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要] 供应链金融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模式。本文通过对供应链金融模式、发展意义及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对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的一些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6月24日

一、供应链与供应链金融

(一)供应链。供应链由企业生产的扩大发展而来,传统的供应链定义认为供应链只是制造企业内部的一个物流过程,是指将企业从企业外部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的转换和销售等过程,再传递到零售商或用户的过程。伴随着产业环境的变化和企业间相互协调的重要性的上升,供应链的概念范围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之间。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不确定性的增加,企业之间关系呈现出日益明显的网络化趋势。现代供应链的概念也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包括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一切前向的关系,以及与用户、用户的用户、乃至一切后向的关系。

从供应链的机构来看,供应链是动态的,并且包括在不同阶段之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从图1可以看出,它是从初始供应商向最终用户顺流而下且不断增值的产品和服务的传递过程,也是从最终用户到初始供应商的资金流逆流而上的传导过程;同时,伴随着物流、资金流的运动,信息流也在供应链中交叉流动。(图1)

(二)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基于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创新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是指商业银行从整个产业链角度出发,开展全方位服务,将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看作一个整体,根据行业特点和产业链上各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制定金融服务方案,不仅将资金注入到核心企业,而且更有效地注入到供应链中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企业中,成为了企业尤其是部分中小企业获得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方式。

供应链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一个产业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核心企业,以该核心企业为中心点,将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和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即M+1+N模式),为整个供应链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目前已经成为境内外商业银行共同关注的焦点和新的重要业务增长点。

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重要意义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站在供应链全局的高度,为协调供应链资金流,降低供应链整体财务成本而提供的系统性金融解决方案。对商业银行而言,供应链金融在风险控制技术上的创新体现为充分利用供应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动产或权利作为担保,将核心企业的良好信用能力延伸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在营销模式上的创新则体现为以中小企业为市场导向,力图弥补广泛存在于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从国家竞争力视角看,供应链金融由于能够降低供应链整体融资成本,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压力,增强供应链上企业从事创新的能力,从而有助于提升一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在实践中,不管是作为供应链核心的大型企业,或是获得融资的中小企业,或是为供应链提供资金流服务的商业银行,又或是为供应链提供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都在积极参与供应链金融活动中强化了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一)供应链金融有利于商业银行拓展业务空间,培养优质行业客户群体。《欧洲货币》杂志将供应链金融形容为近年来“商业银行交易性业务中最热门的话题”。供应链金融使商业银行以一种低风险的方式开拓高风险的市场,商业银行服务的主体是整个供应链,信用风险评估也从对中小企业静态的财务数据的评估转到对整个供应链交易情况的评估,将把握单个企业的风险转换为把握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不仅开发了新的行业客户群体,更重要的是培育了数量众多的优质客户。过去,商业银行实行大客户战略,重点服务大客户,容易使得信贷授信过于集中,进而导致贷款风险过度集中。通过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商业银行不仅可以分散信贷投放,为中小企业提供广泛的金融服务,改变过于依赖大客户的局面,而且商业银行通过对中小企业物流、信息流的长期跟踪监测,能比较容易获得企业真实的经营资料,从而发现一批成长过程中的优质中小企业客户群。同时,由于商业银行面向的对象由单一企业变为供应链整体,也将为商业银行带来更大的市场和利润回报。

(二)供应链金融可以提升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供、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顺畅。近年来,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核心企业将创新重心不断向财务供应链领域转移,从单纯的减少自身资金占压,转变为不断提高供应链整体现金流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首先,供应链金融可以有效加快核心企业的销售回笼,加快资金周转,提高其资金使用效率;其次,供应链金融通过搭建高效的信息交换平台,可促进合同订单、发货收货、应收应付账款等信息的及时交换,使商业银行得以适时介入具有不同金融需求的供应链各环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从而降低整个供应链条经营成本;第三,供应链金融可以稳定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帮助其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从而有助于企业扩大销售。尽管多数核心企业实力强大,然而一旦供应链中的某个成员出现融资问题,不可避免地就会影响到整个链条的正常发展和竞争力。供应链金融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另一方面将商业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有效促进供应链战略同盟的形成。从表面上看,商业银行资金注入单一中小企业,但由于供应链的关联性,进入供应链的商业银行资金可以带动整个链条运转,所以核心企业也从供应链融资服务中受益颇丰。

