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问上帝:一只丑小鸭也会变成白天鹅吗?

上帝回答:只要上路,就会遇到庆典。

——题记

那十年

回首来时路,似乎那是一个早被遗忘的别人的故事。

2000年,我来到离家20多公里的山区中学,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卷首语是美妙的。和许多年轻的老师一样,我也心怀梦想,激情澎湃。可是很快地,教育的理想经不起现实的冲刷击打,“三尺讲台写春秋”,我不过只认真写了一个春秋。在太行山的余脉上,石缝里小小的柏树顽强地生长着,我却嘲笑它们,为什么这样挣扎地活着?于是,走下讲台,酒和牌就成了我最好的朋友。不时做点小生意,聊以打发时光。最初的教育理想,早已被遗弃在大山深处某个荒凉的洞穴之中,不再被提起。

愤世嫉俗最不招人待见。在学校的一次会议上,讨论迟到扣多少钱,我不阴不阳地冒一句“扣100”;商量制定某项规章,我气运丹田大吼一声“都闭嘴”。会议气氛顿时凝固,哪个领导对此不挠头呢?

尤其不喜欢培训,听他们啰啰唆唆,倒不如觅个凉快地方小酌一番,图个耳根清净。

读书,本就是学生的事情,与我无关,何况咱还读过几本。教育专著,我买不起。如果不是替同事打造优秀者材料以换瓶酒喝,我是绝不会写任何文章的,哪怕是写给学生的只言片语。

但心仍未死。唯一值得炫耀的是10本习题集,凡视野范围之内的考题,选取精粹,分类汇编,一年一本。

总教毕业班,总依仗经验,总觉得天空只有井口大小。

就这样,10年如一日。

那一夜

如果不曾遇见你,我的心会在哪里?

2010年让我刻骨铭心。8月27日下午5时,一纸调令把我带到县第二实验中学。书记夸奖我之后,给我讲新教育实验,提到11月份的重大会议,还说朱永新要来。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位身为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是何许人也,就只顾沉默。再谈到海子,课程开发,网络师范学院,“第56号教室的奇迹”,以及我们的校长……谈至兴起,索性半蹲在茶几旁,言语之间,饱含期待。谈完,书记还借给我几本书,直至华灯初上,不知是我陪着她还是她陪着我,一起走进苍茫暮色。

晚饭后,拿起那本《不做教书匠》,只看了第一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师”中的第一个小标题“在教育的十字路口”,我被震动了!“年轻的你站在教育人生的十字路口,等待,迷惘,痛苦,麻木,直到有一天忽然醒悟,但时光流逝,青春已然不再”,只读到39页,我不敢再读下去。合上书,当初的教育理想裹挟着寒风向我袭来。悔恨,一夜无眠。

抉择,视死如归。那一夜,那颗心,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俘获。

不做教书匠,这是我成长的目标,也是我成长的起点。不曾向谁许诺,默默地开始。

这两年

10年来欠教育的债,该怎么还?

牢牢记住了校长的鼓励:“上帝永远不会冷落一颗上进的心。”对我而言,欲上进,先远离,远离牌桌,远离曾经的“江湖”。艰难,但我做到了。

校长赠书,让我心生感激。每每从校长手中接过一本书,咱不能不讲义气。每天给自己布置些读书的任务,“偷”点时间,“偷”点招数,“偷”来“偷”去,嘿,“腰包”还真鼓起来了。不到两年,读了40多本,光校长赠送的就有近20本,有“新教育实验”的、教育理论及课堂教学的,还有班级管理的。

这种带有恶补性质的阅读反使自己陷入了忧虑和焦灼的状态。试图让自己走得坚定,但认识越是清楚,面对教室、面对语文、面对学生和自己的生命时,就愈发觉得无奈,感到饥渴。

慢慢地,我学会了慢下来。

2010年9月,我加入了“四棵柳读书沙龙”,开始用文字记录生活和思考。“读博”也是每天必修的功课,好几次都是读至天亮。每天中午,我都是端着碗坐在电脑前,边吃边读,“绝代芳华”的文章,我每篇必读。跟随着几位大家,与博友探讨交流,和优秀结伴同行。建博以来,也粗制滥造了200多篇博文。慢慢地,我也成了“教育在线”网站忠实的“粉丝”。

