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审慎组织思维素材 有效引导学生思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审慎组织思维素材 有效引导学生思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5-9。

[第―次教学]

教师让学生从学具盒中拿出15根小棒,组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算理,寻找算法,几乎所有学生都是这样的:从15根小棒里面一根一根地拿,减去1根、2根、3根……直至减去9根,然后一看:剩下6根――哦!得数是6。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错了吗?没错!为什么会这样?思维定式使然。以前学习认数时,一根一根地数小棒。这里顺其自然:从15里面减去9,那就一根一根地拿走9根小棒好了――直接得出得数,多简单!

达到优化算法的目的了吗?没有!我们需要让学生经历探寻算法的过程,个性化地呈现算法:一是如前,一个一个地数着减;二是先用15-5=10,再10-4=6;三是想加法算减法,因为9+6=15,所以15-9=6;四是先用10-9=1,再1+5=6……在算法个性化呈现的基础上进而优化算法。考虑到后面学习退位减法中“退一当十”的内容,这里我们一般重点帮助学生掌握“先用十减”的算法。可是学生不领情,怎么办?

根据数的组成的学习经历,学生对于15的认识是基于小棒、算珠等材料,在此基础上形象地将10根小棒捆成一捆,看成1个十,进而在计数器上用一颗算珠表示一个十,由此将一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得到十几,最终确立对20以内的两位数的认识。

很显然,在第一次教学中,材料过于简单,对于材料(小棒)的组织过于简单――一根一根零散分布,没有体现出计数单位十和一的区分。

如果组成15的素材稍加变化呢?我们将15用10根红色的小棒(看做一个十)和5根绿色的小棒表示,效果会如何呢?

[第二次教学]

师:请大家用10根红色的小棒,再加几根绿色的小棒表示出15。

学生很熟练地拿出10根红色的小棒堆成一堆,再拿出5根绿色的小棒。

出示算式:15-9。

师:摆一摆,15减去9怎么算?

学生动手摆。

生1:从15里面一根一根地减,拿走9根,还剩下6根。

生2:9+6=15,所以15-9=6。

生3:也可以把9分成5和4,从15里面先减去5根,剩下10根,10再减去4根等于6。

生4:先从10根红色的小棒里面减9,剩下1根红色的小棒,再把1根红色的小棒合并到5根绿色的小棒里面。

师:为什么先从10根红色的小棒里面减去9呢?

学生几乎众口一词:因为5根小棒减去9不够减,所以先从10根红色的小棒里面减去9。

师:想一想,怎么用算式表示出我们做的每一步呢?

生5:第一步先从10根红色的小棒里面减9,剩下1根红色的小棒,就是10-9=1。

生6:第二步把1根红色的小棒合并到5根绿色的小棒里面,就是1+5=6。

这样,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先用十减”的算法水到渠成。

细节决定成败!教学中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也会改变我们的教学效果。

[课后思考]

思维素材影响思维活动。我们需要审慎地选择、组织学生思维素材

一、对小学生。特别是低年段学生而言,必须借助必要的思维素材帮助学生开展数学认知活动。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完全离开动手操作去谈对数学的理解是不可想象的。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在儿童的前运演和具体运演阶段,他们具有了表象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开始出现,但是只能对具体的或观察到的事物进行运演。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给学生提生思维活动必需的思维素材,帮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去探索知识。在15-9教学中,如果没有小棒、算珠这些思维素材的介入,而要学生去空想15-9的算理和算法,恐怕除了极少数的学生能够产生一些想法外,绝大部分学生的脑中只会是一片空白。正是因为有了小棒、算珠这些思维素材的帮助,学生才能够基于实物产生形象思维,进而衍生出一系列的思维活动。

二、必须审慎地选择思维的外部素材,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效组织实施教学活动。

学生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起于思维活动的外部素材的刺激,继而联系原有认知经验基础,加以整理和重组及创造,发展到理性的思维活动,从而产生概念、判断和推理。思维活动的外部素材越丰富、全面且贴近学生的经验基础,学生的认知活动、思维过程就越是顺畅、深刻和全面。从实际教学来看,第一次教学由于思维活动的外部素材过于简单,学生由此产生的思维活动也就过于简单,最终呈现出的算法单一。用10根红色小棒堆成一堆突出10个一的十,用小棒突出5个一的一,学生基于颜色、形状的不同属性,自然区分开了计数单位的十和一。同时,材料的变化和易于操作,直接影响到了学生思维的丰富性,各种算法基本都呈现出来了,而且能够顺利地进入到算法的优化过程。

三、必须有效地进行思维的内部素材的认知建构。帮助学生经历数学化。

要学生完全认识到数学学习对象的本质,建构起自身对于当前学习内容的意义,就必须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终形成确定的数学概念和定义,借助概念和定义进行深刻的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活动,从而实现数学学习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在15-9的第二次教学中,学生基于不同颜色小棒的形象思维产生了各种算法,以及由此得出的算理,就是学生基于思维的外部素材产生的初步概念和推理,这些概念和推理成为了学生思维的内部素材,学生基于它们进行了认知的建构。比如学生指出,“把9分成5和4,从15里面先减去5根,剩下10根,10再减去4根等于6”、“先从10根红色的小棒里面减9,剩下1根再合并到5根绿色的小棒里面”,以及后面的将算法抽象成为算式,这些都使学生经历了初步的数学化过程。学生的思维只有从具象上升到表象,进而升华到抽象,才真正进入到数学的本质,思维才真正得到了发展。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