(三)供应链金融是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手段。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很大,然而受规模和盈利能力的限制,再加上抵质押担保不足、信息不对称、抗风险能力弱等因素,一般较难从商业银行成功申请到贷款,因此常常由于缺乏短期流动资金而错失良机。供应链金融服务最大的特点是在供应链中寻找一个核心企业,并以此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整体提供金融支持。在这种服务及风险考量模式下,由于商业银行更关注整个供应链的贸易风险,对整体贸易往来的评估将弱化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本身的限制,使得更多中小企业进入商业银行的服务范围。即便某个企业达不到商业银行的某些风险控制标准,但只要这个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稳定,商业银行就可以针对这笔业务授信,并促成整个交易的实现。通过发展供应链金融,商业银行可跳出仅对企业自身信用状况评估的视角,通过深化与核心企业的合作关系,结合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从企业所处的供应链及其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考虑中小企业的还款能力,并基于中小企业在交易过程中的应收账款和存货等资产,对其提供配套融资,从而使中小企业获得商业银行信用支持,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大大缓解了因企业自身的特点所带来的融资限制。

(四)供应链金融有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范围的拓展和竞争优势的形成。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通过与商业银行合作深度参与供应链金融,使其得以控制全程供应链,为其创造了新的增长空间,提升了综合价值,稳定和吸引了众多客户。在现代物流业务中,激烈的竞争使基础性的物流服务如仓储、运输的利润率下降到较低水平,已没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现代物流的主要利润来源已经转向各种增值服务,如物流方案设计、包装分装、多式联运,供应链末端的金融服务日益成为物流服务的一个主要利润来源;另一方面,供应链金融使物流企业与供应链的合作加深,有助于形成其自身的竞争优势。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逐渐转向强调跨企业界限的整合,使得顾客关系的维护与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物流管理已从物的处理提升到物的附加值方案管理,可以为客户提供金融融资的物流供应商在客户心中的地位会大幅度提高。

三、供应链金融的主要融资模式

(一)供应链金融产品分类。(图2)

(二)供应链金融主要产品介绍

1、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以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向金融机构办理融资的行为,称为应收账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一般是为处于供应链上游的债权企业融资。债权企业、债务企业(下游企业)和银行都要参与其中,且债务企业在整个运作中起着反担保的作用,一旦融资企业出现问题,债务企业将承担弥补银行损失的责任,这样银行就进一步有效地转移和降低了其所承担的风险。

2、仓单质押业务。仓单质押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仓单为质押物,给予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出质人)一定金额融资的授信业务。仓单可以分为标准仓单和非标准仓单。标准仓单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由期货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在完成入库商品的验收、确认合格后签发给货主并在期货交易所注册生效的提货权凭证。标准仓单经期货交易所注册后,可用于进行交割、交易、转让、抵押、质押和注销等。非标准仓单是指由商业银行评估认可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出具的,以在生产、物流领域有较强变现能力的通用产品为形式表现的权益凭证。从中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物流金融的业务领域出发,非标准仓单质押业务更具有代表性。

3、保兑仓融资模式。保兑仓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控制经销商向生产商购买的有关商品的提货权为手段,为经销商提供融资授信,并对应其销售回款的金额逐笔释放货物的货权。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会尽可能争取生产商对经销商付款的担保或对货物的回购责任,并争取由可以信任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为货物进行全程监管,以规避业务风险。

4、动产质押业务。动产质押业务是指银行以企业的自有动产作为质押物向企业办理融资的业务。动产质押业务能有效地盘活企业资金、拓宽融资渠道,供应链上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均可申请办理此项业务。

5、未来货权质押融资。未来货权质押融资指企业采购物资时,凭采购合同向金融机构融资支付货款,然后凭融资机构签发的提货单向卖方提取货物的业务。其特点是以企业未来货权进行质押来获得融资,无需额外担保、抵押。

四、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现状

国内供应链金融始于1999年深圳发展商业银行在当地开展业务时进行的探索与尝试。2005年深圳发展商业银行在全国率先推出“供应链金融”服务,经过几年的探索,目前已初步整合了20多项产品和服务,包括动产现货质押、提货担保、先票/先款后货、成品油提单质押、国内保理、商票保贴、未来货权开证业务等产品,建立起供应链金融运营体系。

伴随着深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成功开展,国内很多商业银行也积极发掘其中的巨大市场,并投身到供应链金融业务,提供“供应链融资”、“贸易融资”、“物流融资”等名异实同的类似服务。紧跟着深发展、民生、浦发、招商等中小商业银行和四大商业银行也相继推出供应链金融服务。如工行依据供应商与核心企业之间的真实交易关系和付款约定,以订单或应收账款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还款来源,向中小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产品,重点支持大型优质企业的上下游中小企业;中国银行陆续推出“融货达”、“融信达”、“TSU”、“供应商融资项目”等一系列集银行、保险、物流、保理等业务特点于一身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浦发银行提出“供应链融资”的整体服务解决方案,将供应链融资服务、供应链电子化服务和离岸银行服务统一于“供应链金融”的服务方案中,提供的服务包括信用服务支持、采购支付支持、存货周转支持和账款回收支持。民生银行推出动产质押业务与应收账款及票据的全系解决方案等。同时,渣打、汇丰等以传统贸易融资见长的外资商业银行,也纷纷加入国内供应链金融市场的竞争行列,供应链金融服务成为热点。

