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学案例:从实践走向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每个老师谈起自己的教学经历,都会发现有许多值得思考、研究或回味的人和事。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选择一些事例进行描述和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从而更清楚地认识有效的教育行为及其理论依据,“是教师梳理记录自己教学经验、反思自我、提升自我的一种很好的形式。教学案例不仅叙述了教学行为,也记录了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它是教师个人的教学档案和教育史,有独特的保存和研究价值。”[1]
尽管教学案例非常适合一线教师来写,但大多数教师对教学案例的认识还很模糊。有的案例没有明确主题,教师将整个教学事件不加选择地全部记录下来,或是随意摘取一个片段泛泛而谈,让人不知所云;有的对教学情境的丰富性、复杂性和联系性认识不够,情境描述与问题分析不匹配;有的对教学实践没有深入挖掘与反思,在记录这些事例时往往只局限于具体的做法,直接的感受,未能凸显案例中丰富的教育意蕴和价值,让案例达到提升自己、启示他人的效果。所以,要写好教学案例,发挥出教学案例应有的教育价值,还需要我们对这种教育文体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探讨。
一、正确认识和理解教学案例
1.教学案例是什么
案例,英文称为“case”,即个案、实例、事例之意。案例的开发和应用最早见于西方医学界,后来,军事和法律界,特别是工商管理教育对案例的广泛应用,使这一概念逐步深入人心。从上世纪70年代起,案例教学为教育界所借鉴,被教育理论工作者迁移至教师教育领域,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研究方式。
尽管给教师留下深刻印象和感受的教学事件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事件都能作为案例,能够成为教学案例的事例必须具备三个特点:
(1)是教学中真实发生过的事例
教学案例应是一个在实际教学生活中已经发生过的事件,内容可以是课堂教学实况、学生的反馈、教师的课后访谈、某一教学事件的个案追踪、对学生作业的分析,以及其他一些教学行为观察的结果等。也可以包括课前集体备课中的争议,或课后评课引发的讨论。但不管选择什么内容,教学事例应当是真实可信的,因为只有真实的教学事件才具备反思、分析和提炼的价值,也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并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是能引发老师思考与讨论的事例
教学案例可以是一个教学片段,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但一个仅让你自己有深刻记忆的教学事件不一定能成为案例素材,案例中要“包含有一个或几个教学疑难问题,同时也可以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思考。”[2]只有能引起多数老师的关注、思考、反思,带给读者启发和借鉴的事例才能成为案例素材。
(3)是蕴含着教育理论的典型事例
顾泠沅先生说“案例是教育理论的故乡”。一个好的教学案例要在叙事中呈现教育实践的经验与方法,渗透对特定教育问题的深刻反思,并将教育思想隐含其中。它呈现的是教师如何用行动回答教育中的困惑。因此,“它所提供的各种来自实践的相关的原始资料,可以成为建立各种教育假设的基础,也可以作为验证教育理论及推理的来源,以促进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进一步发展。”[3]
因此,教学案例是集理念、实践与反思于一体的教学事例,这个事例不仅包含对教育情境的描述和教学过程的记叙,还包含对案例发展变化及结果的深刻反思。它用叙事的方式记叙、挖掘和展示教育理论,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2.教学案例不是什么
(1)教学案例不是教学实录
很多老师把教学实录等同于教学案例。其实,实录和案例是有区别的。教学实录是将教学过程完整或片断地以文字记录下来,整个过程真实完整而且不能加以选择加工,原汁原味地再现是课堂实录的特点。教学案例则需要根据自己选择的案例主题,从课堂教学活动中选择某些内容、环节、细节,放大、聚焦、叙述和说明。有选择的加工,故事性的描述,鲜明的主题是它的待点。“教学实录的特点是‘录’,讲究‘原汁原味’,成败得失均在过程记录中自然体现,由读者自己去分析、评论、借鉴。教学案例的特点是‘例’,即必须让读者能够由此即彼,举一反三。”[4]
(2)教育叙事不是教学案例
有老师疑惑,教育案例不也是在讲故事吗?它和教育叙事有何区别?教育案例是真实的叙事,但并非所有的故事都是教育案例。教育叙事的基本特点是给读者详细地述说日常生活中一个或几个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教学的理解,让读者有所感悟。“一般不阐述新的教学理念或构想,也不直接倡导教学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5]教学案例强调理性分析,要通过事件提出问题,细致描述问题解决的过程,表达作者的教学观点或实施策略,提出进一步值得探讨的问题。写作手法上,教育叙事常常夹叙夹议,教学案例则大多是先叙述再集中分析。
3.教学案例不是教学论文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来看,教学论文的主要目的是说明观点、总结经验,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教学论文直接摆明观点,用事例来印证观点。“教学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二者也有很大的区别: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6]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结构要素和写作步骤
(一)教学案例的基本结构要素
从教学案例的文本结构看,一则完整的案例通常包含背景说明、情境描述、分析讨论、总结提炼几个部分。
1.背景说明
主要交代教学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等,为后续教学事件的描述和分析奠定基础。特别是围绕主题和对后续的分析有作用的背景要特别交代和说明。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描写你遇到的难题。第二,提供案例的基本情况,如学校类型、教师情况、教学起因等。第三,具体、明确地叙述对这次教学或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化、背景等。第四,可以简要分析介绍教学内容。
2.情境描述
