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桥梁施工质量加强控制的有效措施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主要从建立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施工前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及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等方面对桥梁工程的施工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桥梁施工;混凝土工程;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1建立严格高效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
(1)施工中严格执行“三按”规定,即按设计图纸施工,按操作规范操作,按质量标准检查验收;(2)认真做好工程技术质量交底工作,即交施工方法、质量要求、施工注意事项及质量保证措施;(3)加强自检和互检工作,每道工序进行完后首先进行自检,然后进行互检,同时质检员还要进行抽检;(4)认真做好工序的交接工作,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并做好交接记录,施工者和检查者都要签字;(5)出现质量事故要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责任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改进措施不放过;(6)进场原材料必须有出厂证明和合格证,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7)施工原始资料要做到齐全、完整、准确,达到资料汇编与工程完工同步完成;(8)配备一个能对工程材料进行分析的实验室。试验检测是对工程质量进行科学实施方案的鉴定、提高工艺技能的监护、确保用于永久性工程的材料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诊断证明书,便于对整个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实验室人员由具有多年施工经验的工程师组成,在施工中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测、试验。
2 做好施工前的质量控制工作
(1)做好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第一步需要对工程图纸进行研究分析,做好审核图纸工作有利于保障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审核图纸的注意要点包括图纸设计内容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及要求,审查和图纸配套的说明资料内容是否详细且明确,图纸设计中是否有遗漏项目,项目设计之间是否存在矛盾或误差。第二步核查在施工中需要用到的材料与手续等是否齐全。核查材料的来源、其质量的可靠性、其备用或可代替的材料情况,另外检验施工图及其说明资料是否标准、规范;核实桥梁的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分析其合理性与实用性的水平。第三步修建临时配套设施,安装并调试施工机具,进行施工测量及复核测量资料,完成施工前的检测和试验工作。
(2)认真审核施工组织设计。第一步需要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核,同时配套于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说明也要进行审查,包括施工的具体设想、工艺、方法、措施等要认真考虑并制定适宜的计划,另外需要详细分析施工组织机构与施工平面布置图,以及资源计划是否明确,施工总进度计划需要具有安全生产、质量管理、环境保护等一系列的措施部署。
(3)测量数据的质量控制。因为设计图纸往往是纸上谈兵,所以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状况,对现场的技术勘测要有侧重控制。另外认真检查并校验施工人员的定位放样与测量的基础技术数据,发现任何问题都要组织人员及时沟通,迅速进行补充或修正,将工作落实且满足施工要求。
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1)机械设备、检测设备选用及原材料进场控制。主要施工设备应派专人督促维修保养,将施工过程中因机械造成的缺陷减少到最低。工地实验室是检测、预防工程质量缺陷的主要关口,检测设备的计量是否准确、仪器设备是否稳定,直接影响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工地实验室设备使用品牌产品,确保为施工过程提供准确的试验数据,为杜绝、预防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缺陷提供保障。原材料进场控制是预防工程质量缺陷的源头。自行采购的地方材料,应对料源产地、质量进行考察,取样进行试验,对符合规范要求的料源再进行生产能力调查,满足施工需要签订供料合同。地方材料进场时,实验室负责人对每批材料进行验收,符合规范要求方可进场。特别是粗集料的石粉含量、含泥量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比较大,应要求碎石供应商供应的碎石要经过冲洗方可进场,进场后进行二次冲洗,确保粗集料的清洁。
