结扎。于深筋膜下掀起皮瓣,对缺损创面进行移位修复时,需进行120~180°的旋转,供瓣区植皮覆盖。

2结果

本组资料中,15例患者中13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2例患者远端边缘坏死并有水泡,经换药治愈。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6~12个月的随访,对皮瓣外形进行检查均为自然,蒂部未发生臃肿状态,患者可正常行走。患者对足外观及功能改善均比较满意。

3讨论

皮神经血液来源的临床特点为恒定和多源,其动脉分布特点相互吻合,为阶段性[2]。知名动脉为近侧部发出部位,并伴行动脉,具有较粗的外径,外径较粗,蒂长与神经干之间的伴行距离比较长。腓肠神经的营养动脉为腓动脉的肌皮支,平均3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优点为解剖位置表浅、不需要吻合血管、动脉供血比较可靠、血管蒂恒定变异非常少、手术操作步骤比较简单、设计比较容易、静脉回流充分、不牺牲主干动脉等。另外,相对来说,获得的血管神经蒂比较长,可灵活旋转,在一定情况下,可切取较大逆行皮磷,供区损伤面积较少,通过创面游离植皮,适用于踝关节周围、足背部、小腿中、下段、足跟的软组织缺损,为踝部皮肤缺损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3,4]。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该皮瓣的应用,存在局限性,切断腓肠神经后,会出现一定的症状,常见为足跟外侧小范围感觉障碍。另外,供区在四肢暴露部位,会不同程度影响美观。据调查研究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小隐静脉会影响到皮瓣。皮瓣发生明显肿胀,主要是患者皮瓣血液回流靠逆行血流,因回流不畅通而产生肿胀和瘀血。有报告指出皮瓣转移后,吻合小隐静脉与足背静脉弓或者大隐静脉,可有效避免该类现象的发生。手术过程中,为避免患者出现皮与皮瓣分离现象、过度牵拉、蒂过紧和皮瓣面积小等症状,护理人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5]。本组资料中,15例患者中13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2例患者远端边缘坏死并有水泡,经换药治愈。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6~12个月的随访,患者对足外观及功能改善均比较满意。综上所述,足踝部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治疗,手术操作比较简便,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治权 杨永超 纪婷 陈新锋 邹鹏 崔新会 汪贺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