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借物抒情 情有独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借物抒情 情有独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导语】借物抒情法,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范文指路

受伤的核桃树

文\马国福

老家院里有几棵核桃树,每年春夏之交,长得枝繁叶茂,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没事的时候我就数树上的花朵,看看今年到底能结多少核桃。数不胜数的花让我心里暖暖的,今年核桃肯定能够大丰收。我望着核桃树,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对丰收的渴盼表情。

核桃刚成形的时节,邻居家馋嘴的小孩经常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用石块、长棍将我家伸出墙外的核桃树一阵乱打。等我出门时,他们早已跑得无影无踪。看到地上打落的树枝和叶子,我很心疼。毕竟果实还没成熟不能入口啊。再看看被打伤的核桃树,有的树枝被打断了,歪歪斜斜掉了下来,有的枝丫主干被打断了仅仅连着一点点树皮,有的核桃皮被打烂了,惨不忍睹。我很痛心地叹息道:“完了,今年的核桃肯定减产了!”站在一边的父亲却笑嘻嘻地说:“这是好事啊,这是好事!”我弄不懂,父亲到底是什么意思。父亲说:“等秋天收核桃的时候你就明白了。”语气平和坦然,一点都没有责备人家的意思。

此后,经常有不懂事的小孩子光顾我家,趁我们不在家或者不注意的时候袭击我家的核桃树。我想出门拦阻时,总被父亲劝住:“由着他们吧,实际上他们在帮我们的忙呢。”父亲如此宽宏大量,我也不好再说什么了,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由着性子用石块、棍子和我家的核桃树亲密接触。

快到秋天收核桃时节,我发现我家的核桃树遍体受伤,几乎没有一根完整的树枝。同时,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被小孩子打过的核桃枝上的核桃比没有打过的树枝上结的核桃大多了,而且结的果实也比一般的多。核桃成熟后一尝,果然受伤的核桃比没受伤的核桃可口得多。这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便向父亲请教其中的原因。

父亲解释说:“核桃树的脾性和一般的果树不一样,越是使它的枝丫受伤,它长得越茂盛,果实越香,而且第二年比第一年更好,尤其是正在结果成形的时候受的惩罚越多越利于结果。”吃了多年核桃,我从没深究过其中的奥秘,父亲的一席话使我恍然大悟。

第二年挨打的那些枝丫长势比第一年还茂盛蓬勃,花开得更艳更密。

我在想,这个植物界的道理同样适合我们。一个人如果在适宜的方式下受到更多的痛苦、灾难、挫折,他生命的枝头结的果实将会比顺境中结出的果实更甜更香些。好比成功不一定要经历失败的过程,但可以肯定在失败的逆境中人的潜力比在顺境中发掘得更深些,更大些。

于自然界而言,或许命运更垂青那些伤痕累累却又倔强地迎着灾难和风雨生长的种子;于人生而言,或许命运更喜欢将最丰硕的果实馈赠给那些含着泪微笑的灵魂。

【专项品鉴】

本文先叙写核桃树生长旺盛,接着写其惨遭“毒手”,继而笔锋又转,父亲却赞叹“这是好事”,引人入胜,结果却是受伤的核桃“多”而“可口”。如果仅仅停留于核桃树的受伤一事,文章充其量是篇状物的小文,而可贵的是作者成功运用了借物抒情法:

极力描摹核桃树的情态:开篇以“枝繁叶茂”“欣欣向荣”起笔;文中详写因邻家孩子的乱打致其“遍体受伤”,“惨不忍

睹”――“有的树枝被打断了”“有的枝丫主干被打断了仅仅连着一点点树皮”“有的核桃皮被打烂了”;文末又对秋天受伤的核桃稍作描写――“核桃大多了”“可口得多”。核桃树前后多变,暗藏寓意,多处对比,为后文点题埋下伏笔。

水到渠成揭示文章主旨:作者在叙述完核桃树的受伤一事后,笔锋一转,通过联想,揭示所写之“物”的思想内涵。借助“这个植物界的道理同样适合我们”,由此与人生联系起来。文章真正抒情、议论的部分仅在最后两段,但这两段短小精悍,由物及理,升华至人生哲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由小见大,十分精练。

【借鉴指津】

上文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平常事情,说明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达到了物与意的统一,属于典型的借物抒情的写法。从中不难发现,写好这类文章,应注意如下几点:

立意要明确。写好这类文章,首先要把握好“物”与“情”之间的对应点,即二者要有密切联系,彼此契合,这是写好此类文章的关键。这类文章的写作,往往是作者从物的自然属性中发现了某种与人的社会属性――感情、品德、行为等相通或类似的东西,即发现了物的感情表现性或品格表现性,从而通过对物的人格化的描绘,或通过由物及情、由物及理、由物及意的联想,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感情,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志趣以及人生哲理。

描写要具体。要善于从形态、性质、情境等方面对“物”加以描绘和渲染,从而使“情”的表现自然、恰当,水到渠成。对“物”的描写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物的特征清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使人能见其形,闻其声;要满怀真情,做到融情于物,借物抒情,使人能受到感染。同时,在具体描写时,一定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描写的重点放在与表现中心思想有联系的特征上。

议抒要恰当。写好这类文章,借物是虚,抒情是实;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因此,常常需要在记叙、描写中插入作者的看法或感悟,或是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性的议论、抒情。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议论、抒情要恰当:不能没话找话,生拉硬扯,要做到确有见地;要以叙述描写为基础,前后内容和谐统一,使人有“水到渠成”之感;内容的深浅轻重要恰如其分,避免随意拔高;要从实际出发,当长则长,当短则短,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