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分层目标教学在护理教学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分层目标教学在护理教学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索一种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方法,以解决带教老师的教学与学生个体差异的矛盾,促进各个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方法将我院的实习生按照学历的差异分为本科、大专、中专三个层次,同时配备三个层次的临床护理教学队伍,制定相应的临床教学目标,实施临床护理教学计划。结果三个层次的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技能、整体护理、理论考核方面实施前后均有明显的增幅(P

【关键词】分层目标教学;临床护理教学;实习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66-02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从课堂到临床,从理论到实践的关键环节,是其获得从事业所需专业技能、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为三甲医院,每年要承担来自多所医学院校、不同层次护生的临床实习带教任务,面对程度参差不齐、能力强弱不一的实习护生,我们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了分层次目标教学,解决了带教老师教学与学生个体差异之间的矛盾,各个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护理实习生内科室护士人员共计105名,女性109名,男性14名,年龄19~24岁,平均年龄(21.3士1.2)岁。其中本科生25名,大专生50名,中专30名。主要来自我市不同的卫生学校及医科学校护理院校专科班。

1.2具体分层次目标教学

1.2.1做好充分的层次管理工作为了使分层管理能顺利的进行,根据我院内科护士的具体情况,组建护理本科、大专、中专3个层次的临床护理层次,对各个层次的带教老师进行培训及考核。

1.2.3 临床带教的不同层次为了促进分层管理的顺利进行,在进行护理带教中的师资做有目的的调整。在对本科的管理上,安排高学历、我院内科中有特色的科室或重点科室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同时具有科研能力的护理骨干、专家等对本科进行培训;在中专的带教管理上,因为该层次的护理实习人员的年龄一般偏小,因此学习习惯、自学的能力、对问题的判断及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较弱,需要培训的老师给予更多的呵护及理解。

1.2.4临床护理带教的目标分层为了突出管理模式的层次性,从而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从指导思想、教材运用、教学要求、内容以及考试细则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虑,以促使每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清晰、针对性强,对不同层次的护理实习生人员,采用不同的带教方式,培养她们的沟通能力、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护理过程中的应变能力。依次对三个层次的护理实习人员各方面的教学进行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制定一套适合于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的教学目标。 为避免科室间教学的重复,对临床常用护理操作分月进行培训,保证实习护士在院学习期间全面掌握临床基本护理技能。规定第一个科室以见习和做生活护理为主,每轮新科室的第一周以做基础护理为主,以便实习护士安全快速的融合到新科室。为更好的培养实习护士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行分阶段、分层级教学,突出实习护士不同阶段教学重点。科室要针对不同学历、不同阶段的实习护士制定分层次教学计划,并针对整个实习的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即把实习期分为3个阶段:实习前期(1-3月)、实习中期(4-6月)、实习晚期(7个月后)。分比例结果见表1。

2结果

2.1实施临床护理带教分层次分阶段教学模式前后实习生考核成绩比较,见表2

3讨论

分层次目标教学方法保证了临床实习生质量,分层次目标教学法以现有学历知识水平为起点,分层次,分目标。分阶段教学有助于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由于实习目标具体明确,且覆盖整个教学内容,便于带教老师和护生自行测评教与学的效果,主动采取措施进行有效调整。同时避免了带教老师因个人原因或中途更换出现带教不完整、不规范等弊端,保证了带教质量。

总之,分层次目标教学法应用于护生临床实习带教对参与护理临床教学过程的师生双方均可发挥导向、标准、激励、沟通的能力,有助于带教老师从经验化走向科学化,提高带教水平;也有助于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提高发展,值得推广并进一步充实、完善。

参考文献

[1] 陈亚梅,黄金.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杂志,2009,22(12):43―44[2]李玉美.实施临床护理带教分级管理的效果及评价[J].当代护士,2009,2(10):96―98[3]张梅,梁爽,翟风平.分期教学方法在护生实习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8,7(11):46―48

[4] 薛小玲,景秀琛等护理临床教学目标设计与应用,现代护理,2004,10(11):98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