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如何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如何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诗歌作为教材中集抒情性、形象性、凝炼性和音乐性于一体的范文,很能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通过从创设情景、体会意象、品读语言、拓展延伸等四个方面探析了如何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诗歌;教学;审美情趣

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奇葩,无论是中国的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是集抒情性、形象性、凝炼性和音乐性于一体的,通过诗歌的阅读和教学,能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进而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下面简单谈谈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审美期待

诗中有“画”,诗中有“情”,入境方能动情,至情才能悟其志而知其美。所以诗歌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应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通过诗意的语言、多媒体课件中雅致的画面、音乐声中真情的诵读、作者的故事改编、诗歌背景的介绍等方式,奠定感情基调,让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特定的情境中,就会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和急于领略美景的审美期待,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体会意境,唤起审美艺术共鸣

诗歌之美,还在于有其丰富的意境。学生体会文中优美的意境,有助于产生艺术共鸣,进而感受意境中包含的艺术美、哲理美和情感美。指导学生学习《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歌时,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作者描绘的“早莺”“新燕”“乱花”“浅草”这几个意象,体会到钱塘湖的春天小草抽出了嫩芽,百花竞相开放,鸟儿在枝头欢唱的意境,体会到作者欣喜、欢快的感情。这是一张春天的风景画,又是一幅春游图,还是一首春天的赞歌。学生就可以通过品味意象,体会作者描绘的意境教学中,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品读语言,提升诗歌审美创新

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语言无疑是最凝炼的,也更具艺术之美。诗歌以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魅力,为读者创造更深邃的艺术时空。品诗要重朗读,特别对那些抒情性极浓的诗歌,教师可借助音乐作为朗读背景,指导学生配乐朗诵。配乐朗诵可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引导学生在诵读实践中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品诗还要重语言品析,“春风又绿江南岸”的一个“绿”字,使诗歌顿生力量;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一个字,即传达出春日万物争喧的情景;《塞上》那一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直”、一“圆”不仅仅是线条下的绘画艺术,简简单单两个字的意蕴又有哪两个字可替代呢?语言的品评,不仅拓展诗歌的艺术内涵,也能提升学生诗歌鉴赏的创新。

四、恰当延伸,拓展诗歌审美迁移

诗歌教学中,有意识地把多种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诗歌、雕塑、戏曲、电视音乐片等)和语文教学有机融合,也会拓宽审美信息量的传递通道,加大审美信息容量,使审美信息的传递达到最优化,从而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接收这些信息,以适应学生的审美需要。

诗歌的魅力是无穷无尽的,审美情感和体验在诗歌教学中的渗透,一定能够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参考文献:

[1]谢象贤.语文教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2]王荣生.21世纪对语文课程目标的定位[J].学科教育,2001(8).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宁强县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