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民歌地方色彩辨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歌地方色彩辨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民歌是由劳动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且多数民歌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并以口头的形式口耳相传,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经过人民群众集体的加工、提炼而成为完整的艺术作品。民歌是一种重要的歌曲体裁,也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许多受人喜欢的民歌大都经过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几代甚至于几十代人的传唱加工,日积月累,有的沉淀为新的民歌,而有的经历了成千上万人的传唱,在实践中千锤百炼,变得更美、更完善,流传更广。如此不断发展、繁衍,使民歌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千姿百态,具有了无比顽强的生命力。

一、民歌的历史因素

豫南地区处在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过渡地带,同时受到这两种文化的洗涤和冲击。豫南很早就有“歌舞之乡”的美誉,其民间音乐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底蕴十分深厚。早在中国的原始社会,我国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就创造出了“龙山文化”“裴李岗文化”等灿烂的古代文明。豫南在古代民歌就非常盛行,清朝时期达到鼎盛,据历史记载,“此地民风喜乐好玩,崇巫知音”,就说明了这一点。众所周知,每年正月初或农闲季节,灯会、庙会遍及全国各地,这些众多的音乐活动就是孕育我国民歌的丰厚土壤。

二、民歌产生的地理因素

位于长江与淮河之间的豫南地区,不仅受到两江的哺育,同时也有着大别山和桐柏山两条大山脉,深受两山的影响,此地区的风土人情、民俗民习、语言发音与中原腹地的河南主题差异非常大,也与湖北境内各县风格迥异。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等因素也是制约民歌风格与体裁的重要因素。

三、民歌的人文因素

豫南地区气候普遍温和,物产很多,盛产大米,且又有丰富的淡水鱼,被称为“鱼米之乡”,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地段。豫南不同地区音乐文化的广泛交流以及地理因素,使民歌内容与风格特点颇为丰富。豫剧在息县、罗山一带流传;京剧在固始、潢川流行;曲剧在息县、淮滨地带流传;花鼓戏在新县、商城地区流行。受不同区域的地方音调及文化习俗等影响,淮滨人对“越调”情有独钟;固始、商城人对“黄梅戏”特别喜欢;新县人对“淮剧”喜爱;信阳县人独爱“楚剧”;皮影戏在罗山经久不衰。民间传统节目非常多,民间音乐的多样化促进了民歌的不断繁荣与发展。

四、地方色彩的语言因素

地方色彩是民歌风格与特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歌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凝结点,也是区别全国其地方民歌特点的重要标志。民族音乐的风格色彩不是完全单一的,民间音乐在相互交流、传播中,也造就了民间音乐历史上的共同渊源,进而相互影响、融合,从而使其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更具有吸引力。当然,民歌的地方色彩也是相对而言,而语言因素又是构成浓郁地方色彩的主要部分。自古以来民歌都是用本民族、本地区的方言、土语演唱的,多数是当地人用当地口语化的方言演唱,这也就使民歌具有了当地的“土味”“土气”“土韵”。在方言语音内含有当地人说话的表情、形象、语音和语气,所以说用方言演唱的民歌,当地人听了感到亲切,而其他地方的人听之则有些吃力。

五、民歌的风格因素

民歌就是指下层劳动人民的歌,劳动人民在旧中国是处在被人鄙视的地位,他们的歌也就同样让当时的统治者看不起,甚而至于在元代、明代、清代三个时代屡次遭到禁止与传唱,这也造成了相关时期民歌的题材很少流传下来;相关时期民歌的历史也很少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今天我们也只能从出土文物上考察得知,当时民间歌唱活动很少。在我国原始时期,歌曲与舞蹈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时至今日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保持歌曲舞蹈不分家、歌舞一体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民歌的地域若相近或相同,其音乐风格上也存在着大体一致的特点。如豫南人民在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相近或相同的特点,因而这一地区民歌的风格也基本相同;与其类似的黑吉辽三省的汉族民间小调,其音乐风格也大体一致,一般较泼辣、火爆、爽朗、粗犷等;再如陕北地区的秧歌剧有说有唱、载歌载舞、生动活泼,富于表现力。而这些在文化传统上暗合民众的潜意识的需要,能承载当时环境下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承载着当时环境下社会主流文化的导向。

六、民歌色彩的形式表征

从音乐理论上讲,民歌音乐的形式方面,牵涉到的主要有音阶、结构、音调、音律、旋法等要素;民歌音乐的歌词方面,牵涉到的主要有方言词汇、衬词和声韵调等要素。事实上音乐形式要素的具体特征是民歌的美感体验和地方色彩主要表现,而唱词的特点通常可作为辅的分析因素;民歌色彩的个性及其变迁是民歌词曲形式中任一要素或多个要素特点的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要素也是辨析民歌地方色彩的理性依据,我们完全可以从词曲形式要素及其特点的分析中对之做出理性的分析和把握。事实上在我国不同区域之间,其方言和民歌也有着不尽相同的民歌色彩,这也表明民歌色彩是与地区结合而体现出来的,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总之,《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用诸多事实证明了中国多声部民歌地方色彩之丰美,世界各国难与之媲美,它是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的艺术体现,我们应该了解、继承、发扬。“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国民歌的地方特色,要以崇敬的心态认真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