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综合性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综合性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分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性别、年龄分布特点,不同药品所致不良反应累及系统、给药方式,总结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发生的确定由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122例,进行描述对比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段均可见不良反应,不同年龄段不良反应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药品与给药方式所致不良反应比重从大到小排序前五位依次为静脉应用加替沙星41.0%、静脉应用氟罗沙星15.6%、静脉应用诺氟沙星11.5%、静脉应用培氟沙星10.7%,不同药品类型静脉、口服比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累及系统与类型为变态反应28例、神经系统25例、皮肤及附件29例、胃肠道14例、内分泌与循环系统各3例;加替沙星不良反应累及系统最多,氧氟沙星最少,不同类型药物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不良反应;抗菌药物;氟喳诺酮;综合分析

药物具有与生俱来的使用风险,可能引起不良反应,轻者增加患者疾病痛苦、心理负担,重者可致严重并发、不可逆性器官损伤、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不良反应监督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重点关注内容[1]。氟喳诺酮类抗菌药物是一类化学合成抗菌药,疗效好、抗菌谱广,但仍不可避免发生不良反应。本次研究就本院既往发生的122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分析患者临床特点、不良反应发生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获得数据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明确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②住院时间≥1d以上;③不良反应报告内容完整,填写规范。共纳入患者122例,男59例,女63例,年龄15~88岁,平均(56.4±11.3)岁。

1.2方法

调取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统计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收集内容包括不良反应药物、器官与系统损害、临床表现、给药途径等,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性别。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8.0软件包处理所获数据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P

2结果

2.1 不良反应患者年龄、性别分布

不同年龄段均可见不良反应,不同年龄段不良反应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良反应患者年龄、性别分布

性别

≤18岁

19~30岁

31~55岁

56~75岁

≥76岁

合计

2

11

16

18

12

59

3

11

17

23

9

63

合计

5

22

33

41

21

122

2.2 不良反应药品、给药途径分布对比

按照比重从大到小前五位分别为静脉应用加替沙星、静脉应用氟罗沙星、静脉应用诺氟沙星、静脉应用培氟沙星,不同药品类型静脉、口服比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药品、给药途径分布对比[n(%)]

指标

诺氟沙星

氧氟沙星

氟罗沙星

培氟沙星

加替沙星

合计

静脉

14(11.5)

3(2.5)

19(15.6)

13(10.7)

50(41.0)

99(81.1)

口服

5(4.1)

0(0.0)

4(3.3)

4(3.3)

10(8.2)

23(18.9)

合计

24(19.7)

3(2.5)

21(17.2)

17(13.9)

57(49.2)

122(100.0)

2.3 不良反应累及系统

按照比重从大到小,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系统与类型为变态反应、神经系统、皮肤及附件、胃肠道、内分泌与循环系统;加替沙星不良反应累及系统最多,氧氟沙星最少;不同类型药物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不良反应药品与累及系统分布

累及系统

诺氟沙星

氧氟沙星

氟罗沙星

培氟沙星

加替沙星

合计

胃肠道

3

11

14

神经系统

5

6

4

10

25

内分泌

3

3

循环系统

1

2

3

变态反应

4

3

3

10

8

28

皮肤及附件

12

5

3

20

其它

3

3

23

29

合计

21

3

21

17

60

122

3讨论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可见于任何年龄段,本次研究中患者年龄为15~88岁,不同年龄段男女比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性别对不良反应发生无显著影响,当然也可能与纳入患者例数不足有关。喹诺酮可增加胎儿畸形、儿童关节炎发生风险,儿童、母乳期与妊娠期女性应慎用[2]。此外,喹诺酮可经肝肾、胃肠道代谢,伴有肝肾功能障碍、胃肠道疾病者应慎用,同时因药物成分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若患者伴有营养不良风险,或已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应避免使用。

从不良反应涉及药品与给药途径来看,不同药品类型静脉、口服比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品本身药理学作用、氟喹诺酮类可全身作用有关。以加替沙星为例,所占比重据各类喹诺酮类药物之首,主要原因可能为:使用频率高;适应证广,可治疗各类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感染;全身给药。该药可经肾、胆道排泄,因而易引起胃肠道反应,与血清蛋白结合率恒定为20%,若患者营养不良,可增加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风险[3]。

综上所述: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不易受性别、给药方式影响,不良反应类型与累及系统与药品本身药理反应有关,应建立相应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风险等级,收集相关资料,筛选高风险人群,严格把握适应证,严格掌握药品追加适应证,避免重复给药、过量给药。

【参考文献】

[1]鲁秀玲,赵志刚.222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6):563-564.

[2]符琴.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4,35(4):7-9.

[3]江煜F,韩娟.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临床控制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1,4(6C):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