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理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理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学课程改革经历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实践后,很多教师开始了冷静的反思,总感觉现在的数学课好像变味了,形式的东西多了,本质的东西少了,生活味浓了数学味淡了,操作多了思考少了,合作学习多了独立学习少了,学生自主学习多了教师有效引导少了。热闹的课堂下,教学效益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教师在一节公开课教学后,却同样要花费一节甚至是几节课的时间去补习。长期下去,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令人担忧。

新课标的试行,带来了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更新,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优秀的数学教学传统不能一下子统统抛开,而是应该与新课标理念有机结合,和谐渗透,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实效。

1追求生成的精彩,不能忽视预设的重要,否则课堂就会流于随意

数学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上会出现很多不确定因素,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智慧,灵活应变,所以很多教师认为现在的课堂变数太大了,备课似乎成了摆设,备课越简单越好,这样课堂上才可以尽情发挥。预设要为生成留白,这话不错,但并不是说课前不要预设,而是说课前不要预设得太细、太碎,甚至把学生的回答和问题都写下来,以至于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但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部分一定要精心预设,包括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和引导,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案等等,否则课堂上遇到了有价值的生成性问题,教师或者尴尬,或者是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又怎么能彰显我们的教学智慧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用一生来精心预设一节课,这是对学生和事业负责的最好体现。

如教学角的度量,量角器的用法是重点和难点,在课前我们就要充分预设,要把学生量角时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尽可能多地考虑到。有位教师教学这一课时,一位学生提出了一种量法:角的顶点对齐量角器的中心,角的两条边没有和量角器的零度刻度线对齐,这时也能量出角的度数。由于教师没有充分预设,出现这种情况时,就支支吾吾无法判别,甚至认为是错的。其实,这种量法虽然比较复杂、不简便,但却能帮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量角的算理,书后面习题中就出现了类似的判断。如果课前我们对此问题进行了充分的预设,课堂上就会出现精彩的讨论和有效的引导。相反,离开充分的预设,不但会错过生成的契机,甚至会造成教学的失误,事实上就有教师把书后的此项判断说明是错的。

2追求活动的热闹,不能忽视思维的重要,否则课堂就会显得浮躁

数学教学的根在哪里?毋庸置疑是在内在的思维活动。数学活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活动,他是指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思维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活动达到数学化的目的,在学生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获得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有效地对活动进行调控,不能只图活动的次数多和活动形式的热闹,应在启发学生展开数学思维上做文章。现在的数学课堂表面上看是热闹了许多,学生一会儿操作一会儿讨论忙个不停,很少有学生独立思考、内化建构的时间,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就根本坐不住了。

细细考察数学课堂中的一些操作实践活动,有很多是可有可无的,除了能使课堂热闹一阵,没有多少思维训练的价值。如圆锥体积计算的教学,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先告诉学生它们是等底等高的,再进行实验演示,甚至还要用多媒体课件再验证一下,然后让学生分组实验。课堂热闹起来了,学生一个个开始倒水,倒来倒去,成功了感到高兴,不成功就继续倒,直到教师喊“停”为止。这里,实验工具和实验方法是教师告诉学生的,学生既没有经历数学实验的探索过程,也很难形成对待科学实验的严谨态度,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操作技能,在今后遇到类似问题时仍然束手无策。下课时就有一些爱思考的学生提出了质疑:为什么要比较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和圆锥不是等底等高,能否进行实验对比?不用圆柱体体积方面的知识,能否通过实验测量出圆锥体积公式?这些问题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遗憾的是:教师统一指挥下的热闹的操作过程,学生的思维活动被忽视了。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堂就应该是学生充分暴露思维过程、进行思维碰撞的平台,只有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实验的过程,使学生在充满探索和挑战的活动中,才能提高操作技能,提升思维水平。

3追求形式的新颖,不能忽视教学的实效性,否则课堂就会变得庸俗

情境创设、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应该说这些形式是深受师生喜欢的。可目前的数学课堂,存在着很多操作上的误区,形式是变新了,但多了花拳绣腿,少了理性规范,忽视了教学的实效性。举例来说,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确实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要注意把握“度”,如果为情境而情境,情境创设用得过了头,结果就会连课堂教学任务都完不成。教学认识小数时,有位教师让学生收集了大量的生活中的小数例子,结果交流各种小数的时间大约占了一节课的三分之一,还有学生一直在争论姚明的身高究竟是多少,为什么会长这么高?情景创设是为了引出小数,重点应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上,切不可本末倒置。在一些公开观摩课教学中,我们看到几乎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这几乎成了一种课改的“时尚”。一些教师似乎认为课上“不合作”“不讨论”“不用课件”就不是课改,能通过语言、板书解决的,偏偏要用课件,在不需要合作时也让学生合作,不需要讨论时也让学生讨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不少学生急于回答,但教师偏要放慢脚步,先让学生讨论讨论,学生只好耐着性子装模作样,迎合教师。这种形式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本身,没有什么实效。在神圣的传道授业课堂上,教师们如果这样去“追风”,学生无奈地去“迎合”,不就太庸俗了吗?

4追求内容生活化,不能忽视让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否则数学课就丧失了本位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的内容应当是源于学生生活,适应未来生活需要和学生进一步发展需要的。”数学内容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之一。从现在的一些新教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非常明显的生活化色彩。但是,我们也不容忽视,片面地追求数学内容生活化,使得课堂上的生活味越来越浓,大大超过了数学味。

在上有趣的拼搭这节课前,一位教师用了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看乌鸦喝水的动漫,真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样的情景创设有多少数学味,对下面的学习又有多大的意义和作用。在一节认识人民币的课上,教师分组安排了一次模拟购物的情境。教师课前准备了许多真正的商品:饼干、方便面、牛奶、饮料、巧克力、薯片……让每位学生进行实际的购物。这样的购物活动持续了将近30分钟,而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体验人民币的大小及换算这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却是蜻蜓点水,生活味远远超过了数学味。因此,课堂上我们为学生创设的生活情境既要真实和丰富,更要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问题,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抽象和概括,不能老停留在直观和感性认识的阶段,否则比较分数大小时学生会认为二分之一小于三分之一,因为二分之一个苹果永远小于三分之一个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