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打造“问题群” 提升“思维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打造“问题群” 提升“思维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培养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追求,而学生的思维发展又是从思考问题开始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学离不开问题的设计,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的问题群,能使教学流程有效的引领学生沿着问题情景去思考、去探究。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层层闯关中让思维力得到提升。

【关 键 词】 问题群;思维力

【作者简介】 陈洪仁,江苏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江苏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培养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追求,而学生的思维发展又是从思考问题开始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中心 ,教学离不开问题的设计。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的问题群能使教学流程有效的引领学生沿着问题情景去思考、去探究。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层层闯关中让思维力得到提升。

所谓的“问题群”,就是针对某一教学主题,从不同角度设计并列或递进的多个问题,或是在某一教学过程中设计一系列问题。“问题群”教学法,是根据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拟定有内在关联、逻辑性强的“一系列”问题,并将为何设置这样的疑问、如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达到从“置疑―质疑―探究―释疑―反思―应用”的一种教学策略。

打造不同类型的“问题群”,旨在更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达到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巩固知识的目的,并通过学生对问题群的分析、探讨,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力”。

一、打造引入性问题群 提升思维的流畅性

引入性问题群是教师以课题或文眼为切入口 ,引入课题,使课内课题间平滑连接,为后续教学埋下伏笔,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精心设计的问题群。

例如董旭午老师教《铃兰花》一课, 围绕文章的难点,设计了引入性问题群,来引导学生无疑处生疑,有疑后释疑――①课文题目是“铃兰花”,但课文的前一大半却一直没有提及“铃兰花”,这是为什么呢?②课文的前大半部分没有提及“铃兰花”,那都写了些什么内容呢?③“地狱”的景象怎样?④“我”这么害怕“地狱”,爸爸偏偏要让我到那里去放牧,“我”当时的心情和表现怎样?⑤爸爸为什么要让“我”去“地狱”放牧?又为什么这么暴戾地教训“我”?⑥文章最后写父母设局让儿子去“地狱”采摘铃兰花,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问题成功地串起了课文的情节结构,董老师的提问很讲究层次性,学生依据问题思考、讨论,体现了思维的自然流畅。抽丝剥笋,沿波讨源,层层铺垫,不蔓不枝,环环相扣,提问的质量决定了课堂的思维含量。

二、打造诊断性问题群 提升思维的广阔性

围绕教学内容中的三点即重点、难点、疑点,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群,诱使学生充分暴露错误和薄弱环节,然后据症分析进行教学会诊,使学生在质疑、释疑中得到锻炼获得真知和技能。

笔者在教老舍的《断魂枪》时,根据小说的重点,学生的难点、疑点,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群:①沙子龙为何不传断魂枪? ②为什么不愿比武,不愿承认徒弟?③老舍写的意图是什么?④微笑有什么深意?⑤沙子龙为何不传孙老者?

这几个问题是从不同的角度设计的,又都围绕一个中心――沙子龙这个人物,课堂上激烈的争论迫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从语言细节、小说背景甚至作者识见各方面探究,如有的同学认为沙子龙不传枪表现了他对过去的留恋、欣赏,表现了他落后保守的心态,作者对他是不满的,是批判的;有的同学认为沙子龙不传枪体现了他对时代变化的清醒认识,是他对个人和武学尊严的坚守,是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性格体现,作者对他是欣赏和同情的。这样就多角度有效地提升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三、打造探究性问题群 提升思维的独立性

探究性问题群是教师为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设计的富有思考性的问题。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和人教版普高课标实验教材必修四都选编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苏教版选自中华书局1965年版的《全宋词》,人教版则选自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的《东坡乐府笺》。短短一百字的词在两本教材中出现了五处不同――三处标点符号和两个词语。人教版全文没有出现顿号,苏教版将其中三个逗号“改成”了顿号;人教版的“樯橹”和“人生”在苏教版中分别为“强虏”和“人间”。浙江宁波北仑明港高级中学董灵老师就抓住两套教材的细微差别,进行同文比较,对其中的不同点进行仔细推敲、探究,带领学生品读、鉴赏作品的丰富意蕴。

