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选择要结合其培养目标,当选择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时,会遇到相应的问题,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加强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培养,促进高职院校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中心,各种专业人才的紧缺给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在这样繁荣的表象后面,当前高职教育的道路应该如何去走,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应该怎样去设置,成为困扰到高职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问题,笔者以一名专业教师的身份,在多年的教学一线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为研究方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高职教育的发展。

一、高职教育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通过笔者所在院校的教学设置,去其他兄弟院校进行参观学习,以及在学生中进行调查研究可知,我国多数的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的设置上,倾向于本科院校的学术型的教学设置。也就是说,很多的高职院校在课程的设置上,是依照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来开设的,侧重于学术方面的理论研究,注重于问题的为什么,这样的课程设置偏离了高职教育的方向。作为高职教育来说,应该侧重于知识技术的应用,注重于问题的怎么做,所以,我们需要在课程的设置上研究一套适用于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来,在进行教学模式的选择上,也应该依据高职教育的方向去制定。

二、教学模式种类的选择

当前的高职教育没有很统一的教学模式规定,目前的培养模式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研等模式。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产学研模式是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际经验、科研实践结合的教育形式。这些教学模式,各有各的优点,笔者就“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这一模式进行探讨。

三、“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一)“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应用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教育模式由来已久,它切合实际的理念,那就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将整个学习过程分为三个学年,工作和学习交替进行,也有在一学期的学习中,学习几个星期,工作几个星期的,也有半天学习半天工作的。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通过真实的工作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并通过融合的过程去进一步认识到知识的重点,再在后期的学习中,有目的性的进行学习。这种教育模式的优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能够通过工学结合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想融合,加深了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的认识,并能够看到理论与实践工作之间的联系,在后期的理论学习中,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目的性。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模式中,学生能够通过参加实践工作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绩,考察自己的能力,学生在实践工作中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和企业专业人员进行接触,加深了对社会,对工作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经受了实际工作的锻炼,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从心智上得到成长。

(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作为高职院校来说,“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是一种很适合高职教育的方式,但在真正的实行中,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1、课程设置的改进、教材的编写上存在滞后问题

要进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首先还是需要学生在学校里进行一定时间的学习,比如基础知识积累和基础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到了实习场地上不至于一窍不通。以笔者所在的工程造价专业来说,如果开展工学结合,连最基本的相关名词都不知道含义,学生就很难在实习场所得到提高,反而会打击其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我们在进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时,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专业知识的教学。但是,就像前文所述,很多高职院校在开设课程时,是浓缩了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这样就使学生在初入校门的一年时间里,大多学习的是诸如英语,计算机,数学等非专业知识。我认为,有些课程可以不再开设,毕竟高职并不是研究型的教育,如大学英语,我们可以改设成专业英语,而且可以开设在整个人才培养计划的后一阶段;比如计算机基础,现在的大学生,大多已经具备了基础的计算机使用技能,对于没有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可以开设选修课,来弥补这一知识欠缺,不至于让大多数会的学生陪着少数不会的学生去学习了,学习的侧重点也应该放在常用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上,而不再以学生是否会编程来去考核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在进行课程的设置上,要按照工作的特点,由易而难,由基础到专业,逐步的开设。

除了课程设置需要改进外,教材的编写也是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现在很多课程的编写都比较滞后,比如“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现在已经有11G101系列的平法规则出来,而教材大多还是03G101系列的,这样很难保证学生的所学跟上其所用。所以,我们要依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来进行教材的编写,比如,根据一个项目的进展顺序,分部分项的去编写实用的教材,让学生能够出了课堂走上现场就能够知道自己所处的是哪个阶段,工作重心是什么。

2、学生实习地点难以保证

要真正实现“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就必须要有完善的实习基地做后盾,而这个正是本教学模式开展中的难中之难。我国目前很多学校仍然习惯于教学实习的传统办法,将学生成群结队地安排在某一个企业。这样做虽然省力,但效果很不理想。企业不堪重负,仅碍于情面而勉强接受,并无真实的岗位提供给学生实践,最终只能是走过场,学生学不到真本领。因此,提高学校知难而进、敢于啃硬骨头的敬业精神,也许是开展工学结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没有工作经验,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模式下,学生一次实习时间较短,企业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去进行培训,而且还要对学生的安危承担风险,除了这些因素以外,现在的学生普遍有些眼高手低的缺点,不愿意吃苦,讲究工作条件和工作待遇,而不去想自己有多少能力,往往在某个实习地点工作一些时日后就不愿意继续坚持下去,要企业接受其工作实习是很困难的事情。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有了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两者互惠互利;另一方面就需要在学生入学教育时,加强其正确人生观的引导教育,使学生有个踏实肯学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进一步端正专业思想和实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实习动机,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苦与乐的关系,付出与待遇的关系,帮助学生调整好实习心态,从正反两方面引导学生做好战胜困难,迎接挑战的心理准备,让他们学会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技巧,勇敢面对现实,以求职,就业的态度对待实习,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认真扮演好新的社会角色,在实习中培养出吃苦耐劳和敬业精神。

我们在选择教学模式的时候,并不是说只去使用一种模式,而是将几种教学模式,取其优点,规避缺点,综合使用,所以,我们在开展“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的同时,需要同时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侧重点。学校利用师资力量和人才优势,进行实用技术的开发,给企业提供优良的人才资源,让企业在学校的知识支撑下开展业务,同时也为学校人才的培养提供场地保障,设备支持,在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上进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个实施有效的办法。

3、师资力量的培养有待加强

在开展“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时,教师在其中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这对于高职教师要求更高,要求高职教师能够具有很高的实用技术操作能力,而我们现在的高职院校中的教师大多都是专职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到企业进行长期的工作,只能够利用假期进行短期的顶岗工作,甚至这短期的顶岗也不能长期有效的坚持下去,高职的专业教师若专职于课堂,就可能会影响其知识的更新,社会结识面也较窄,教师自己出去找企业顶岗实习是比较困难的事情,需要学校在这方面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予以改进。比如,在教师的聘用上,要侧重于兼职教师的聘用,利用企业的高技能人才来作为专业老师,学生在学习时会更信服其教学能力。另一种解决方法是,学校鼓励教师进企业,进工厂,进工地,到一线的劳动场合进行长时间,比如一年左右的实际工作,以此来促进课堂与现场的联系。

总之,“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将学校教学与校外实习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科学的设计,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市场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需要职业院校自身加强建设,也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庞俊勇. 高职校内实训基地教学体系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2(中旬)

[2] 王菊芬.“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价值工程. 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