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致友邻书”说开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致友邻书”说开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最近,从媒体上看到一篇报道说――在四川成都市老马路社区一楼电梯旁贴了一纸“致友邻书”:“各位邻居,大家好。我是A楼1602的住户,新购此房,近日即将装修。我会监督装修工人将给您带来的影响降至最小,但因工程量较大,施工时间较长,难免会给您造成不便。对此,谨向您致以真诚的歉意……”署名为新住户杨浩。

看到这则报道,感触极深,不由想起了我所居住小区发生的一些事。我们小区有12栋楼,入住已有12个年头。近年来,进入了重新装修的高峰期,一家接着一家,刺耳的电铃声,叮当的敲打声,几乎没有间断。装修对左邻右舍的波及是较大的,也多次引发了邻里间的冲突。我们隔门的一户装修前没有和邻居进行沟通,又不慎破坏了楼层厕所的防水层,两家由此引发了口角,继而还动了手,把110也惊动了。

今年5月,我们楼门四层的朱姓一家因儿子要在国庆节结婚也将装修。也许接受昔日的教训,在动工前,老朱走家串户一家家打了招呼,再三表示歉意,希望大家给予谅解。虽然装修的动静很大,由于提前已作了“安民告知”,加上 严格遵守有关装修时间的规定,四邻一直相安无事。因为六层有一家的孩子要参加高考,高考前又停止了装修达10天之久。老朱的这一系列做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你看,四川成都杨浩的“致友邻书”和我们楼门老朱的“安民告知”虽远隔千里,却是性质相同的一件事,异曲同工。其实,只费举手之劳,但它却似一股新风扑面,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对在装修中如何处理好邻里关系具有值得推广的价值。

装修严重扰民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装修一方的两家态度诚恳,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体现了对四邻的尊重,而在做法上又是可取的,对邻里表达的歉意也容易取得宽容与理解。我想,这对那些正在装修和准备装修的家庭是可以借鉴的。也以我们小区为例,老朱家的做法不胫而走,在小区无形中得到“推广”,现在许多家在装修前,也都如此照办,据小区居委会的同志说,昔日由装修引发的邻里纠纷已是零纪录了。

近几年来,城市的高楼越建越多,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大大改善,许多家庭都先后分了房买了房,当然装修则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了,这也由此带来它的负作用。据今年3月有关职能部门公布的一组数据,这些年城市里的邻里纠纷呈现出新的特点,在受理的邻里纠纷中,排在第二位的就是装修扰民(排在第一位的是宠物扰民),它已日益成为影响邻里和睦、社会和谐安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谁也不能离群索居。既有千千万万个家庭,也就会有纷繁复杂的邻里关系。过去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大都较差,挤在非单元的楼里,门挨门,户朝户,往往公用过道、水房、厕所,在使用公共设施上引发了不少纠纷。如今城市居民的住宅状况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住楼房的多了,住小区的多了,又大多是单元房,单门独户。城市里人居住的状况大大改善了,但人际间的关系并未随着空间距离的缩短和集中化的城市生活而加深。相反,却是越城市化越节制化、表面化与临时化,大有“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淡漠。有一家调查公司曾在北京对800名20~40岁年龄段的小区居民进行调查,结果是熟悉自己周边所有邻居的人有11%,只有2.5%的人和周边邻居成为朋友。

人际之间的陌生是一个事实,但,请注意,大门一关,虽然看着彼此互不干扰,但毕竟都共处在一个大环境里,由于每个家庭成员在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上不尽相同,也会或多或少彼此影响,互为干扰。除上面曾提到房屋装修扰民外,还有宠物的饲养,小车的停放,起居的早晚,娱乐的方式,甚至阳台上晾晒衣物滴水,进门出户的脚步声轻重都会引发磕碰,发生纠纷,此类事件可不在少数,因此邻里间如何和睦相处仍是一个极为现实的事情。

如今我们正在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开展践行公共道德,公共道德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公共领域,涉及个人、家庭公共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的参与和实践。和谐社会是个有序的社会,这种秩序应该由法律和道德规范来保证。而一个社会中人际关系间的矛盾冲突又往往由涉及到违法和不道德的事件而引发。邻里间的纠纷,更多的涉及道德范畴,因此更需要靠人的自觉行为和主观努力,这不只是一种提倡,更深层次地反映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俗话说,“亲帮亲,邻靠邻”“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亲”,搞好邻里关系是恩泽他人又惠及自身的互利行为。今天你也许是宽容别人的主体,明天则可能成为受益的客体,这种利人利己的好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我国是礼仪之邦,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在邻里关系中从古就有如“远亲不如近邻”“邻居好,赛金宝”的名言,还留下了“孟母三迁”“千里买邻”的佳话。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说的是孟母特别看重择邻而居,她一口气搬了三次家,后来孟轲终“成大儒之名”。“千里买邻”故事,知道的人可能不多,它说的是南朝梁时,有个名叫宋季雅的人,因助梁武帝开国有功,大受封赏,荣归故里,他寻来找去,在一个清廉的官员吕僧珍家的附近买了一所宅院,房价高达一千一百万,有人好奇地问他房价为什么如此贵,他回答说:“一百万买的是宅子,一千万买的是邻居。”这两则流传下来的佳话虽离我们今天已很久远,但这种精神仍有着其现实意义。

如今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每个家庭都可以追求自己个性化的生活,但大家毕竟生活在一个大环境里,要以不妨碍别人为原则。何况,承认差别和多样,并不否定彼此的契合和兼容。正像在大型的乐队里,只有功能各异的乐器的和鸣,才能奏出美妙动听的乐章,而在高楼林立的社区里,只有各个家庭之间互相的宽容理解才能构建出和谐的邻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