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黎族舞蹈的分类及其代表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黎族舞蹈的分类及其代表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众多黎族舞蹈中,所反映的内容和涉及的范围较广,所表现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从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和性质看,黎族舞蹈基本上可以分为五大文化类型:生产劳动舞蹈、生活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娱乐喜庆舞蹈和英勇斗争舞蹈。而这五类舞蹈又相互依存,融合贯通,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可分割。本文分别对这五类舞蹈及其代表作品进行概述,以期读者对黎族舞蹈有个大概了解。

关键词:黎族舞蹈;文化内涵;性质;代表作品;概述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154-01

舞蹈,是通过有节奏的、经过提炼和组织的人体动作和造型,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的艺术。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说,中国有多少年的文明,就有多少年的舞蹈史。黎族舞蹈是黎族人民在海南岛这个特定的地理环境、生活条件中,经过漫长的历史选择、发展、积淀而形成的。

在祖国锦绣河山里,海南岛像一颗灿烂的明珠,闪耀在浩瀚的南海碧波上。自古以来,勤劳、勇敢、朴实、善良的黎族人民生息繁衍在四季如春、风景如画、美丽富饶的宝岛上。黎族是我国岭南民族之一,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音乐和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他们的舞蹈来源于生产和生活,来源于对祖先的崇拜。黎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创造了悠久的历史而光辉、灿烂的文化,而黎族舞蹈是祖国文化花园中一朵绚丽奇葩,是华夏名族的瑰宝。

一、生产劳动舞蹈

舞蹈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戚戚相关,舞蹈起源于劳动,于文学、音乐相伴而生。自古以来劳动和劳动对象始终是舞蹈表现的主要内容之一。生产劳动舞蹈在黎族中倍受喜爱,因为生产劳动舞蹈体现的主要是人们的劳动场面,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和自我发挥的机会,它无论在取材方面还是在表现形式方面,都来得更加自由,可以不受年龄和地理环境的限制。由于黎族人民世代生活在山高林茂的山区,为了获取生活资料,不得不“以木为弓,以竹为弦”打猎为生,这就要求黎民能跑善跳,腾挪自如。在训练、强化这种技能的过程中,形成了生产劳动舞蹈,有《舂米舞》、《打柴舞》等,其中《打柴舞》因动作健美,气氛热烈,经过历代的流传,已经成为黎族舞蹈中最有特色的一支!

打柴舞:

打柴舞又叫竹竿舞,不论从艺术技巧的规范完整、劳动舞蹈的代表性抑或整个黎族民间舞看,打柴舞都是首屈一指的。黎族民间传说,建茅屋时,竹竿不断从屋顶滑下,人们为避免打脚碰头刺脸,便不断地跳呀跃啊。这情形颇具趣味,就逐渐模仿和改进,便形成了“打柴舞”。打柴舞是黎族民间最具代表性的舞种,黎语称“转刹”、“太刹”。它起源于古崖州地区(今海南省三亚市)黎族的丧葬习俗。打柴舞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舞种之一。打柴舞有一套完整的舞具和跳法,舞具由两条垫木和数对小木组成,打柴舞有很强的娱乐性,是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的较好方式。除此之外,跳柴能锻炼劳动者脑、眼的快捷反应与腿部的弹跳协调,增强心理承受素质和节奏感,抒肝壮肺进而强壮体魄、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生活习俗舞蹈

黎族作为海南岛的最早居民,在海南岛这种自然环境条件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灵魂,都有吉、凶、福、祸。所以黎族人民在日常的生活劳动中,形成了各种生活习俗,诸如生产劳动、建屋迁宅、婚姻、生儿育女等,都非常注重节令时辰,而且每当行动前都要举行一定的祈祷仪式,以期盼一切平安顺利,不出意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舞蹈有《祝福舞》。

祝福舞:

在黎族“合亩”制地区(今五指山市),流行着逢农历三月、七月和十月做“牛日”的习俗。每当举行这种仪式之日,全寨人都集中在亩头家中杀猪摆酒设宴,跳《祝福舞》。首先由众人轮番敲打锣鼓,然后身穿盛装的亩头夫妇,饮用曾洗过“宝石”(相传祖先传下来的一种石器,是福魂的象征)的“福酒”,继而起舞。舞时,亩头手拿蘸着“福酒”的两枝红藤叶,从门口至屋内来回走动,并不停地摇动着红藤叶,其妻则捧酒紧随其后,以示引“福”入屋,接着向众人洒“福酒”,以示“福气”上身。亩头夫妇舞毕,寨人齐上阵,男者身着青、蓝、绿色的长袍于屋内至门口来回招手甩袖,左右摆动;女者则手捧酒碗,跟着男者后面边舞边敬“福酒”。不论男女,舞者身腰都平稳挺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时进时退地踩小步,口中不停地齐声呐喊,直至通宵达旦。这种舞蹈舞姿粗犷古朴,原始舞蹈气息极浓。

