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专业化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培养一支能够适应素质教育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发展的前提。本文通过分析教师专业成长的概念、特点、规律,提出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最终促成教师获得职业认同感。
关键词: 教师专业成长 概念 特点 规律 有效途径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社会对教师工作质量和效益的要求空前提高。随着人们对教育重要性认识的深入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一个社会日益重视的问题。
一、教师专业成长的概念
有关教师专业成长的概念的界定,学者们的观念趋于一致。有学者认为: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专业生活过程中,其内在的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它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通过经验的积累,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逐渐从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专业人员的成长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1]也有学者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的提高,是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2]
基于以上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对教师而言,其专业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奋进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成长就是教师个体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强专业能力的过程。
二、教师专业成长的特点
1.自主性。
教师专业成长的自主性首先在于教师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库姆斯(combs)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教师的专业教育》中提出:“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有独特的人格的人,是一个知道运用‘自我’作为有效工具进行教学的人。”[3]教师专业成长需要教师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变被动适应为主动追求,增强对自己专业成长的责任感,不断寻求自我发展的机会,通过多种激励制度引导自我成长。
2.开放性。
教师的成长处于一种动态、持续发展的状态,具有开放性特征。教师教育是涵盖了职前、职后教育在内的一体化的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贯穿于职前培养与职后进修的全过程的,随着教师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要求建立一个开放性的教师教育体系。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充分利用社会多种教育资源,丰富和充实自己,更好地施教于学生。
3.终身性。
21世纪的教育要求教师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教师教育终身化思想应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的整个过程。终身性指教师不仅要进行职前学习,而且要进行在职学习,终生都要学习。教师的个人成长过程是一个贯穿于个人职业生涯的连续的过程,是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个体连续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要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进行换位思考,充实、丰富和完善自我。
4.连续性。
个体的成长贯穿于生命的全程。郎格郎认为,终身教育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4]21世纪的教师教育改革要求以一种连续的观点看待教师的专业发展,注重职前和在职教育的衔接。教师只有以终身学习为理念,不断地进修,才能促进自身的不断成长。
三、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阶段
教师作为专业的教学人员,需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专业人员的发展历程。一名新教师从走上工作岗位到成为一名专家能手的成长过程是有规律的。美国学者卡茨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四阶段理论,即教师发展成长可分为求生存期、巩固期、更新期和成熟期,这也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所以教师专业成长也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及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参照教师职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笔者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有以下几个阶段:
1.初创期。
这是教师成长的第一个阶段。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新教师在参加工作的头几年,由于实践不多,缺乏经验,这时期也是他们努力适应环境以求得生存的阶段。教师往往关注的是自己在新环境中的生存适应性。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怎样管理好课堂而不是教好每堂课。
2.巩固期。
在这一阶段,新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已基本适应了教师工作,有了良好的人际环境,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站稳了脚跟,此时他们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上好每一节课,如何有效地利用学习方式吸引学生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3.成熟期。
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成为专业的工作人员,在这一阶段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教师能够对教育问题做出反省性思考,开始总结、提炼自己的教学观点和理论。
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1.完善教师聘任制度。
教师聘任是世界上许多地方教育当局和专家都极为关心的事。要提高教育质量,首先必须全面推进教师聘任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提高进入教师行业的“门槛”,进行公开招聘,落实“教师聘任合同制”,实行面向全社会的全员招聘,双向选择,公平竞争,择优上岗的用人制度,促进人员流动。另外,要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彻底打破教师职务聘任终身制,逐步提高新聘教师的第一学历层次,形成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氛围。
2.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树立教学新理念。
劳顿指出,技术的,教学思想的和教学内容的变化将成为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因素。必备的教学创新、教学研究、信息驾驶和教育预见能力等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内容。[5]因此,学校应加大教师职前培养力度。现代社会需要创新型的教师,而目前我国教师队伍各方面的素质状况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创新教育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有必要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补充和创新教育所需要的多种新知识、新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树立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完善“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观念,改变教师角色,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性,为学生学习创设体验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3.加强继续教育培训。
在现代社会中,教师的在职学习和培训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提高教师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保证。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专业化的职业,它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是会不断更新和淘汰的,因而是需要不断学习和补充的。因此要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利用一切机会,加强培训学习。在教学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打破学科界限,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打破教师培训模式单一化的局面,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式应更加开放和多样化,更加符合教师的需求和利益,要使教师在实践中学习与反思,在实践中锻炼与提升。
4.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培养合格师资力量。
近年来,终身教育思想对教师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应变一次性教育为终身教育,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开放式的教育体系,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应整合起来,从而有利于终身学习的理论和回归教育的需要”[2],职前培养应该与在职培训密切结合,建立一种视职前学校和在职学校连续统一体的师范教育和培训系统。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其专业发展的内涵也是多层面、多领域的,教师教育应该是涵盖了职前、职后教育在内的一体化的教育,应使教师教育一体化、连续化,注重教师发展的连续性,形成能够灵活运用形式多样的开放型教师教育机制。
5.实施激励机制,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方面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观念和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与学校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制度保障。因此,学校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而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学校领导要掌握激励的规律性和激励的手段,制定公正合理的制度,通过设置不同的岗位和相应的绩效鼓励,适时奖惩,引导教师发展,培养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教师和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学校还应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制定相应保障措施,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培养教师的专业情意。
五、总结
总之,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职业有其特殊性,在其生命成长过程中,需要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扮演多重角色。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不断学习和自我完善。新时代的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必须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学习,不断探索与总结,促使自身在专业化领域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傅金兰,安洪涛.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成长与生命完善[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赵中建,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bs.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Teachers[M].Allyn & Bacon,Inc,1965.
[4][法]保罗·郎格郎.周南照,陈树清,译.终身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
[5]刘大宇.现代教师素质和能力略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12(9):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