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人类文明发展的立体史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人类文明发展的立体史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石雕是世界文明史上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原始社会的石器堪称人类最早的雕刻作品。由于雕塑材质的坚固性,使得它成为永久性的造型艺术,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立体史诗。就如同秦皇汉武时期宏伟的地面木架建筑虽早已荡然无存,而曾经伴随那些建筑的一尊尊石雕却历经沧桑,默默守望着遥远的昨天。

被石雕高古的气息吸引,邢伟十年前便醉心于这一领域的收藏,尤以佛教题材的石雕造像为多。提及佛教石雕造像,就不得不回顾佛教自两汉时期传入中国,历史上经历过的四次“灭顶之灾”——中国佛教史上所称的“三武一宗”灭佛事件。(“三武”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一宗”是后周世宗)。邢伟遗憾地说:“经历四次灭佛,对石雕造像的破坏严重,存留至今的高古时期的佛教石雕造像完整品难得一见,因此我所藏的也大多是残缺品,但这并不妨碍其中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以及那种历尽沧桑的独特感染力。”

石雕在南北朝时期进入全面发展阶段,雕塑艺术在表现题材和表现技巧方面逐步走向全面与成熟。特别是佛教造像的兴起,使人物题材的作品大量增加,尤其是佛教人物,形成了以“瘦骨清像”为审美特点的独特艺术风格。邢伟拿出一件留有北齐佛头的石雕残片,大小刚好可以置于掌中。只见佛像面部雕刻清癯,眼部细长,带着洞悉哲理的智慧神情。邢伟说:“这样摆脱世俗的超然风度,是当时统治阶级所追求的形体、神态和风度的真实写照,也是当时社会的审美标准。”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人们生活于流离与变乱之中,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一条更好的出路,因此,佛教造像正是那一时期人们理想的幻化。佛教造像所表现出来的宁静、洒脱、飘逸和充满悲悯、智慧的神态,实际上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与渴盼。这种寄托,在另一件北齐龙吐莲花残佛像底座上表现的更加充分,石面上,护法、供养人刻画细腻传神,石雕上依稀可见的文字中,还能分辨出“夫妻”二字,由此可推断这是夫妻二人出资所造的佛像,希望整个家族得到佛祖的庇佑。邢伟又介绍了一件十六国时期的佛教造像,受印度佛教的影响,这件石雕带有明显的“犍陀罗”风格,菩萨面呈微笑,法相端庄慈祥,体躯比例合度,衣饰线纹流畅完美,造型风格优美纤巧,手法简洁。

石雕艺术发展到唐代,进入全盛期。佛教造像,自唐代以后就日趋中国化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衣饰、背景、用具皆与前代相去甚远。在邢伟的工作室中,一件盛唐时期的坐佛格外庄重,此件虽是缺失佛头的残体,但仍能从不俗的形体造型上看出沉静雍容的姿态。这件佛造像是按照与真人1:1的身高比例雕刻的,衣饰简洁流畅,胸肌稍露且结实饱满,虽然已经历上千年的风蚀雨侵,但仍能显现出盛唐恢弘典雅的大气。

邢伟早年藏品中,有两只保存较为完好的唐朝石狮,庄严浑厚,挺胸昂首。这是佛教中的护法狮,用当时最典型的“写实”手法表现。由于佛教对狮子的推崇,自宋以后,石狮子雕刻和运用更加广泛,逐渐民俗化且更富有戏剧感染力,比如公狮脚踏球、母狮脚踩小狮等形象开始出现,宫殿、府第都用石狮子守门,以壮威观,同时又给整个建筑平添无限生气。

元代以后的佛像雕刻,宽眉细腰,这种形式在佛像和清代喇嘛教雕刻中可谓一脉相承。明清时期的石雕艺术成就灿烂,细审之,便会察觉到其中仍具有十分浓厚的宗教色彩。明清时期,各地佛教塑像盛行,作为案头摆设的小型装饰性石雕更为常见,题材以观音菩萨、罗汉、达摩、寿星、八仙之类为主,已经从神坛走向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象。同时,地区逐渐成了佛教圣地,佛教石雕也蔚成大观。

邢伟凝望石雕,感受着中国数千年古老文明的源远流长。他说:“收藏石雕造像,是因为我愿意做汉唐文明的守望者、传统文化的记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