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索新农村建设的丹棱模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索新农村建设的丹棱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30年前,丹棱县曾是四川省血吸虫病的重疫区。弹指一挥间,沧海变桑田。围绕打造中国生态家园第一县的定位和长远目标,丹棱县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高标准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分类推进村庄村落建设,整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推进公共服务建设,实现了农民收入高速增长、生活质量快速提升,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丹棱县委书记钟维钦。

“最重要的财富是市场意识树立起来了”

记者:观光丹棱生态循环农业园区,有一个深刻印象,那就是丹棱新农村建设扎扎实实,特别是农业产业生态化、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个亮点。请问,你们当初是如何确定新农村发展战略的?

钟维钦:丹棱县是一个丘陵农业小县,能够先行一步试点,这得益于丹棱农业发展的基础比较好。发展战略也是基于三个方面制定的:第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产业结构调整效果良好,产业基础非常扎实,产业强力支撑新农村建设。在农民收入构成中,来自经济作物的收入占三成。同时,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省、市范围内比较高。梅湾村有的一家三口年均纯收入达到八九万元,有的村人均纯收入接近1万元。第二,与新农村发展相适应,以乡村联网路建设为重点,全县乡村道路通畅率和硬化率达到100%,成为农民生活的幸福路、生产的致富路。第三,农民从过去封闭落后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主动融入现代信息社会,通过互联网与世界连为一体。

记者:对,我在兴隆村看到了,家家户户都有网络宽带,信息化程度比较高。

钟维钦:是的,从生产资料到生活用品(比如米、酱油),村民都从网络上采购,并通过网络卖出水果等农副产品。可以说,群众观念转变了,市场意识基本树立起来了。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财富。

基于此,我们围绕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正在走一条以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为抓手、以整合和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为主导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记者: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是支撑。“一县四品”作为实施路径,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效?接下来如何进一步提升?

钟维钦:我县始终坚持把实现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紧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初步形成了产业覆盖面大、农民人均占有量大、品种优质率高的态势。

通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县已发展以果桑茶林“一县四品”为主的特色效益农业基地32万亩,形成“东果西林、南桑北茶”的经济地图,建成“一县四品”专业村40个,占行政村的56.3%。农民人均主导产业面积2.5亩,居全省前茅。预计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6016元,增加834元,比2009年增长16.1%。

记者:丹棱的特色农业有好的基础,但设施农业发展相对滞后,表现为发展面积比例不大,也不容易形成大的规模,你们如何克服这个劣势?

钟维钦:的确是这样,而且农产品跟市场的关联度也不够,抗市场风险能力还较弱。所以发展战略的制定要放在市场中,处理好优与劣、远与近的关系。

针对这两种新情况,我们棋分两步走:一方面进一步抓好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挥高级农艺师的骨干作用,培育更适合市场前景、百姓消费品位的柑橘新品种,做到“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亮”。目前新品种小样试验已经通过了,正在进行复制试验。

另一方面,依托高端产业化联合社闯市场。我认为,只有靠产业才能富民,新农村建设才能可持续发展。丹棱有个全国劳模叫卿和,思想活跃、视野开阔。他自费到日本考察后,于2007年在成立了丹棱县“三峡情水果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又牵头成立了联合社。年后,他们将在北京开设专柜,产品将直接对接高端市场,大幅提升销售收入。

记者:丹棱县是一个以“吃饭财政”为主的农业县,自身财力薄弱,你们如何克服新农村发展过程中财力不足的问题?

钟维钦:首先发动农民自主投入,强化资金带动。主要做法是实行项目资金配套投入、专项资金以奖代补,从而以小资金撬动农民的大投入,让小项目带动大产业。通过“农户投入为主体、项目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方投入机制,充分发挥了农民的主体作用,有效地破解了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的难题。去年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农民投入2.51亿元。

其次,注重项目整合。把涉农部门的资金整合起来打造一些重点工程,集中财力办大事,确保所有部门项目尽可能集中投向重点村、重点项目,形成项目聚集效应。去年1-10月已整合各类涉农项目91个,到位资金1.28亿元。

第三,就是进行土地流转运作。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资金投入较大,特别是像现代农业发展、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等投入大的项目,除依靠农民投入和县级财政投入外,还需要上级加大扶持力度,加大金融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

城市在田园中,田园在城市中

记者:新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全省10个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县,你们在新村建设上是如何考虑的?

钟维钦:我们坚持把改善民生、提高农民幸福指数作为核心价值理念贯穿于新村建设全过程。从规划开始,我们就注重民生指标设定,在省定新农村建设25项指标的基础上,根据丹棱实际,我们专门新增了集中供水、“两池六改”、清洁能源、宽带入户、有线电视入户等10项民生指标。这些指标更加全面地反映了我县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体现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记者:有什么特点?

钟维钦:从目前情况看,以“两池六改”为重点,已建成生态文明家园农户3.4万户,成为全省首个基本实现全覆盖的县;以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为重点,全县农村居民安全饮水率达到95.5%,成为全省首个基本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的县;以实施中国西部农村信息化示范县建设为契机,建成信息化示范村51个,信息化普及村达到100%,成为全省首个实现信息化普及村达到100%的县;以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重点,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成为全省首个实现了农村五保户有意愿集中供养率达到100%的县,同时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9.8%,实现了全覆盖。

记者:近年来,丹棱的新农村建设实践,形成了独特的模式,对丘陵地区有哪些借鉴意义?

钟维钦:借鉴谈不上,但我们的建设模式可以和很多丘陵地区农业县进行探讨,以便进一步完善提升。

第一,丘陵农业县的经济发展,必须立足产业结构调整,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丹棱县在调整种植业结构方面,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长期地积累并更换品种、提升品质,才取得今天的成绩。

第二,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提高县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能力。首先是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尽快提高县级财政实力和居民收入水平;其次是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的建设,实现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统筹安排,改善民生,缩小差别、推动社会和谐;最后是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继续下大力气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闻背景】丹棱县是一个丘陵农业县,幅员449平方公里,总人口16.4万。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努力,“小县大作为”已经成为丹棱科学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目前,丹棱已经争取到了全国首个国家级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县、中国西部首个农村信息化建设示范县、四川省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和四川省省级生态县等多个试点示范在丹棱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