(2)施工过程中缺陷的预防控制。前期主要进行下部构造和灌注桩基础施工。在每项新工程施工开工前,项目总工需召集所有操作人员、各部技术主管和现场值班技术员,在现场进行技术交底,落实每个环节的负责人,并分析可能出现的缺陷及预防处理措施,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①灌注桩基础主要缺陷的预防控制。针对大部分为中密和稍密细砂地质条件的钻孔灌注桩基础在成孔和成孔过程中及成孔后的降砂成孔易出现两个问题:a.孔壁坍塌。因为细砂层本身的不稳定,又处在稍密和中密状态,成孔时破坏了原地层的稳定性,容易坍塌。为了预防坍塌,要求在成孔过程中,保持泥浆比重1.1左右,下钢筋笼时泥浆比重控制在1.02--1.1。b.钻孔缩径。若细砂层太厚,且大部分为中密及稍密层,孔隙率比较大,容易吸水膨胀造成缩径。在施工过程中,除了泥浆比重要大外,要求钻机每钻进12m提钻扫孔一次,确保成孔满足规范要求。成孔过程中及成孔后降砂措施:地层中存在细砂层,能否将泥浆含砂率降到规范要求是灌注桩成败的关键。可采取以下两个措施:一是增长泥浆循环沟长度,增大过水断面,增加沉渣坑,为细砂沉淀和清理创造条件。二是勤造浆、勤清砂,二清换浆。钻机每钻进lOm,将循环沟、沉渣坑的砂清理干净,并造一次浆。确保第一次清孔后,含砂率在4%左右。二清前,将循环沟、沉渣坑的砂再次清理干净,用储存的新泥浆(开孔前将造好的优质泥浆储存于一个备用沉渣坑中)置换孔中较差的泥浆,使其含砂率很快降低到规范要求。
②墩柱、盖梁、台帽施工主要缺陷的预防控制。墩柱、盖梁、台帽施工在质量要符合规范要求外,外观质量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容易忽视的缺陷。a.墩柱施工主要缺陷的预防控制:对墩柱浇注混凝土采用一次立模浇筑方法进行施工。模板接缝统一采用企口缝,以保证在混凝土浇注或凝固过程中细料或水泥浆不流失。模板安装采用吊车吊装,用4根缆绳固定,垂直度、位置通过4根缆绳上的紧线器调节,保证模板安装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为了保证墩柱外观色差一致,混凝土浇筑采用两墩柱对称同时浇筑,每30cm振捣一次,而且振捣棒插入上次混凝土中不少于10cm。施工时必须采用同厂、同品种、同标号水泥和同配合比的混凝土,配合比的坍落度控制在12--15cm,做到混凝土内实外光、色泽一致。墩柱施工时须加强测量工作,严格控制墩的垂直度,确保墩柱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b.盖梁、台帽施工主要缺陷的预防控制:施工用贝雷架拼装支架时,贝雷架的抗弯强度和最大挠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墩柱施工完成后,当强度达到一定强度时,在适当的位置夹上包箍,在其上搭设横桥向工字钢,作为盖梁施工的承重桁架,验算最大挠度符合要求。桁架搭设安装完成后,在其上铺设分配梁、底模板。在铺底模时,计算预拱度,确保盖梁成型后几何尺寸符合规范要求。底模铺装好之后经测量调准标高后,绑扎钢筋、立侧模。盖梁施工模板采用大块钢模,以确保盖梁外观质量。待钢筋、模板、支架检查符合技术规范后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盖梁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为先墩项,再中跨,再悬臂端部分混凝土,必须分层浇筑,防止因工字钢、贝雷架承重桁架弹性变形而引起混凝土的开裂。盖梁施工全过程均应在测量、技术员的指导、检查、监督下进行,每道工序都要仔细认真检查,确认无误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在施工中应特别注意检查模板尺寸、平面轴线位置、预埋件(孔)位置、标高,以及模板的平整度、接缝情况和垂直度,以确保结构空间位置准确、尺寸正确、表面光滑无麻面;工字钢、贝雷架、锚固件、联结件及侧模支撑要严格检查是否牢固;对混凝土配合比与施工具体情况的适应性、钢筋间距、保护层、钢筋焊接长度等,均应按技术规范要求严格控制,确保结构内在质量。
4 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
人是工程施工组织的直接参与者,人作为控制的对象要避免产生失误,要充分发挥调动人的质量意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术培训。根据工程特点从确保质量出发,以人的技术水平、人的心理行为等方面来控制人的行为,禁止无技术资质的人员上岗操作。总之为了切实解决和保障混凝土桥梁的施工质量问题,还应采用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约束有关的部门和人员,在施工前技术人员应进行全方位、细致的施工组织计划。只有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才能保证桥梁整体的质量,从而保障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5结 语
总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尤其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只有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加强施工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加强技术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才能使桥梁的施工达到优质、安全、高效的要求,也才能使桥梁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更易于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朋云.探讨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07):222-224.
[2]李连峰,吴秋福,辛少军.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探讨[J].四川建筑,2010(04):210-211.
[3]廖晓瑾.论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J].交通建设与管理,2009(08):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