情境描述一要完整,二要细致。所有的教学案例都是对教学事件的一个完整细致的记叙或者反思,这个完整并不是指每一个教学案例都要把一个教学事件从头到尾地讲述出来,而是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具体的情节,要把事件中人物的活动、事情的起因、教学的过程、教学的结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等都要完整细致地描述出来。有的地方还要适当加入细节和心理描写,说明当时自己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样去做。让读者了解这些教育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不仅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案例不同于教案和教学实录的地方。
3.分析讨论
教学案例中的分析与反思是案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析的主要内容有:第一,说清行为依据。为什么要这样做?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自己依据什么作出价值判断和行动选择,促使教师实现从经验到理论的升华。第二,判断真伪和价值。这样做为什么是好的?价值何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感悟案例中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支撑理念。第三,提出假设和对策。如果再碰到这样的情境和问题,应该如何行动,如何改进实践中的教学行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分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不能浅层的“就事论事”,而要注重从教学案例情境中归纳出问题并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但在尽可能多地挖掘故事中教育学意义的同时,应当尽量避免偏离主题,反思分析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4.总结提炼
分析反思是“就事论事”,是对事件本身的分析和评点,而在总结提炼部分,除了阐明自己经历这个故事之后的理性感悟、体验和独特的认识外,更重要的是运用教育理论对案例进行多角度的解读,从理论的层面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提炼出从事件中领悟到的教育教学原理和规律,提出后续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或是下一步的教学行为变革行动策略,要基于教学事件做出普遍意义上的理性反思。
三、教学案例的基本写作步骤
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应当有鲜明的主题、清晰的背景、典型生动的事件、深入浅出的分析和富有启发性的总结提升或行为策略。其基本的写作步骤是:
1.提炼主题,收集素材
教育案例首先要有鲜明和贯穿始终的主题。案例的主题,是案例结构与内容选择的依据,有了主题,才能在叙述过程中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确定案例的主题时,教师应从事件发生中最突出的、最鲜明的内容中选择有一定的普遍性,能引起读者共鸣的问题进行聚焦和提炼。可以在背景交代后,就鲜明地揭示出主题,下面的描述和分析都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也可以在后面的叙述分析中逐步将主题凸显出来。主题确定后,再确定是用一个事件还是几个事件或片段作为案例内容;是用说明的形式还是白描的手法呈现案例;是用“实录+反思”的方式分析案例,还是边记叙边评析,这些都需要根据主题的特点来确定。
主题和结构确定后,要围绕主题收集素材,优秀案例的特点是寓普通与特殊性之中,以小见大,案例素材可以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来,可以是捕捉身边的案例,也可以在阅读中收集案例。可以记录成功的精彩,也可以分析失败的教训,但教师在选择时始终要追问“我为什么选择这个案例?”“我选择这个案例能够反映我的问题、表达我的思考吗?”
2.情境描述,理性分析
情境描述部分是教师用某种话语方式来再现自己的教学经历,再现不仅要还原当时事件发生的情景、具体过程,还应该有师生的内心活动,有对立冲突还有解决的办法,生动形象地反映当时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用故事情境引发老师思考。所以,对带有问题情境的描述要求有故事情节、中心突出且有典型性。叙述时要突出主要事件,舍去那些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内容,不仅要描写语言、行为还要对人物的内心进行刻画,对具体关键性的细节更要描述清楚,以为读者提供足够的信息。
评析是作者对案例作多角度的解读,围绕案例提出的问题进行评述、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挖掘故事中蕴含的教育教学原理和规律,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细节的看法可以穿插在叙述中,对事件的整体看法最好放在文末集中表达。”[7]需要注意的是,分析应回到教学的基本层面探讨,要分析教学的基本特点以及值得研究的问题,要对课堂教学作整体的考察和深层次的分析,不要过分集中于个别情况或特殊问题。必要时还要进行文献分析,通过查阅文献,从过去与现在的有关研究成果中受到启发,从中找到课堂教学现象的理论依据,从而增强案例分析的说服力。
3.总结提升,实践追问
如果说分析的过程是“就事论事”,总结部分就是“就事论理”,就要对案例描述的事实和提出的问题,在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原理,把教师课堂教学的经验、行为提升到“说清其理论依据”的层面上,总结出教学行为后符合教育教学原理的做法,运用教育教学技能的技巧,以及问题解决的经验。这一过程是教师将教学实践经验“上升”为教育理论的过程,也是教师从“知其然”走向“知其所以然”和“行之必然”的过程,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改进教学行为,将“无法预约的精彩”变成“必然出现的精彩”。
四、审视教学案例的多重视角
从教学案例的基本结构要素和写作步骤来看,教学案例可以有多个剖析视角。(见图1)
从教育理论的建构角度看,撰写教学案例是一个理论建构的过程。教学案例分为三个层次结构,即情境层,经验层和理论层。情境层是对于教学过程背景、问题、问题解决和细节的叙事与描述;经验层是对情境知识的讨论,对课堂中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理论层则是探究教学情境中的具体经验在更大教学范围内的普遍性意义与价值。
从最后呈现的文本来看,教学案例的文本结构可以分为背景说明、情境描述、分析讨论、总结提炼几个版块;在这些版块中,通常运用叙述表达、分析讨论、总结归纳等表达方法。
