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回温中的喜忧参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回温中的喜忧参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首轮报捷开局可圈可点

此次香港第一轮春拍,也是中国艺术市场上春季大拍的第一轮,过去一向被视为春拍行情的风向标。不过今年的这一轮春拍,虽然除主将苏富比之外还有内地两大拍卖公司保利与匡时参与,其拍卖结果却耐人寻味,所传达的信息并不明朗。就以苏富比为例,整个春季大拍整体成交率为87%,共拍得总成交额31.7亿港元。

苏富比行政总裁泰德・斯密斯(Tad Smith)拍后的评价是:“香港春拍的结果与我们去年同期的佳绩看齐,相比2016年秋拍更见进步,延续了我们今年所见的令人鼓舞的趋势。”在笔者看来,这个评论的前半句固然不错,今年的艺术市场开局不错,苏富比香港春拍的业绩显示市场在经历去年(尤其是下半年)的业绩缩水后有了显著的回升;但要说其延续了“今年所见的令人鼓舞的趋势”,还是值得斟酌的。

近年来,每逢3月、9月举办的春秋两季的纽约“亚洲艺术周”,分量越来越重,已经抢去了每年4月、10月香港春秋两季大拍的风头。尤其是今年3月,纽约的拍卖业绩不同凡响,仅佳士得的一个藤田美术馆旧藏专拍,就在传统的中国书画与瓷器古玩两大板块里拍出了多件成交价超过亿元人民币的重磅作品。可谓高调开场。在此背景下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这两个板块是如何“延续”纽约高调的趋势的呢?

先看书画,尽管有在书画板块里长袖善舞的保利与匡时的参与,但香港第一轮春拍的中国书画板块的业绩可谓不温不火。以苏富比的中国书画专场为例,尽管取得成交率93%、总成交额3.7亿港元的佳绩,但拔得头筹的张大千泼彩作品《霍瑞霭》成交价为3103万港元。因此,其中国书画部主管张超群在拍后点评中只是特别提到了他们在春拍中推出的多“精心策划之专辑”,“涵盖19至20世纪之作品,在艺术价值外,也反映书画家的创作取向,以及于当时艺术圈之地位及交谊”。其中的“‘梅景书屋’收藏及师生书画”及“‘澄心轩’藏19至20世纪名家书画”两个单元就夺得了“白手套”(100%成交)。不过在天价拍品这个层面上,与3月在纽约打响的头炮相比似乎不可同日而语。

再看瓷器古玩板块,苏富比的总成交额为8.25亿港元,与去年春拍的9亿港元、秋拍的6亿港元总成交额相比,也是完成了业绩的回归。可圈可点的是,一件被苏富比誉为“传世品中绝无仅有”的“明宣德 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以2.29亿港元,刷新了明初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还有三个专场获得百分百成交的佳绩:“清润柔辉:茉琳琵金顿珍藏黄釉御瓷”同样聚焦明代瓷器,6件珍品拍得总成交额3040万港元,逾高估价3倍;“玲珑雅趣:明清掌上御瓷珍玩”,9件珍品拍得总成交额7890万港元,逾高估价2倍;还有“轻巧袖珍宝:攻玉山房藏明式家具”,27件珍品拍得3090万港元的总成交额,逾高估价3倍。

当代水墨是跨越书画与现当代艺术这两大板块的新品类,在苏富比这个业务又归属于专事瓷器古玩的中国艺术品部门,这次春拍也推出了当代水墨艺术专场。其70多件拍品不少出自艺术家的重要创作时期,由1950年代日本“墨人会”艺术家的实验性作品,到早期水墨大师如吕寿琨及刘国松的山水画,以至寻求以艺术表达国家和政治议题的新一代艺术家如李津、徐累、仇德树及彭剑等。这些“水墨先锋”就像其主管专家唐凯琳所说的,“他们不单是传统水墨的守护者,更是当代艺术先驱,在水墨创作上推陈出新,以崭新创作概念回应与时代息息相关的议题”。其中一组展现当代文人艺术代表性意象的刘丹作品特别引人注目。结果这个专场取得总成交额3041万港元、成交率85%的佳绩,刘丹的8件作品也悉数拍出,其中一件《烟山万壑拟李唐笔意》,成交价高达466万港元。

