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揉碎·沉淀·放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揉碎·沉淀·放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材的编排所呈现的知识越来越灵活,越来越有深度,致使教师忽略了一些知识之间的细腻联系,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知识却往往使学生在学习上陷入困境,因此本文作者认为只有发掘出学生知识上的断点,或连接不上的逻辑思维点,才能对数学有了更细腻的认识。只有将数学课中的细致根植于课堂,数学课中的灵动才会有了根基,并对细致与灵动的有机融合提出数学思考与期待。

【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课堂;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1-0097-02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的诗句,近日,它总在我的心中萦绕,我知道,我醉心于它的“揉碎”,浸心于它的“沉淀”,更向往着“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曾几何时,我为备课时闪现的灵动而兴奋不已,为课堂上与学生碰撞出的思维火花而激动,我回味着,陶醉着,是它们让笔者爱上了数学,是它们让笔者享受于教学,对数学依依不舍,永不言弃。而今,当笔者再次把这份希望寄托于这新一批一年级的孩子们的时候,却停滞住了脚步。笔者惊讶地发现,课堂上少了一份欢呼雀跃,而多了一份沉寂;少了一份令人惊喜的回答,而多了一双双漠然的眼睛。于是,心从希望转入了失落,进而对孩子们生气,与他人报怨,最后是对自己无奈的叹息。面对着六七个不知道2和3谁大的学生,面对着数5还要用手指一个个点的孩子们,笔者闷闷不乐,不知所措,一次次的课堂失败告诉笔者,孩子们是无辜的,必须面对孩子们,重新审视数学教学――笔者惊奇地发现,课堂上那美丽炫耀的光环之下隐藏着的斑斑点点,于是笔者便开始在反思中不断摸索数学教学。

一、“揉碎”――实践

数学知识是大块的,清晰的,它与语文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它不像语文那样细腻,尤其是新课程下的数学教材内容安排上更注重灵活,所以,看似简单的知识之间其实存在着细小的联系。面对着这些基础较弱的孩子们,在教学时,笔者力求把整块的知识揉碎,力图从中找出学生知识上的断点,或连接不上的逻辑思维点,这也让本人进一步深入地挖掘数学知识,对数学有了更细腻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数的认识》 的时候,笔者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数有哪些,学生无从下手,不知怎样回答,往往一个人说了,其他人都跟从。因此,在第二节课备课前,笔者仔细考虑了这个问题,发现生活中的数包括基数和序数,学生在举例时所说的“我家有几口人”“班中有几个人”都是基数,表示数量,而电话号码、车牌号码、车站站牌上的数都应该是序数,而序数中的某个数位上的数字又是基数,一方面,让学生分类寻找表示顺序的数和表示数量的数,另一方面,又尽可能地为学生收集一些固定的,常见的数,以扩充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考空间。这样学生寻找时,也可以分门别类,不仅有把手可扶,而且对数的概念理解得更加透彻。

而在《比多少》中,当学生面对着两排图形,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却说不明白时,笔者将知识细化,先问,这句话主要问得是哪个图形?(前面的)拿它去和谁比较?(后面的),与后面的图形比较,它是多还是少?进而再告诉学生多少,长短,高矮,并不是一定的,必须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才能成立,要先弄清楚这句话在问谁的多少,高低,长短等等,然后再回答。这一问题是在以前的教学中从未仔细考虑到的,而借助学生的不懂,笔者才深入地体会到了这部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再如在《认识钟表》一节中,结合前面的经验,学生一定很不容易接受,于是,笔者细致地将本节课分为三节课进行,重点放在了时针如何指示几时和分针如何指示几分,把难点定在了半时的表示方法和画半时上。开课的第一节,学生在反复的拔表中,认识到了时针与数字相配合,可以表示小时;分针与刻度相配合,可以表示分钟,同时,会单独地拔出几分钟或几时。这样使学生对钟表有个正确而深刻的认识,从而为整点和半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进而使学生对为什么半点分针指着六,时针指着两数中间;整点分针指着十二,时针正好指着某数有了深刻的认识,再进一步在练习中熟练认表,逐步内化知识。

再如在《解决问题》中,为了让学生明白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笔者让学生不断地用手势去表示,并练习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去分析图意,从而使学生真正明确了这一数量关系,同时,将这一关系延伸到6+( )=10,学生说可以理解为6和4能组成10,或10能分成6和4以外,还可以理解成知道了总数和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进而为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做下了铺垫。就这样,把每一部分知识揉碎的同时,孩子开始爱说了,也爱思考了,一双双曾经漠然的眼睛也开始有了新的内容,孩子们的一点点进步,也让笔者感到很欣慰。正所谓教学相长,在孩子们的带动下,笔者学会了细腻,扎实。除了知识上的细腻,在学习习惯上也要有细致的要求,从听课的方法,到书写的习惯,从思考的方向,到思维的习惯,笔者都细致的引导与要求,一个学期下来,课堂顺了,学生已完全能顺着老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并且在数学课堂上能够有意识的发现规律,多角度思考问题。

二、沉淀――反思

细腻与灵动并存的课堂才更有滋味,更扎实。曾经在教学中有过这样的观点,即一节充满思维火花的课堂就不可能过于细致,培养学生灵活与培养学生稳重就如鱼和熊掌一样不可兼得。所以,笔者曾为孩子们不够稳重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教学不是按部就班,因此,课堂上孩子们都思维活跃,所以这是正常现象。虽也感言不由衷,但始终不知道原因在哪里。现在想想,这个想法并不对。一棵大树要想长得枝繁叶茂就要有扎实的根基,有了它,无论枝叶向何方向伸展都有足够的动力,细腻的数学知识就如这根基,只有数学知识扎实,思维才能更灵活,更广阔。那么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就必须要把知识备细,要让学生思维更活,就要把课备深。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细致备课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分解,《如整时半时的认识》,先把握知识的重难点,(认识整时和半时)再不断地将知识分解开,(为什么整时分针指着12,半时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两数中间),再找出最基础的知识(分针如何表示几分,时针如何表示几时),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教学就一定是扎实的,环环相扣的。二是贯通,小学的数学知识是一个整体,每一部分知识虽独立,却与其他知识有着联系,只有将知识贯通才能找出那一节课中最细致的关键点。如《11~20各数的认识》最重要的关键点就在于十这个计数单位的建立,而这一概念的建立首先是让学生体会建立的必要性,再深刻体会用十作单位计数的好处及数域的扩展,这个关键点也就理解透了,学生对数的组成的认识就更清晰了。无论备课多么细致,都应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才会更有效。如若说细致是学生知识的前战,那么灵活就是让学生思维绽放花朵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要挖掘知识的扩展点,从多种方法、规律性、逻辑分析等多个出发点去解读教材的每一个习题。每一部分内容,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灵活而深刻。细腻与灵动的有机结合,课堂才是高效、扎实、有价值。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稳,想得深,看得远。

三、放歌――期待

经过一年的实践与思索,笔者深刻体会到了细致的重要性,虽然很多想法还不成熟,但它也为笔者开辟出了更广阔的研究空间:如何在课堂上将二者有机的融合;如何利用细腻的知识与灵活的思维来做到班中学生差距的均衡;如何让学生的数学语言更严密,更具逻辑性等等。笔者深知,诸如此类的数学问题会越来越多,伴随着对课堂教学的深入思考,笔者的教学也会日见成熟。笔者期待,有一天,如诗中所说,满载成熟的智慧,在星辉斑斓的课堂里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