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园林树木学”野外教学实习的改革与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园林树木学”野外教学实习的改革与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野外教学实习是园林树木学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地解决好野外教学实习中的相关问题,对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园林树木学实践教学的特点与现状,从野外教学实习的学习目标、实践安排、实践方式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以促进园林树木学实践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园林树木学;野外实习;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2-0105-03

“园林树木学”是本科园林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1]。基于目前对园林专业人才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野外教学实习在教学过程中变得愈发重要。笔者根据近年来的授课经验和实习体会,对“园林树木学”实践教学的特点和野外教学实习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改革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园林树木学”课程实践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参考。

一、“园林树木学”实践教学的特点

“园林树木学”是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习性、繁殖、栽培和园林应用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学科[1]。由于园林树木丰富的物种数量和单调枯燥的专业术语给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带来不小的阻力,多数学生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方法,不能举一反三,缺乏归纳总结,使得学习过程变得烦琐,知识点难记、易忘,尤其在实践环节上难以快速地将理论知识与实物联系起来。因此,“园林树木学”的实践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归纳总结的能力要求颇高,要在树种的识别特征的基础上,掌握树种生长习性、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等特性,以实现在园林设计中合理应用的目的。

二、“园林树木学”野外教学实习现状

虽然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使得“园林树木学”的教学变得更加直观生动,但是传统的“园林树木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户外,重讲诉、轻讨论,重课本、轻扩展和重语言、轻感触的“五重五轻”现象[2],学生因为缺少实践,对植物的性状特征、习性和配植等相关理论的理解和认识较为模糊,流于表面,从而很难真正地掌握专业知识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总的说来,当前“园林树木学”的野外教学实习存在以下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效果不理想。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在实践和实习过程中难以达到一个班级配备一名指导教师的基本要求,因此实习过程中往往以研究生代替教师进行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完全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同时,由于人数较多,实习过程中无法顾及每个学生,部分学生因为过分拥挤无法靠近树木进行细节观察,或者因为听课效果不好而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3],甚至有学生因为排斥研究生指导、认为遭到教师忽视而削弱学习兴趣。

2.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实习时间短。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实习是“园林树木学”课程的重要补充与完善,也是课堂理论知识的感性验证与丰富。但实际上,目前园林专业的实践和实习学时极少,如南京林业大学的“园林树木学”课程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室外讲授和实习三部分,其中理论教学和室外讲授部分,共计80学时,分为两学期(48+32),其中实践学时32(24+8)学时,较原来有所增加,但教学实习却由最初的三周改为两周,最后改为目前的一周,教学实习时间短,且安排在秋季,不仅影响了学生对树木形态特征在不同时期的直观认识,难以对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消化和掌握,而且对知识的理解和合理应用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3.实习方式单一,老师讲,学生记,缺乏观察思考。传统的教学实习方法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体,教师采下标本向学生逐一介绍物种的种名、科属、主要识别特征等,学生一味地听、记,对植物的认识表面化、片面化、零碎化,很少主动观察,主动思考,甚至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也大多只是为应付实习考试,难以真正地将理论知识和实物联系起来,达到有效掌握的效果。

4.考核体系简单,对能力培养体现不足。“园林树木学”课程的野外教学实习考核主要以实习报告为主,植物物种识别考试为辅的方式。实习报告所占比重通常较大,多为实习期间所学习的树种的总结和个人的收获感受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实习的内容有所总结,但多属“流水账式”的记录,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分析。而植物物种识别考试一般在教学实习的最后一天进行,学生在短暂的实习时间内对植物近距离实物感知不充分,也没有仔细地对知识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和消化,离开实习的特定环境后遗忘速率和比率非常高。同时,由于实习过程中,对靠死记硬背获得的间接知识不如对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获得的直接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入、牢固,因此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和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大打折扣。

三、“园林树木学”野外教学实习的改革措施

“园林树木学”野外教学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在树种资源比较丰富地域的集中实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园林树木野外调查的方法,熟悉标本的野外采集与记录和标本的制作处理过程;培养学生熟练使用检索表独立鉴定和识别树种的能力;并对我国丰富的园林树木种质资源,不同生态环境的树种构成,以及自然群落物种组成的丰富性、合理性做初步了解,为实际应用中建构多样的人工群落做铺垫。为此,对“园林树木学”野外教学实习的改革提出如下措施。

