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突破词汇记忆难关之词汇分类整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突破词汇记忆难关之词汇分类整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生词汇五级标准的要求,重点讨论如何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对所学词汇进行科学的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词汇学习的策略,突破词汇记忆难关,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词汇记忆;拼读策略;分类记忆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五级标准描述针对词汇的要求是:“1.了解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2.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3.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4.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要完成这一标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语言知识的学习重在积累,因此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词汇记忆体系,克服畏难情绪,突破词汇记忆的难关。

一、拼读策略,有效记忆单词

实物直观记忆策略虽然能够刺激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达到学习、记忆单词的效果,然而,这些形形的图片及实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学生对于词汇学习的注意力。

因此,当学生已经有了一定量的词汇积累之后,教师宜改用语音拼读策略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更大量的词汇。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大部分的词汇拼读是有规则的。因此在词汇的学习中,完全可以利用各种拼读规则来提高记忆的效率。拼读策略可以减少字母复述的短时记忆负荷,这与记忆心理学所谓的组块假设是相吻合的。例如,invitation,可根据发音规则分成in-vi-ta-tion四部分来记忆,而不是一个个字母的死记,这既节时又省力,并且记得扎实。此方法最基础的学习便是音标学习,掌握音标,熟练拼读,记牢字母组合,掌握这些规律后,就可以减轻短时记忆负荷,增强记忆量。掌握了语音拼读策略,学生也就相当于掌握了英语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根据内在关系,分类记忆单词

一门语言的词汇并不是由一组随意的单词组成的,而是由词与词之间相互关联的许多关系网络构成的。根据记忆的特性,有关联的一组词汇比没有关联的一组词汇记忆起来更快,更准确。将相互之间有关联的词汇放在一起记忆,将会大大提高初中学生识记单词的兴趣和效率。如,在学习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8 I’d like some noodles.这一单元时,可以依据单元话题的需要,把所有与食物(food)相关的词汇分类整理为:

(1)主食:noodles, dumplings, rice, porridge, hamburgers等。

(2)蔬菜:tomato, potato, cabbage, onion, broccoli, carrot等。

(3)肉类:beef, chicken, mutton, pork等。

(4)水果:apple, strawberry, orange, banana, pear, watermelon等。

(5)饮料:water, soda, coke, orange juice, green tea等。

(6)其他:salad, soup, ice cream, egg, fish, dessert等。

本单元的重点之一就是大量食物名称的拼写记忆。饮食是学生每天必须接触的事物,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吃”的欲望,从学生自己和家庭成员的不同口味出发,先利用实物、图片和多媒体等各种资源进行直观教学,刺激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和记忆。同时,科学的分类可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记忆乃至熟练听、说、写本单元涉及的大量食物名称。除了把食物分类为主食、蔬菜、肉类、水果、饮料和其他几类外,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将食物分类为最喜欢、最不喜欢和不太在意的几类。如此一来,学生基本完整地记忆初中阶段谈论到饮食文化时与食物相关的词汇,在谈论与饮食有关的话题时,能够比较准确地提取记忆中与食物相关的词汇来围绕教师所设计的活动进行交际应用。

总之,教学是一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艺术。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不断学习和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更多的成功与乐趣。而学生只有通过克服记忆的难关,学会学习的策略,在教师不断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会主动学习,主动整理所学知识并加以应用,才能体验成功。也只有成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经验才能让学生保持学习的乐趣,自觉追求学习的进步,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人生。

参考文献:

[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05.

[3]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03.

[4]黄正夫.教育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07.

[5]王,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8.

(作者单位 福建省厦门市大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