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启发式教学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启发式教学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是针对启发式教学模式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的调动,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熟练的掌握语法、控件等理论知识,并加强上机操作能力,将Visual Basic操作技能运用于实践之中,以达到该课程设置的真正目标。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模式;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课程目标

中图分类号:TP391.6

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存在,教师要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实现,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继续向着更深层次推进,启发式教学模式也应得到继续推广。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第二层次课程,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一般性方法具有重要作用,这是一门极具创造性和较强实践性的课程,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和时间掌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该课程的设置目的是促使学生培养阅读、理解计算机程序的能力,并将掌握的计算机知识运用于本专业的学习之中。因此,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之中,传统的一味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它不仅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会使原本就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晦涩,更加难以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所接受和领会。因此,运用全新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鼓励创新,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注重操作和时间,让学生真正的学习和掌握这一门技能就凸显得格外重要。

1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二十世纪以来,全球的信息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也逐渐开始重视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自一九九三年以来,仅仅是编制的教材就多达三百多本。单就数量来看,数目是非常可观的;但论及质量,则良莠不齐,其中有一些教材对知识只是简单的涉及,并未就重点知识进行深入讲解,只是进行纲要性的介绍。而有些教材的编写则用语和知识结构则显得过于晦涩,更增加了这门课程的枯燥度。

当前,就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说,表现在广大学生身上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两点:第一,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相对来说并不重视Visual Basic这门课程,因其并非本专业的课程,而且许多学生认为对计算机的掌握,能够达到能利用计算机查询相关资料的程度即可,因而无需掌握程序设计等更高层次,因此,在学习Visual Basic设计课程的时候多是敷衍了事应付考试,甚至在课程结束之后,对该课程的基本知识都难以清楚的理解,这样完全不能达到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第二,大部分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上这门课之前,大多并不具有程序设计等相关计算机基础,加之Visual Basic的基本概念、知识点和编程等内容,常常十分抽象和枯燥,而这项课程的课时又并不像专业课程设置的那么多,因此在有限的课时内,学生往往难以掌握要求的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相关知识。

而当前Visual Basic课程教学中,教师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第一,不可否认,许多教师仍然采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学为课堂的中心,一般情况为教师在讲台上向学生讲授语音的语法、控件等程序设计的理论性知识,而学生只是作为教学的客体而存在,机械地进行学习和记忆,并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上机的课程中,也常常采用教师教授,学生照做即可的模式,学生无需进行过多的思考和创新,只是记住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即可。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一般直至课程结束,而多数学生仍不能学会基本的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技能;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忽视实践而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Visual Basic设计课程的课时相对会比较少,所以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往往会侧重于书本上的概念和知识的讲解,而缺乏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造成学生无法真正掌握运用Visual Basic解决问题的技能。

当前各地学校的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多都存在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使得该课程设置的最初目的在大多数学校并未真正得以实现。因此,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一项技能,并能够将其运用来解决遇到的问题,是当前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教育的重要任务。

2 启发式教学模式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如前所述,启发式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能够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这些前提下,促使学生真正掌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技能。

2.1 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结构

著名的文学家与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就是为了不教,也即教育的目的是在于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技能,并非是为了教学而教学。

Visual Basic的课程所包含的对象、控件、属性和方法等非常之多,在设计结构方面,又存在着不同的结构,诸如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等,这些结构以及数组的应用十分复杂,并不容易掌握,因此,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习时常常会觉得十分枯燥和晦涩,这就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面对这一问题,老师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上课之前,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学生的能力情况,熟悉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模式,并以所了解的情况为基础,设置一定的学习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任务。而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帮助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化复杂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在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良好课堂氛围中,使学生真正掌握到基础的Visual Basic理论知识。

2.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的学习是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基础,在掌握了抽象的概念和结构之后,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为主,面向应用”是所有信息技术的特点,因此,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运用这一技能进行解决问题,其相当于一门工具,而非简单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即可。

而当前各学校普遍存在着上机的时间过少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在课时固定的时间下,教师可以适量压缩理论课的时间,将更多的课时用于上机操作,毕竟操作才是这门课的目的。因此,在理论学习之后,必须要有充分的时间留给学生上机操作,毕竟学生自己操作更容易学会这门技能,也便于将之前学到的理论知识自主地进行操作,并进一步熟练,达到真正掌握这一门技能的目的。而教师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则是设置合理的Visual Basic设计任务,这些任务的设计必须注重可操作性和学生的能力的适应性。

2.3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大多数时候是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而存在,其学习这门课程主要是为了可以将它与本专业的知识相结合起来,用它解决本专业的问题。因此,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要传授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之外,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的生活和学习之中,积极发现问题,并尝试运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技能去解决问题。这种方式,也是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模式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教师退去课堂主体的角色,转变为课堂的辅助,去启发和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并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积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促使学生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课程学习中,能够真正掌握这一门课程的操作技能。在课堂之外,鼓励学生对这一技能的运用,启发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有着积极作用,在未来的Visual Basic教学过程中值得进一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3.

[2]艾奉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1(09):51-52.

[3]朱施南.现代教育科学探秘――教育信息化实验研究[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02.

[4]牟其善.走进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现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李凤麟(1980.02-),女,湖北武汉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软件工程、移动应用、电子政务。

作者单位:武汉工商学院,武汉 43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