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经典诵读中渗透阅读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经典诵读中渗透阅读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文化的瑰宝,以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为切入口,适时引导学生吟诵品析、诵读经典诗文,积累名言警句,逐步丰厚校园中的人文底蕴色彩,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阅读教学如果充分利用经典含蓄蕴藉、内容丰富、短小精悍、易抄易记等特点,使其和教学内容相结合,便能更好的发挥经典在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阅读; 诵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2-0089-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就要以读为主,但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的方法,不注意读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为此,我除了在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拓宽阅读途径,培养阅读能力外,我还结合学校的“经典诵读”课题,想方设法在经典诵读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阅读的快乐、收获阅读的喜悦、拓宽阅读的范围。

一、图文结合,体验阅读快乐

为了激发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地阅读,我充分地运用国学经典进行辅助阅读教学。因为“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制作的光碟集图像、文字、声音、图片动画为一体。这样一来既可以充分刺激学生各种感官参与阅读,又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阅读效率。

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内容,充分利用课前学生已诵读过的《三字经》读本,因为《三字经》是学生非常喜欢的读本,如人知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个字、三个字一起读,朗朗上口,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给阅读过程带来了乐趣,为此我采用每天利用午读的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诵读《三字经》,而且诵读形式多样,如比赛读、表演读、谁是背《三字经》的小能手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诵读三字经的兴趣。所以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喜欢读,乐于读,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体验了阅读的快乐。

古人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单纯的阅读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必须运用多种直观手段,创造形式多样的教学条件。为此,在一年级诵读完《三字经》后,我又相继开展了诵读《弟子规》、《千字文》。同样利用每天午读的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诵读《弟子规》、《千字文》,并要求学生每节课前三分钟诵读经典,每天的语文家庭作业我也布置学生回家诵读给爸爸妈妈听,引导学生在读中激发兴趣、在读中提高能力,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领悟做人的道理,提升了阅读的效率,收获了阅读的快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经典教育,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从小大声诵读经典,养成每天坚持诵读经典的好习惯。这样用了两年,学生便把《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背诵完,不仅让学生在这段时间内阅读了大量的内容,而且让学生自幼就敦厚好学、通达事理、孝敬长辈,可谓一举多得。

二、读思结合,提高阅读能力

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中的瑰宝,在低年级进行古诗词诵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让低年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加深对祖国五千年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其次,可以让孩子们接受优秀文学的熏陶,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古诗词诵读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孩子们阅读的持久热情。

记得,我第一次教孩子们学一首小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看着孩子们认真可爱的样子,我灵机一动,便把在书上看到的这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孩子们听:

一个小孩儿,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茂盛,小孩儿越看越喜爱……说到这里,我故意不往下说,孩子们跃跃欲试,各抒己见。有的说小孩看见花这么漂亮,就摘了八朵、九朵;有的说小孩用手指数了数有八朵、九朵;还有的说孩子正要去摘那八九朵花,却被妈妈阻止了,说要爱护花草……孩子们说得兴高采烈。在背诵时,孩子们兴趣盎然,很快就把诗背了下来,而且摇头晃脑,特别有韵味。

此后,我多次先把古诗编成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再引导孩子们诵读,孩子们兴趣高,阅读的效果也很好。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思、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学生的思维才能异常活跃,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更好。

三、读写结合,提高习作能力

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经典与现代文的阅读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朱熹曾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更能影响到读出现代文的思想感情。《弟子规》的诵读需恭恭敬敬、一心一意、不急不缓、吐字清楚、轻松愉快。只要我们每天坚持不懈,读圣哲之言,体圣哲之意、发圣哲之语,定在之中,慧在之中,熟读而后能悟,悟而后能用,用而后能生巧,巧而后能出新。诵读,就是把书上的变为自己的,放在自家的智慧库里,随用随取,用多了,自然心灵手巧,会有神来之笔,天造之功。这样,在诵读经典的同时积累了语言,运用了语言,真正做到读写相得益彰。

四、内外结合,拓宽阅读范围

阅读教学需要课本,但仅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的阅读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最常接触最多的中华经典《弟子规》里的内容,如: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家务事、乐承担、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还有喜欢的书籍、报刊、杂志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阅读的最好材料。老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阅读教学,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阅读教学的课堂成为学生乐于表现自我的平台。

在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有智慧性和文学性的经典读本,并通过诵读大量的古代文化经典,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自幼陶冶高雅情趣,使孩子们敦厚好学、通达事理、胸襟开阔、人格健全、明理诚信、孝敬父母,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特别是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渗透阅读教学,并采用形式多样的阅读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阅读,从中获得阅读的快乐,进而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此举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