五、对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的一些想法及建议

(一)加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供应链金融业务伴随着资金、货物商品、单证仓单等的流动,也存在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运营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各种潜在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如何结合风险来源加强相应的风险管理,有效控制风险,是供应链金融业务能否成功的关键。

1、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产业链群。鉴于供应链金融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还属于较新的业务,应当采用稳步推进的原则,选择生产经营稳定、与商业银行合作程度较高的产业链群,如钢铁、汽车、石化、电力、电信、煤炭等,产业链比较完备、行业秩序良好、与商业银行合作程度较高,以后再逐步扩大运营范围至其他行业。另外,商业银行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时要选择具备一定的规模,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商业信誉和影响力的核心企业,同时,不断优选供应链成员企业,通过调阅财务报表、查看过去的交易记录和实地调查等多种手段,帮助核心企业制度性地评估供应链成员企业,对各合作企业进行严格筛选,保证供应链及供应链金融的有效发展。

2、通过多方合作加强对融资企业的监管。为了防止供应链上单个融资企业的问题引发整个供应链的灾难,商业银行应选择一个强大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并与其信息共享、充分合作,加强对融资企业的信用管理。物流企业可为供应链提供信息、仓储和物流等服务,帮助商业银行监控物流和企业动产,达到商业银行控制货权的目的。商业银行在给整个供应链融资和服务的过程中也会掌握整个供应链企业的经营信息,减少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能力。为保证信息传输的及时准确,实现信息共享,促进成员间加深信任,商业银行可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ERP系统平台,利用EDI等信息处理技术,建立物料与资金数据高度共享的信息网络,以保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协调,实现供应链金融服务与物流、信息流活动的无缝整合,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共同创造、共同发展、共享成果的共赢关系。

3、建立应急处理机制。供应链金融是多环节、多通道的一种复杂系统,容易发生一些突发事件。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预警系统与应急系统,对突发事件的发生有充分的准备。商业银行要时刻关注供应链运作情况,掌握供应链企业的内部薄弱点,观测外部环境的发展趋势,对于一些偶发但破坏性大的事件,必须预先制定应变措施和相应的工作流程。同时,要建立一整套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当指标偏离正常水平并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发出预警信号,在预警系统做出警示后,启动应急处理预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工具或方案,规避、降低或管理最大最紧要的风险。

(二)对供应链金融实施方案进行优化。供应链金融实施方案就是指商业银行在有约束条件或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在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时所制定的决策方案。对供应链金融实施方案进行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实现流程再造提高服务效率。世界先进商业银行的经营实践表明,流程再造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好地为客户提供迅捷、有针对性的服务,而这正是供应链金融的内涵。特别地,商业银行应针对供应链金融的特点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流程进行设计改造。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呈现出额度小,频率高,要求速度快,时效性强等特点,其与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审批制度极不相符。因此,就需要商业银行适度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办贷链条,优化授信流程,提高信贷审批质量和效率,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如由总行信审部成立专门的贸易融资业务审批室,分行一级抽调审批人员在贸易融资部进行该项业务的审批,提高贸易融资业务的审批效率。

2、尝试业务外包。所谓业务外包就是将供应链金融中不属于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的部分物流、信息流管理工作予以外包,主抓资金流的管理与控制。建立物流监管方合作和评估体系,通过合格第三方的仓储、运输和现场监管的专业操作,实施物流监控。业务外包不仅可以使商业银行更加专注于资金流的管理与控制,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风险的转移和分散。

(三)创新设计供应链金融产品。在供应链金融运作中当业务不能满足客户和市场需求时,商业银行应从客户需求出发,对原有产品进行创新或重新组合,积极研发服务新品,提供管理、营销、现金管理、重组企业供应链、供应链融资等一系列的创新服务。

1、以核心企业为中心设计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在产品和服务方案设计中要从核心企业入手,借助核心企业向外辐射,贯穿整个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如对上游的原料供货商重点开拓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保理等产品,对下游的经销商着重提供动产和仓单质押等产品。再以这些供货商或经销商扩展横向的核心企业,以这些核心企业为出发点,编织供应链融资网络,体现“横到边、竖到底”的纵深服务。

2、努力满足中小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商业银行应针对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加大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为其设计提供灵活的融资方式和还款方式。同时在此基础之上,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就运作中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尝试,逐渐完善和发展平台的服务种类,并通过不同的组织结构实现不同功能的金融服务内容,进一步丰富“供应链金融”的产品支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