从写作步骤看,教学案例大致要经历“提炼主题、搜集素材”——“描述情境、理性分析”——“总结提升、实践追问”几个环节。在“提炼主题、收集素材”过程中,教师对自己零散的经验进行条理性的梳理、提炼和加工;在“描述情境、理性分析”过程中,教师重新回到事件当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层审视和理性思考;而“总结提升、实践追问”的过程,不仅是教师案例开发的过程,也是教师用实践者的经历创造教育的精彩和艺术的过程。
从案例写作中教师行为发展的变化看,撰写教学案例,让教师关注到教学的点滴事件,反思自己的经验与教训,并在以后的实践中更加自觉地调整自我教与学的行为,经历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行之必然的升华,不断提高着自己的专业化程度。
五、创生教学案例的行动策略
从文本角度说,写出一个主题明确、情境真实、叙事完整、行为典型、问题凸显的好的教学案例并不是最困难的,如何饮水思“源”,跳出“写作技术”层面,走向教育生活的改变,用行动发现和写好教学案例呢?
1.善于审视和发现——建立案例意识
教育案例的叙写始于问题的发现,没有问题也就不成其为案例,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审视日常的教学生活,培养自己捕捉问题的能力,从熟悉的、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不仅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更要形成强烈的案例意识,养成善于思考、随时捕捉的习惯。只有具备强烈的案例意识,才能善于发现和洞察自己身边具有案例意义的事情,并有意识地对此加以阐释、分析、反思。这是课堂教学案例成功开发的前提条件。
2.勇于探索和行动——坚持行动研究
案例开发不是进行纯理论研究,也不是一项简单的经验总结,而是不断反思教育行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过程。“一个优秀的案例不是在实践中自然产生的,也不是在教师头脑中自发形成的。而是在反复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中形成的。”[8]要想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教师要在研究状态下实施教学计划。在教学中带着研究者的意识,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体会,仔细观察学生的言行,特别是关注与众不同的声音、行为以及思维方式。用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每堂课的精彩之处或缺憾之处,用情感、意识、思考去触摸事件的本质。通过观察、分析、思考、行动让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活的教学案例。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勇于尝试、勤于思考、敏于行动,精彩的案例才会信手拈来。
3.学会分析和反思——提升专业素养
教学案例以教学情境作为基础,并将具体的教学实践性知识与理论蕴含在特定的教学情境叙事与描述之中。撰写案例,不是一个倒带过程,而是一个再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学会以新的方式来审视自己,对自己的知识、教育理论进行反思和澄清,关注自我经验、文献见解、学生收获等,寻找自我与他人的差距,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从而更新理念,改进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决策和行动的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和实践素养,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更机智地处理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4.乐于分享与创造——建构“扎根”理论
教学案例不是为了去证明教育专家们已经说过的成果,而是让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给抽象的教育教学理论以生命和血肉,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生动的注解,并从中获得对教学新的理解。“对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我们拥有的最大资源,就是我们每天都面对的大量丰富而具体的教学案例。撰写教学案例实际上就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自我叙述,叙述自己的教育活动方式,对教育的理解,自己的成长经历。”[9]
教师在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中,通过关注教学中的点滴事件发现问题,寻求个性化的解决方法;有意识地梳理经验,并进行归类;提炼出观点和教学行为改进策略,再到实践中运用验证,如此循环上升,就能逐渐获得特定教育情境下的教育经验,并逐步实现建构起基于自身教学实践经验的“扎根理论”。这样的理论因其具体而对实践更有价值。如果再能把这些案例和同行、专家交流,听取他们的想法和评价,就更能促使自己的思维走向深刻,视野走向广阔,实现自身意识和知识的创新。
总之,撰写教学案例不是一个单纯的写作过程,而是给了教师们一个契机,让教师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精彩,创生理论,从一个单纯的教学实践者走向研究者,在教学中发散自己绚烂的生命之光。
参考文献:
[1][6]张肇丰.谈教育案例[J].中国教育学刊,2002(4).
[2]张翼.教学案例与教师发展[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
[3]商利民.试论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案例及其研究价值[J].教师教育研究,2004(11).
[4][5]段志东.教学案例写作中应注意避免的几个问题[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1).
[7][8]毕平平,成晓利.案例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2007(4).
[9]黄河清.尝试改变自己——努力写好“教学案例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0(5).
(颜莹,《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2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