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就业市场导向下的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就业市场导向下的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河南省轻工业学校 河南 郑州 450006)

【摘要】河南省轻工业学校结合自身学科专业资源优势,在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践中,围绕就业市场紧需人才,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了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和岗位胜任力。

【关键词】就业市场导向 中职教育 校企合作 教育模式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专门性、技能型劳动者为根本任务,旨在为行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队伍。校企合作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发挥职校、企业的各自优势,突破传统教育局限性,增强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和就业竞争力。河南轻工业学校作为河南省教育厅直属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也是国家首批重点中职院校,在近年来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实践教育模式中,逐渐形成以“普通中职、3+2分段制大专、郑州轻工业学院高职”为一体地综合性职业院校。中职部设置有四个院系,即轻化工程、机电工程、经济管理和计算机与艺术设计,共计19个专业,75%的师资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双师型”师资比例超过50%,为广大学生实现就业理想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校企合作是拓宽中职就业市场的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是中职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顺应当前就业市场实际需求,提高广大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其作用表现在:一是有助于发挥院校、企业各自的资源优势。对于中职院校自身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因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导致知识性偏重,技能性弱化问题。校企合作,特别是工学结合的开展,企业可以与院校之间达成某种合作关系,比如提供实训实训场地,搭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等方式,来加大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养成。一方面缓解了学校硬件投资压力,另一方面也拓宽了学生的就业范围,还有助于为企业提供一定人力资源输送渠道。二是校企合作有助于增强企业的人才战略规划。从当前经济转型升级新常态来看,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高技能型人才的支撑,特别是一线岗位人力欠缺突出,而校企合作,将企业的技术性人才缺口,通过学校人才来进行弥补。比如企业将自身员工安排到职教院校进行培训,发挥职教的理论师资优势,职校将毕业生安排到企业岗位,开展专门性技能培养,增强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三是校企合作有助于拓宽职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对于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来说,不仅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更要能够了解行业发展状况,能够为学生实践、实训进行有效指导。当前职业院校师资力量多从高校招聘而来,在企业、行业工作实践经验不足,难以保障职校实践教学质量。利用校企合作,学校将师资派驻企业,以参观、实践等方式来了解企业用工需求,来获得企业生产岗位不同技能要求,并为深化产学研融合,提升实践教学创造条件。

二、就业市场导向下校企合作模式成效及不足

围绕就业市场发展导向来优化校企合作,突出职校专业特色,强调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先后获得多项荣誉,并被国家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厅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具体来讲,在校企合作实践中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一是注重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特别是在“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教育理念下,不断深挖校企共建、共育模式,从技术交流、人才交流、信息沟通等方面,突出“订单式培养”、“工学结合”合作模式,先后与多家企业单位建立长期校企合作。二是突出对行业人才市场需求的全面跟踪,特别是在“培养什么样的人”问题上,立足我校四大院系实际,以轻化工程类专业、机电工程类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计算机与设计类专业为主体,不断加强对相关行业的市场调研,积极调整专业课程结构,顺应社会人才需求变化。三是注重对校企合作的投入,特别是在轻化工程行业,积极与轻化企业展开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以重点专业、重要岗位人才需求为导向,开展企业冠名订单式培养班,并从课程体系建设上,与企业共同编制特色教材,共建精品课程,制定涵盖行业、企业、职校、家长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促进了学生就业率提升。

当然,围绕就业市场需求来深化校企合作,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政府在维系校企合作中参与度不够,比如一些企业不了解职校合作诚意,政府也未能给予有效的联络,职校单方面主动合作,未能获得政府政策支撑和保障,企业的参与度也不高,制约了校企合作的深化。另外,在校企合作监管上,政府未能发挥其监督优势,特别是未能从法律、法规完善上来约束双方合作,导致企业利益无法保障时,让校企合作陷入被动。二是社会对中职教育认知不够,特别是“普高热”致使社会忽视中职教育,生源紧张短缺问题突出,也加剧了中职教育招生难窘境。三是学生层面对校企合作认知不够。由于中职学生年龄偏低,身心发展不成熟,对社会、对自我J知不足,一旦产生厌学、消极情绪,将直接影响其对职业教育的坚持。还有一些中职生,不愿吃苦,缺乏抗挫力,甚至认为读书无用。四是学校层面缺乏办学特色。一些中职院校在面对就业市场需求变化时,未能从自身办学方向进行调整,不善于深入市场需求来调整专业设置,导致教学盲目性,专业设置不合理。比如一味地开展“定向班”、“订单式”培养,而在教学上缺乏针对性,未能引入企业参与,使得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导致与社会需求相脱节问题。

三、以就业市场导向来改进中职校企合作的创新建议

从校企合作的深化中,各方参与主体要发挥其作用,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毕业生的就业力。

(1)政府要积极参与并发挥其在校企合作的监管作用。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从政策、法规建设上,为校企合作营造良好的环境,特别是在院校、企业双方责任、利益明确上,要通过相应的保障机制来化解矛盾,促进校企深化合作。政府要积极拓宽校企合作领域,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共建,并从对企业的监管上来保障校企合作顺利实施。

(2)校企双方要坦诚互助,协作共赢。校企合作是校方、企业共同完成的合作任务,不能仅凭实习合同,将学生送入企业实习,而是要从各自优势上,积极沟通,优化教学内容和模式,注重人才职业能力、岗位技能的培养。从校企合作前期沟通、中期互动、后期跟踪等环节,积极破解校企合作中的问题,激发校方、企业的参与热情。一方面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优化学校教育重点和方向,另一方面,企业要派驻技师参与校内教学,共同破解岗位技能讲授难题。

(3)拓宽校企合作渠道,深化互利互惠。在校企合作类型上,可以是校企互助方式,邀请企业与学校共建学科,制定教学计划、实现双方互惠;可以是校企互融方式,在校内办工厂,在工厂办实训基地,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协同理论与实践融合;可以是校企互嵌方式,校企双方共同根据就业市场需求来共建人力培养模式,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模式转化到企业中,实现校企双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