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热痹治疗心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热痹治疗心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热痹属中医学“痹证”之范畴。如今热痹患者日渐增多,而论述热痹的文献却相对较少,对热痹还存在不同的误区。本文主要结合现代人体质及疾病的特点,对治疗热痹的个人心得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希望对临床治疗有所帮助。

【关键词】热痹;临床表现;治疗心得

【中图分类号】R57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509-02

热痹属中医学“痹证”之范畴。以肢体、关节、肌肉等处灼热、红肿、疼痛,关节屈伸不利,活动受限等症状为特点[1]。历代医家对痹证病因的认识至今仍未突破外感风寒湿致病之学说 [2]。热痹之名最早出自《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 张仲景首创热邪致痹的治疗大法,方用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汤。

结合现代人体质偏颇,疾病谱的改变,笔者认为:而今痹证患者,属于热痹者日渐赠多。纵观历史,百姓多衣难遮体,食难果腹,居处简陋,易患风寒湿痹。而今社会,居所冬有暖气,夏有凉气,受外界风寒等外邪影响较以往明显减少;膳食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由粗食寡菜,转变为饮食多膏粱厚味,容易伤及脾胃,致湿浊内生,聚湿成痰,久则蕴湿生热,内外相合,流连肢体关节,罹患痹证。亦有部分患者,常服温燥热性之药物,而成湿热痹。

1 临床表现

临床可见:关节或肌肉局部红肿、疼痛、重着、触之灼热或有热感,或可见红斑,口渴不欲饮,心烦不安,汗出,溲黄,或发热或不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多数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不如此典型,相反,却有一些风寒痹证的表现:如关节喜热、局部或全身恶风,甚者夏日穿棉。若据此辩为寒痹,用辛温发散,疗效多不满意。虽有一些貌似寒痹的表现,但真正反映疾病本质的是二便和舌脉,此类患者均可见到小便黄、大便秘结或胶溏不爽。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或濡数。见此者,均可诊断为湿热痹。这是遵循《内经》“治病求本”的原则。患者之所以恶风怕凉,因其湿热流连,热迫汗出,腠理疏松,卫外不固,所以恶风怕凉。此类患者,按湿热痹治疗,疗效多较理想。一些热痹患者因过服寒凉之剂,结果导致热邪未去,寒症已起,病情由急性转为慢性,缠绵难愈[3]。

2 临证经验

对于湿热痹的治疗,首在识证、辨证。既首先要明确寒热虚实,所属何脏,再言治疗,否则易患虚虚实实之错。次在用药,即使辨证准确,如组方不合理,遴选药物不切合病情,疗效亦不好。从病因上讲,湿热每每间夹为患,故应分清孰轻孰重,分而治之。湿性重浊、粘滞,火热之邪则易耗气伤津。火热易清而湿难除,虚火滋阴,药用甘寒;实火苦寒直折。在祛湿的问题上,注重脾虚为本,湿邪为患为标,脾旺则能胜湿,祛湿则能使脾旺,二者相辅相成。且久病多虚,久病多淤,湿易成痰,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始终夹佐以化淤祛痰之法。

2.1 湿雍热胜 重在祛湿 佐以补虚

湿热相依为患,缠绵难清,胶结难祛,易致痛、致肿。治疗的重点放在祛湿邪上,只有湿邪祛,热才能无所依附。且湿易困脾,每见此类患者,自诉头重如裹,不欲饮食,四肢倦怠乏力。所以,在祛湿清热的同时,亦不能忽视脾虚的问题。如患者年纪较轻,身体较壮实,可以放心用重剂清热祛湿;如年高体弱者,则须在清热去湿的同时,佐以补虚。宗丹溪湿热或湿热与相火为伍理论,以四妙丸为基本方加减,更能发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之功[4]。黄柏、苍术清热燥湿,牛膝祛风湿,补肝肾,引药下行;用生薏苡仁、土茯苓加强清热利湿的作用;汉防己祛风湿,利水消肿,止痛。在以忍冬藤、金银花、连翘清热;桑枝祛风通络,且桑枝也有利水的作用,对于痹证肿胀的消褪也有裨益;如下肢肿胀疼痛较重,加木瓜舒筋活络化湿,兼以和胃;久病多淤,用桃仁、红花、赤芍、鸡血藤活血化瘀,剔除经络、关节淤血;久病入络,刁钻搜剔之品不能除,常用全蝎、蜈蚣、地龙等虫类药;用甘草调节诸药。如疼痛较剧烈,亦佐以秦艽、羌活之属。

2.2 热势燔张 清热解毒 佐以湿

湿难祛,热难清,如若恰逢病中,又感热邪;或素体阳盛;或久服温燥,致热势燔张。此类患者,常可见肿势较剧,疼痛亦较剧,且常有发热,有的患者热势甚高,应把重点放在解毒上。与此同时,并不能忽视湿,因为虽然热势较剧,但亦是湿热相合为患,如若单独清热,势必使湿邪流连,热毒难清。此类患者,一是苦寒直折,起沉疴,必用重剂;二是以毒攻毒。常用黄连解毒汤随证加减。用黄连、黄柏、黄芩、栀子泻火解毒;用白花蛇祛一身之风,且白花蛇为有毒之物,能起以毒攻毒之效。露蜂房、百僵蚕攻毒祛风;用白花蛇舌草、忍冬藤清热解毒;青风藤、海风藤,鸡血藤祛风除湿,止痛,秉承中医取类比象的原则,治疗多加藤类药,藤能入络,络能通脉。热灼津液,血脉涩滞,水饮熬炼,必夹淤夹痰夹饮,常用丹参、赤芍、红花活血化瘀,用白芥子化胶结致痰。

3 总结

当今社会,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生活习惯早已改变,结合现代人体质偏颇,疾病谱的改变,从而导致对痹症的认识也存在不同的误区,有待于医者进一步研究探讨。如今临床上热痹患者日渐增多,以周身关节或肌肉的红、肿、热、痛为其临床表现,病情变化快,多活动受限明显,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故探讨研究热痹的证候特点,进行辨证施治就显得更为重要[5]。辨证论治,实行个体化的治疗,才能使热痹的疗效更加确定。

参考文献:

[1] 谷晓红,司庆阳,赵岩松,等.热痹发病及其证候机理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1 1):736-738.

[2] 冯兴华.论痹证病因非独外感风寒湿热[J].北京中医,2007,26(1):30―31.

[3] 石晓英.热痹佐用热药临床验证[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283

[4] 孙崇恕,甄达夫.热痹治疗经验浅谈[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8):71

[5] 张永红 ,李星星 ,沙莎.热痹的辨证论治[J]. 中医正骨,2012,24(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