成长需要太阳。就这样被重新塑造,我心甘情愿。

被雕刻的还有我的爱人。身为医生的妻也像着了魔一样,一有空就登录“教育在线”网站,渐渐地,她也能读出点门道,在家庭教育方面更是受益匪浅。

最大的受益人当然是孩子,耳濡目染,女儿也养成了读书写作的习惯。

而我,一个教育者,“慧中”必定“秀外”。我想给予学生不同的快乐幸福。

作为学校“完美教室”项目组的负责人,我不乏勇气,我和我的团队在摸索中缔造着那份完美。

数字代号的班名没有诗意,没有感彩。“竹节轩”“快乐经纬”等班名是一种让文化力量凝聚的意象,能够让学生诞生梦想、汲取力量,引领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用原创的“班诗”来振奋精神,鼓舞斗志。

学生生日时,都会收到老师和同学们精心准备的礼物——原创的诗歌。“生日诗”是祝福,是欣赏,是赞美,是关爱,是激励,是理解,是宽容,是温暖,是感动,是幸福。

教学生练书法;精心挑选自己读过的、作过批注的书放在教室里,吸引学生读书;带领学生穿越《古文观止》;编写丛书,为学生准备毕业礼物;召开风格各异的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外出采风、骑行游玩;把学生按照居住区域分成小组,一起开展晨练;开发诗歌课程、电影课程,引领学生去研究人性、感悟人生……我们不断拓展着“教室”的领域。

在“折腾”中,我学会了用心去感悟,用笔去记录,用相机去拍摄,“我只记录自己的燃烧”。

点点滴滴,都是最美的珍藏。

很久没有抄过教案了,因为我的课堂是我的。

教学理念的变迁,让我逐渐理解了每节课的意义,逐渐拥有了我的课程尊严。我明白了要“用人文精神来驾驭技术理性”,努力不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塌陷,不会再剥夺学生思考的权利,懂得为学生搭设一个个智力成长的台阶。

我初步掌握了一些文本细读的方法,我的课堂风格已初露端倪。

那10本习题集,早已付之一炬。

我是幸运的,许多“美差”都落到我的头上。多次赴山东、开封等地参观学习,和专家面对面。外地考察团来我校观摩,作为项目组负责人之一,总会有机会与他们交流。多次应邀外出交流,2011年5月8日,在“‘相约星期二’——焦作实验区新教育开放周”期间,我在焦作主会场为来自全国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做了题为《给你幸福》的专题报告,赢得了与会专家老师的一致好评。作为“河南省智慧班主任”评选活动的候选人,我接受了《教育时报》记者的采访。在《读写月报新教育》等刊物上发表过文章。

荣誉也接踵而来,我荣获了“县优秀班主任”“焦作市新教育实验优秀教师”等称号。

激动的心情早就荡然无存,留在心底的满是感激感恩。能在这里工作,是我的荣光。成长离不开环境,“橘生淮南则为橘”,此江非彼湖,但是成长从来都是自己的事情。我经常反问自己:你的尺码和这里相同吗?你能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吗?

当我的内心渐渐强大起来,便会无须扬鞭自奋蹄;当我一点一点祛除了戾气,心境自然宁静,因为教育如此可爱,热爱工作就是热爱生活。我爱生活。

如今

近来,我开始了“潜水”。以前读书,包括一些教育的经典读物都是蜻蜓点水,不求甚解,对许多基本概念都不怎么理解,甚至是无解、误解。读了魏智渊的《教师的阅读地图》一书,觉得之前的阅读根本就不能叫作阅读,书原来还可以这样读。

按图索骥。我尝试着按照他传授的方法进行阅读,进行了一个月,似乎见效了,可是豁然开朗之后旋又再度陷入迷茫之中,“为伊消得人憔悴”。我倒要看看,它还会折磨我到什么时候。

书越读越慢了。

我们的校训是“每天进步一点点”,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天进步快一点”。我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我更相信负重跑会跑得更快。

向下扎根,向上拔节。扎根是必然、唯一的选择,扎根是一种自觉朝向的成长,扎根泥土,扎根教室的泥土、课堂的泥土、生命的泥土。向下生长,因为根基埋在地底下。

我恍然大悟:原来,一切的成长都是做人的成长。

把成长交给岁月,相信岁月。

因此,我听到上帝问我:我已经伸出了一只手臂,你还在等我拥抱吗?

我扑了上去。

【童喜喜点评】

哲人说:每一个墓碑下,都是一部长篇小说。

是的,每个人活着,都在以生命书写自己的故事

只是,有的故事乏味,再好奇的读者都不免昏昏欲睡;有的故事精彩,终会在口口相传间成为传奇。

有的故事里,似乎看不见主人公,每一步路都浑浑噩噩,如一条死鱼般随波逐流。而有的故事里,主人公也曾颓废,也曾消极,最终,却没有把人生变成一座滑梯,而是在低谷处昂然奋起。

面对一个常言里的老教师,心灵上的新启程,这样刚刚开始的故事,我们又该怎样猜测结局呢?

(责编 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