1.调整教学实习目标,加强野外实践。在以往的“园林树木学”实习过程中,实习的重点和目标往往放在认识的植物种类数量上,野外实习成了单纯的认“种”比赛[4]。然而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大量优良的野生植物资源不断应用到城市园林中,树种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原有的教学实习已经难以提供充足信息,因此必须适当调整实习目标,增加野外实习的时间,把以单纯认种作为单一目标的野外实习逐步改变为以增强植物识别能力、提高个人应用能力的综合目标上来,以树种的识别特征和生长习性为基础,强化系统分类知识,通过自主归纳总结,结合实际生境分析植物群落配植模式,具备基本植物景观设计和分析能力的综合目标上来,使野外教学实习成为奠定园林应用基础的实践过程。

2.改革教学实习方式,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教学过程是教和学的双向互动过程,要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必须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单纯的被动学习为积极的主动学习。因此,改变教学实习方式,将教学由“灌输式”改为“启发式”和“引导式”[5],通过对树种的观察、描述和鉴定,拍摄植物细节特征和景观图片等来分析树种的特性和应用方式,来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结合发达的网络资源,通过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途径,加强前期的预习了解和后期的复习巩固,逐步由简单的认树形成系统的科属概念,拓展树种的认知潜力。在具体方法上还可以结合情景教学[5,6]和歌诀[7]等手段,充分应用多种教学实践方式,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3.结合科研创新,加强学习兴趣。随着科研任务在高校教师工作中的比重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逐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和科技创新中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习过程中根据实习地区的特点、实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在集中实习讲解之后利用自由实习时间加入小型科研任务,或由教师指定,或由学生自行拟题,如“自然群落层次结构的组成分析”、“不同海拔梯度树木类群的变化”、“自然种群对人工群落设计的作用”等等,通过实际观察、对比,加强学生的探索求知欲,了解不同树种的生态需求,获得对树种应用、景观特色的深层次理解,构建植物景观设计的独特思维,提高学生园林树木的综合认知和创新运用能力。

4.改进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能力培养。教学实习过程中,主要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习内容,团队合作贯穿始终,不仅需要合理的分工协作,也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在无形中相互促进,提高个人能力。因此,最终的考核评价要以小组评价为基础,结合个人成绩,体现团体协作和个人能力的重要性。考核评价通过计分方式实现(表1),小组集体协作成绩占40%,其中小组标本的采集制作10%,以小组为单位的实习报告20%和小组成员互评成绩10%组成;个人成绩占60%,包括个人实习报告10%,植物识别考试40%和带队教师评价10%。将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的表现纳入到考核体系中,相互督促,相互促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钻空子、投机取巧的行为,以保证教学实习目标的实现。

四、“园林树木学”野外教学实习改革成效

“园林树木学”野外教学实习改革措施在不改变教学实习时间的基础上,通过实习目标的调整和实习及考核方式的改变,使学生无论在主观还是客观上对野外教学实习的重视程度都有明显加深。学生野外实习的重视程度和学习热情有了明显的提高,“出工不出力”、“混实习”的现象明显减少,实习考核成绩及课程考试成绩都有提高。甚至在实习及课程结束后,日常参与植物景观拍摄和物种鉴定的人数也明显增加,讨论、提问的内容也从过去单纯的问“种”逐步转变到具体种类的生态适应特性、景观配植及功能应用上来。可见,野外教学实习的改革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教学实习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对学生认识专业、认识课程、自觉提高个人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

实践出真知,理论源于实践同时也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野外教学实习作为“园林树木学”教学过程的重要验证和补充环节,是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对野外教学实习的改革和探索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全貌掌握,还能紧跟学科发展前沿,不断推成出新,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相互促进、提高发展,为“园林树木学”的教学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臧德奎.“园林树木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2.

[2]田治国,杨艳.“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林业教育,2015,33(03):43-45.

[3]于晓南,张启翔.“园林树木学”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02):62-64.

[4]姚发兴.植物学野外实习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01):102-104.

[5]陈昕.“园林树木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0(05):30-32.

[6]王四川.园林专业“园林树木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24-25.

[7]刘振林.歌诀在“园林树木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12,30(03):73-75.

Reform and Exploration in Field Practice of Landscape Dendrology

CHEN Lin1,2,LI Long-na3

(1.Co-Innovation Center for the Sustainable Forestry in Southern China,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37,China;2.College of Bi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37,China;3.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Teaching Center of Agricultural Biology,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95,China)

Abstract:Field practice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practice teaching in landscape dendrology.It is significant in improving teaching level and quality,enhanc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if solved the relevant problems in the field practice teaching reasonably.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ctuality in practical teaching,reform measures about learning goals,methods,schedules and assessment system are put forward,which hoping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practice reformation of landscape dendrology.

Key words:landscape dendrology;field practice;practice teaching;teaching re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