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遵循规律 还孩子语言习得的空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遵循规律 还孩子语言习得的空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理念清楚地指出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正确地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简要地说,就是如何让学生习得祖国的语言文字,更好的发挥它的工具性作用,这既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主要区别所在,也是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综观现在的课文教学,自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课堂教学异彩纷呈。但笔者认为,很多看似“精彩”的课堂,虽然也能找到语言习得训练的脚印,却是浮光掠影式的居多,甚至有悖于孩子的成长规律,所以笔者认为,只有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才能还他们语言习得训练的空间

一、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习得语言

儿童语言习得有一个基本的规律,即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在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能力是“习得”的,而不是“学得”的。儿童语言是在大量的生活化的言语交际活动中逐步内化形成的。因此,实践运用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语文课应成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语言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平台。语文教师要深入解读教材中一篇篇精美的课文,创设语言交际的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发展语言。在执教《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学到13自然段时,我让学生仿照课文说话:我是园子里的( ),我愿意( )就( ),愿意( )就( )。交流时,学生的回答是海阔天空,丰富多彩的,学生经过反复训练,也就悄然无声地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了。

在执教《台湾的蝴蝶谷》一课时,对于“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这一句话的处理就体现了教者关注了学生语言的习得。出示这句话后,让生读一读找一找这句话中表示蝴蝶飞行动作的词语。读一读这些词,再把这些词放人句中读一读体会。自己试着用动作来表演表演。出示: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飞过树林,飞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生读,说说自己有何发现。说说哪一个句子中的词语用得好,再说说你这样理解的理由。

二、遵循儿童的学习规律,让学生不断习得语言

儿童的语文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它需要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需要老师用心于每一个教学环节。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运用从文本中积累的优美词句,模仿句式练习表达都是常用的方法,但各个年级段的训练重点又有所不同。低年级只让学生作一些简单的模拟训练。如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时,让学生用上“我想变成__,___。”说说写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到了中年级,除了模拟训练外,应对学生语句的精练度进行有机训练。再如《珍珠鸟》一课,开头“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结尾“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么?”(原文:“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发现了这个开头的不寻常,我就把冰心对这篇文章的评价介绍给学生:“起得有味,收得够劲。”学生反复品读这样的开头与结尾,心有所得,于是在接下来的作文中,纷纷效仿这样简洁而有意味的表达方式,作文风格一时充满了清新之气。到了高年级,应注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例如《水》这一课,我们在课文中发现了多处看似矛盾或表达方式与众不同的句子。这些句子正是我们引导学生感受语言魅力的绝佳材料。

然后,母亲一手从水窖中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一手拿着一把麦秆扇风……

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水,这不多不少,在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刚好能脚板,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

母亲锁上水窖,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这是我至今为止唯一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

通过读、思、议、仿等形式,反复咀嚼这些语言,学生会体验到一种精神的愉悦。这是一种受到了语言滋养的满足感,自然也就在习得了语言。

三、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让学生获得语言习得的乐趣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习得语言。因此,就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语言习得的乐趣。

我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抓住海底声音这一段,这段文字很有特色,既有语势强烈的排比,又有如临其境的拟声,还有生动形象的比喻,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找准这个语言训练的点,我建议孩子们在原有的文本上稍作改动,“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汪汪……”这样一读,趣味盎然,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读熟了文本,抓住一个省略号引导学生尝试创作,“有的像小羊一样( ),有的像小牛一样( ),还有的像小猫一样( )”最后则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创作。句式训练层层推进,由扶到放,学生学得兴致勃勃。对于“窃窃私语”一词的教学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作了这样的处理:先和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这个能力考试必备)接着讲解我从词典上获得的解释,运用阶段我让学生读读《昆虫记》中的句子,再出示老师的例句,最后才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话,这样层层递进,降低了难度,激发了兴趣,让他们在感受了乐趣的同时,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