笔者在董灵老师“于细微处品意蕴――《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的启发下,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了探究性问题群的设计:

1. 读上阕,凭阅读初感修改标点符号。(师生研讨:六句词句句式特点和断分缘由)

2. 人教版教材全文没有顿号,苏教版教材在上阕中出现了两个顿号,你认为哪个更恰当?(顿号好。逗号的停顿太长,把“浪淘尽”与“千古风流人物”割裂开来读起来不容易区分。“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也一样,这句词的停顿是很短的。)

3. 注释(10)中提到“强虏”一本作“樯橹”,人教版就用了“樯橹”,指代曹操的水军,你认为哪个好?(“樯橹”指的是曹操水军,与“灰飞烟灭”搭配,与赤壁之战的实况更加符合,侧重于写实,“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抓住了赤壁之战火攻水战的特点,精切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强虏”指的是强大的敌人,与“灰飞烟灭”搭配,把周瑜谈笑之间、指挥若定的武将形象和劲敌曹军灰飞烟灭的样子形成强烈对比,显出周瑜的军事才能超凡、战功显赫的英雄形象。自圆其说即可)

4. 苏教版最后一句是“人间如梦”,人教版则是“人生如梦”,是“人间”好,还是“人生”好?自由讨论。(知人论世,结合咏史诗的特点、此词的风格、苏轼自身境遇思想来探究,言之成理即可)

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思维是人的重要特征,而思维的灵魂在于它的独立性。独立思考是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造的前提。不迷信权威,不迷信课本,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是学生应具备的思维品质之一。

四、打造弹性化问题群 提升思维的灵活性

弹性化问题群主要指设计问题群时,要为师生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为课堂的动态生成及生成资源的利用等留有广阔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的问题,就是有张力、有研究价值、有思维含量的问题。

笔者在江苏省特级教师高端研修班上,上了一节研究课《可以预约的雪》,获得一致好评,当时就设计了弹性化的问题群:

1.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可以预约的雪”,似乎是一篇写“雪”的文章,你觉得写的是雪吗?实际上写的是什么?

雪――菅芒花――看花的人――人生(感悟、哲思)

以文题切入,理清文章思路。理清思路是一项基本的语文能力,思路是作者思维和情感的路径,理清思路就是让学生借助文本的外在语言,去寻找作者的情感流和意识流。只有理清了文章思路,才有了与作者对话的资本。

2. 作者通过“看菅芒花”想表达什么?向告诉读者什么?

人生的困局:常与变,可以预约的是菅芒花,不可预约的是人生。

3. 作者是如何渐渐感悟到常与变之间的关系的?

花如约,人离散,变是必然,不变(常)是人的愿望,“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常”是表面的、理想的,“变”才是生活的主旋律、生活的本质。

4. 结尾一节中两个“蜿蜒”应如何理解?

第一个“蜿蜒”:(1)山路曲折;(2)人生之路似山路曲折多变。

第二个“蜿蜒”:(1)心路曲折,思索走出人生困局的过程曲折:困惑――茫然――宽容――乐观、欣赏。 (2)升华主旨,令读者思绪蜿蜒,回味无穷,每一个读者的心也随着作者人生常与变的“蜿蜒”思索而“蜿蜒”了。

作者经过痛苦而艰难的思考求索,彻悟人生课题,卸掉沉重包袱后,心里感到轻松和释然,心随着山路蜿蜒,实际上是作者对看花行程的向往。

最后读者终于明白:人和人生是不可预约的,雪和花也是不可预约的,唯一可以预约的就是希望。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当下,向往未来,永存希望。有些珍贵的东西,不在眼中,而在心中。

理清思路,品读佳句,品味主旨,动态生成多,文本解读逐层深入。所设计的问题既注意训练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又训练学生善于从全方位思考,不拘泥于一种模式,能灵活变换各种因素,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去探究的能力,从而提升了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

“问题群”中的问题间的逻辑结构一般有并列式、递进式、综合式。打造“问题群”注意问题间的逻辑结构,会有效提升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广阔性、独立性和灵活性。只要我们打造的“问题群”是优质的,学生就会在课堂上的“问题群”之树上,开出鲜艳茂盛的“思维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