三、宗教祭祀舞蹈

纵观舞蹈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舞蹈和宗教之间存在扯不开、剪不断的关系,二者交织融合在一起,互为依存,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在艺术发展史上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以宗教艺术为主导,在人类艺术宝库中有相当一部分艺术珍品都和宗教有关。巫傩舞,是世界范围内一种以驱鬼逐疫、消灾祈年、求子祝寿为主旨,同时又有酬神娱仙功能的古老的文化现象。

巫傩舞:

源于原始巫舞的傩舞,明清时也随着道教一起传入了黎族地区。傩舞主要流行于白沙、保亭、琼中和三亚等市县。跳傩舞时,扮演主角的是“道公”,由少则几个人多则二三十人来配合,所有扮演者均戴上面具。“道公”请两个人来当助手,他们身穿黑色或灰色长袍,腰束黑色带,头缠素布;“道公”还腰佩匕首,额上插三支雉尾,助手额头则插一支雉尾,一人手拿弯弓,一人手持箭支;剩下的人皆扮演各种“恶鬼”,他们一律身穿黑色长袍,所戴面具尖头大耳、青面獠牙、阔口大鼻,个个面目狰狞,阴森可怕。在摆好各种祭品后,“道公”开始作法,口念咒语,大意为:现在的妖魔鬼怪把瘟疫病痛带给了本村或某家,请上天速派天兵天将前来帮助驱赶鬼魔,消灾除难,保护村人平安。

四、娱乐喜庆舞蹈

娱乐喜庆舞蹈,是黎族人民喜闻乐见的群众性舞蹈。在我国,许多民族在婚配、丧葬、种植、收获及其他一些喜庆节日都要举行群众性的舞蹈活动。人们通过舞蹈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

猴子舞:

在丰富多彩的黎族舞蹈中,《猴子舞》是一种娱乐性很强的民间舞蹈,最有浓厚的远古遗风,有极高的观赏性,一般在节日、娱乐、婚庆时跳。《猴子舞》的表演形式有单人跳、双人跳、四人跳三种,均为男性表演。表演时要身着民族服装,头上扎长70厘米、宽15厘米的黑边白头帕,再插上三根羽毛,下身穿牛鼻裤(俗称包卵布),打赤脚。单人跳时,舞者扮猴子,于木鼓面上自己跳。双人跳时,一人扮“猴”,另一人男扮女妆,“猴”者徒手蹦蹦跳跳于鼓面上;“女”者则手持30厘米左右长的“钱铃”棍,绕着木鼓时而转身、时而下蹲、时而跳跃,“钱铃”棍则不停地在自己的肘、肩、胯、膝、脚等部位轻轻拍打。4人跳时,一人依然扮“猴”,于木鼓面上跳,另一人则击鼓并和余下的两人一起,踩着所击的鼓点绕木鼓而舞。4人均学着猴子的各种动作,做出逗人发笑的举动来,诙谐而有趣,极力显示出猴子的灵性,场面轻松欢快。

五、英勇斗争舞蹈

公元前110年,西汉第一次在海南岛上设立郡县。自此就拉开了黎族及其先民与封建统治政权反抗斗争的序幕。黎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持续2OOO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黎族人民获得翻身解放,黎族人民当家做主。多年的反抗斗争,对整个黎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英勇斗争舞蹈的形成,只不过是这种影响的必然结果之一。

钱铃双刀舞:

钱铃双刀舞,它表现了男子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机警矫健、粗犷剽悍的一面。钱铃棍约两尺长,意喻扁担,两端各系一串铜钱,意喻山兰稻丰收。舞者头缠红巾,身穿传统服装,一人手持五寸双刀,勇猛地向持钱铃棍者佯刺,持钱铃棍者上下、左右、前后地灵巧招架和周旋。此舞刀棍翻飞,场面扣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