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Adele:《25》是这个时代的一面镜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Adele:《25》是这个时代的一面镜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5] 在一个音乐可以轻易下载的年代

这是一个音乐可以轻易下

>> adele:《25》是这个时代一面镜子 时代的一面镜子 “台版Adele”家家:让我带着你的灵魂去旅行 Soul Singer―Adele 记忆是一面镜子 越南是一面镜子 雷曼是一面镜子 “服务是一面镜子” 世界是一面镜子 母爱是一面镜子 教师是一面镜子 语言是一面镜子 人格是一面镜子 母亲是一面镜子 灾难是一面镜子 旅游是一面镜子 提问是一面镜子 “棱镜”是一面镜子 邵逸夫是一面镜子 历史是一面镜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医学 > Adele:《25》是这个时代的一面镜子 Adele:《25》是这个时代的一面镜子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墨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25] 在一个音乐可以轻易下载的年代

这是一个音乐可以轻易下载的年代,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还不要钱。这样的一个时代和二十年前音乐只能靠购买唱片卡带获得的时代最大的不同是:二十年前你就算买了一张just so so的唱片,甚至一张大烂专,因为你是真金白银买来的,所以“自己买的专辑含着泪也要多听几遍”,而当下时代,即便是质量上乘的专辑,在你硬盘和iPhone里的寿命都不会太长,很多音乐甚至没听完就被你delete了。

Adele没有让《25》上流媒体,要听这张专辑必须花钱――通过购买实体唱片或者付费下载的方式。Adele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却是最合理这样做的人――《25》承载的压力太大,大到Adele和她的团队就算这次再做出一张《21》那样的巨作来,世人都会觉得是理所当然的,更不用说Adele从头至尾都很清楚(而且也没有在公开媒体上讳言)自己再也不可能拿出一张《21》了。所以《25》比近十年里世界上任何一张音乐专辑都更需要让听者多听几遍,让它在大家的硬盘和iPhone里多呆一点时间。《25》出在当下时代,唯有用听者花在音乐上的钱去化解他们自己对专辑造成的巨大压力。 [25] 在一个音乐最广泛传播的年代

有人说这是音乐最坏的时代,不,恰恰相反,当下是音乐最好的年代,因为音乐可以轻易得到,是音乐传播最广泛的时代。

Adele的《25》出在这个音乐最广泛传播的年代,所以它必须为最广泛的大众服务,而且在这个特定例子里,拜格莱美等各大世界级褒奖所赐,《25》甚至必须为全世界的大众服务。《25》的压力在于,它要让全世界的大众(不止于歌迷)听懂、接受和喜欢,有了这个桎梏,Adele再也不能挥洒她在《19》和《21》里不管不顾的恣意。早在《25》开案之初,这张专辑已经无形中被定调:旋律一定要好,要老少咸宜,要全球同此冷暖;歌词一定要打动人心,要老少咸宜,要全球同此冷暖;编曲一定要恰到好处,不要太出格,要老少咸宜,要全球同此冷暖;演绎一定要浓墨重彩,要老少咸宜,要全球同此冷暖……

不用惊讶《25》缔造的那些唱片史数据的第一、第一和第一,在Adele这个例子里,唱片的销量早已和音乐质量没有了逻辑关系。成绩再“屠榜”,销量再多几个“0”,那也是当下时代音乐“扁平化”引致的大众狂欢,其功用最多就是消解了之前压在《25》身上的巨大压力而已。

[25] 在一个歌唱真人秀审美的年代

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统计过去三四年里,在全球的电视真人秀舞台上有多少选手唱过《Someone like you》或者《Rolling in the deep》,其实也不用统计。在全世界都在《好声音》和《我歌》的时代里,《19》和《21》里的Adele的唱功已经成为被顶在杠头上的标杆,化成真人秀审美的通用范本。

所以一点也不奇怪,《25》的先行单曲会选定《Hello》,Adele轻松地发挥着足以让四位导师在五秒内一同转身的高音技巧,但剥除唱功,这首歌却掩不住不甚流畅的旋律进行以及空洞无物的歌词表达。

下一季开始,全球的真人秀节目可以预期地将是一片“Hello”之声,在不断地被模仿和被再创作之后,《Hello》还能支撑多久的保鲜度,不妨wait and see。但如很多人已经感受到的,唱歌类的真人秀已经走在越来越狭窄的路上,迎合这种审美而出的音乐作品,命运有一个前车之鉴:当年因为迎合卡拉OK的盛行,音乐创作向旋律简单、音域狭窄和无需技巧的方向的缴械投降。 [25] 在一个好旋律已经被写尽的年代

虽然七个音符的无穷排列组合让音乐陪伴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中都不至枯竭,但这个时代,的确有种“好旋律已经被写尽”的荒谬担心。《25》生在这个时代,从听觉上很明显带有这个担心的应验。虽然《Remedy》、《When We Were Young》和《All I Ask》可算在专辑鹤立鸡群,但如果把这些歌扔回当代成人流行曲风风起云涌的八九十年代,搞不好只能当B-side也未可知。至于专辑里类似《Million Years Ago》那种老气横秋到让人昏昏欲睡的作品俯首即拾,以及收在Target特别版和日本版里的三首听过就算过的bonus track,也幸好比较少人会接触到这三首歌。

凭良心说,《25》里的歌拿当下歌坛的整体标尺来衡量都算不失水准,也听得出Adele在《Send My Love (To Your New Lover)》和《I Miss You》等歌里花了些心思寻求突破,但整张专辑里连一首类似《Set Fire to the Rain》、《Rumour Has It》那样让人“惊艳”的作品,对Adele而言是不可原谅的。

期望set得太高,当然失望越大,这是《25》这张专辑一早已经被注定的命运。在历经了压力大到准备退出歌坛、分别和几位制作人尝试工作都以不满意而终止以及当上妈妈的心境改变之后,Adele拿出的《25》,得到的听众评价多是“失望”、“安全”、“平庸”,得到的媒体评分多在6到7分,得失已在人心。 [25] 在一个不再有偶像的年代

太多人说了,这是一个不再会出现偶像的时代,网络让平头百姓和天王巨星随时平起平坐,退一步说,再耀眼的巨星,卸下所有包装也都只剩一个“人”字,Adele更是。《19》出自一个体形富态的英国女生的睁眼看世界,《21》爆裂于用情深重的英国妙龄的爱情断崖,音乐上的精彩,水到渠成般的合理。而《25》,却要产生于一个世界级歌坛偶像被数亿双眼睛注视的生活,的确太难了,难到Adele甚至都一度不愿意再以音乐为生,把偶像藏在最底下的那一层“人”裸翻起来给你看。

所以,《25》本就是一面镜子,它的使命就是要反射出在这个音乐可以轻易下载的年代、这个音乐最广泛传播的年代、这个好旋律已经被写尽的年代和这个不再有偶像的年代里,音乐的本来样貌,这样想来,《25》的平庸和安全也就可以被理解――镜子本身如果太耀眼,就照不出这个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