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植物与建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植物与建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是呀,除了号称“全球唯一‘城市/建筑’双年展”的“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还在一届不如一届地办着,成都双年展在2011年捋了一遍“田园城市”之后,眼看两年之期已到仍旧没任何动静。西岸双年展的诞生倒是为讨论当代中国建筑与城市问题提供了一个机会。可惜这个双年展并无意探讨问题,倒是忙着树碑立传,用柜台般的陈列方式和研究生级别的布展水平梳理了一遍近十年在中国盖房子的明星建筑师和他们的明星建筑,再用明星策略在黄浦江边盖一些“别致”的房子,报喜不报忧地传递着建筑行业里的“成功学”。既没有关心上海本地的城市问题(上海的城市化进程怎是一部40分钟的《上海奥德赛》可以说清楚的),也没有探讨全球共同面临的当代状况,既不local也不global,十足的形象工程。2002年上海双年展的策展人张晴在那一年写道:“观察中国目前被称为成功建筑师和优秀青年建筑师的建筑设计和设计方案以及各种与建筑有关的展览,真令我失望”。十年过去了,情况并无多少改善。

当代艺术部分据说是在呼应建筑部分,可是不太看得出是怎么呼应的,声音、影像和戏剧除了在空间排布上参照水泥厂原有建筑的特点,其内容与形式跟建筑展示部分其实没什么关系。影像特展说是要用影像介入现实,在荒郊野外的黑盒子里的影像如何介入活生生的现实?声音特展只关注当代声音艺术的状况,不喊空口号,倒算实在。

西岸双年展的学术委员会主任郑时龄也说得很明白:“国际上有无数的双年展,大多数都是艺术展,或者是在艺术双年展中展出与城市和建筑相关的主题,只有为数不多的直接以建筑冠名的双年展。”建筑双年展只是一个说法,当代艺术双年展上经常有建筑师的参与,2002年的上海双年展“都市营造”更是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为主题,参展人员中有三分之一是建筑师。建筑双年展也总是邀请从事影像、装置、戏剧,甚至文学的艺术家共同参与。我们的当代是新自由主义笼罩下的当代,各种问题交织在一起,学科之间交汇碰撞、边界不断变动。建筑和艺术自古以来也不是两家人,在当代,它们更是交互着成为我们认知和构造现实的方式,而现实就是汹涌的都市化未平都市更新又起,城市、空间和日常生活是创造性工作所必须处理的问题。暂不做architecture的词源学考据,在汉语里,建筑既是名词又是动词,不仅仅指向建成物,也指向生产和使用过程,更加具有日常性。双年展如果一定要办,最好的情况就是为讨论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平台和支持,当然,成为派对或成果汇报也是无法阻拦的选择。

在西岸双年展鲜明的建筑和当代艺术板块之外,有一个很特别的项目,那就是“住在上海的植物”。该项目是一个持续八周的课程,“从植物的角度入手,探讨自然和城市的关系”。项目由一直关注社会参与性实践的文化学者、香港城市大学的郑波老师发起,每期课程邀请不同领域的学者来讲课(比如请生态学者来讲城市中的湿地、请文化学者来讲上海的植物图书、植物与私人空间的关系变迁);除了网站上的课程视频,学者也会在线下与公众实地互动:课程设有线下俱乐部――西岸双年展现场一处废弃的小楼,屋里挂满了学生的植物速写;小楼周围遍布的野生植物基本是在这块土地废弃后占领过来的,它们被精心挂上了标签注解;项目进行期间还配合“手绘植物”等老少皆宜的公众参与活动。“住在上海的植物”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几乎每两天就会推送课程通知、活动花絮,甚至植物小常识。这个项目既像科普又像公教,既可以作为兴趣小组也可以作为亲子活动,从植物引出生物的、历史的、文化的等等一系列问题,如同织就了一张丰富的网。看似和建筑无关,却涉及了城市空间的变迁;看似不太艺术,却可以将“美学意识”(艺术家徐坦很喜欢说这个词,他最近也在做一项华南植物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冠以“社会植物学”之名)放进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这个无法归类的事物可以用德・塞都(Michel de Certeau)的“日常生活实践”来阐释,也正是拉图尔(Bruno Latour)所描述的“行动者网络”。

这个项目给精英化的、缺乏热度、难以交流的西岸双年展带来了动态和生气,也几乎唯有这个项目真正与上海这座城市及其居民发生关联。不过,由植物引出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是只讲一堂课就算了,还是会引发深入的研究?八周的课程结束后项目还会延续吗?以怎样的方式延续?这个项目是不是也有点小清新的气质,关心身边的植物会不会变成了少数人的另一种附庸风雅?这些都是该项目尚未给出的答案。此外,这一项目无疑是在进行知识生产,但是譬如对植物本身的信息收集――猪毛蒿是菊科蒿属的,这是知识却几乎无用。整个项目最大的意义还是在于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工作方法,一种德・塞都所说的“战术”。宏大叙事、炫目口号总是接不上地气,日常生活却无时无处不在,无论关注建筑问题还是关注艺术或其他方面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战术在被规划、被规训的秩序中由一个点打开一道缺口,由点及面,见微知著,进行一场小而有力的日常生活革命。

“住在上海的植物”这类实践项目借着双年展的契机发生当然是好事,但是没有双年展这些行动也应该发生(事实上关注不同社会问题的持续性实践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比如广州的恩宁路小组、武汉的“东湖计划”),反而双年展两年一届、策展人制的死板模式并不利于推动这类活动的开展。景观社会里的各种展示已经泛滥成灾,以“展”为核心的各种双年展已如同鸡肋。真的关心城市问题、真的要介入我们生活的空间,最好的双年展就是不展,取消费钱费力的展品,以这些财力支持生产性的行动,以日常行动代替展示。行动依靠人们的自觉和智慧,也需要方方面面因素的成全,就像植物渐渐蔓延西岸的荒地一般。建筑师们喜欢说“自然生长”,如果社区、城市、生活方式都可以像植物一样长出来,一定不是依靠建筑师的精心设计,而是主动的空间生产和情境创造,而建筑师作为专业技能的掌握者也是行动者队伍中的一员,是起到关键作用的节点。

坊间传言西岸双年展很可能是只办一届的双年展,因为大家都知道,它的诞生相当于为西岸片区的开发先行击鼓,待到资本就位(或就不了位),这个双年展就会如同过河后被拆的桥。包括西岸的主展场――原上海水泥厂旧址在内的整个西岸片区,大片的工业遗迹,富有特色的建筑物,开阔的视野,其中有记忆、有故事、有文脉。在规划蓝图中,这里是未来的西岸文化走廊,其精致与无聊完全可以想象。如果能够将这里交给居民像植物那样自由占领,有人居住,有人涂鸦,有人开演唱会,有人搞研究,有人自己造房子,那该多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