当代艺术有喜有忧

苏富比春拍所传递的信息中,最令人咀嚼的还是其现当代艺术板块的拍卖结果。其中现代亚洲艺术部分总成交额为2.62亿港元,表现如常。不过还是有两大看点:一是在苏富比大拍最引人注目的现当代艺术夜场拍卖上,现代艺术部分成交率强劲,达93%;在其十大成交排行榜上,这个板块的拍品占据了半壁江山;一向受到追捧的赵无极表现依然坚挺,5件重点拍品悉数拍出。另一个看点是为现代摄影大师郎静山策划了“光之绘画”专题拍卖,24幅拍品包括纪实、人物、静物以及体现其最高艺术成就的“集锦”与“影绘”作品,创作年份的跨度近90年,拍卖结果不仅全数成交,也刷新了朗静山作品的拍卖纪录。

而亚洲当代艺术这个板块虽然成交率高达93%,取得4.7亿港元的总成交额,较2016秋季增长50%,但其中蕴含的信息则有喜有忧、喜忧参半:所谓“有喜”,是指其在夜场中推出“笔道II:彩泼天下”专拍,这个纸本专场聚焦抽象艺术,结果25件作品全数拍出,总成交额8960万港元,远超拍前高估价。所谓“有忧”,则是指中国当代艺术部分仍然低迷,显示市场洗牌仍然十分严峻,其中夜场虽然精挑细选只有10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入围,结果有9件成交,与整个夜场拍卖的成交率持平。

而“喜忧参半”,则是指其西方当代艺术作品的拍卖结果。这是苏富比首次在亚洲推出的“新板块”,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一方面亚洲现当代艺术这个板块的传统主力中国当代艺术板块低迷,另一方面西方当代艺术处于强势,吸引了亚洲买家(以中国买家)大规模介入。苏富比艺术部主席Amy Cappellazzo表示,去年参与苏富比主要当代艺术拍卖的亚洲藏家竞投人数上升了29%,加上巴塞尔艺术展等在亚洲地区的强劲表现,表明了热衷于西方当代艺术的亚洲藏家数量呈上升趋势。所以对苏富比而言,及时把西方当代艺术引入到本季香港晚拍中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他们在夜场中首次试水,一举推出了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尚・米榭・巴斯基亚(Jean-Michel Basquiat)、塞西丽・布朗(Cecily Brown)、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及亚德里安・格尼(Adrian Ghenie)等名家的重要作品。

但拍卖结果却是“喜忧参半”。可喜的是这次尝试的结果尚属圆满,对夜场拍卖的总成交额的贡献不容小觑:不仅那件拍前引起各方关注的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以近亿元的9850万港元,创造了西方当代艺术作品的亚洲拍卖纪录,而且整个板块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如巴斯基亚的丝网印刷作品《致水神》,以4228.75万港元的成交价,成为夜场中成交价仅次于《》的作品。难怪Amy Cappellazzo在拍后一一列举了上面那些如雷耳的名字,指出他们的作品都能以高价拍出,表明“伦敦及纽约苏富比3月份的当代艺术拍卖成绩理想的趋势在香港得以延续”。

喜中有忧的则是,这个成功来得似乎有点儿晚了――以那件《》为例,其落槌价仅为8600万港元,还不到拍前9000万港元的最低估价。更令人关注的是,西方当代艺术作为一个市场热点,在拍卖场上已经于2015年就达到了巅峰状态,此后就盛极而衰,2016年成交额出现了大幅度的缩水。这就涉及到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了―― 上文中苏富比主管专家与行政总裁所提到的“趋势”,究竟是看涨还是看跌呢?

年度报告趋势看跌

对此,我们不妨来看看西方专家撰写的年度报告。全球最著名的艺博会之一欧洲艺术古董博览会(TEFAF)的《TEFAF 2017艺术品市场报告》称,2016年全球拍卖销售额(169亿美元)大幅下降,比2015年(208亿美元)下跌18.8%;相应地,拍卖成交量也下降了21.5%。 不过报告又指出,其原因在于市场转向了私人销售:同期的经销商收入增长了 20%-25%,私人销售现在约占全球总销售额的 70%。这种变化不仅意味着拍卖行经营方式的转变,还让独立经销商从中受益。2016 年通过经销商和画廊达成的私人销售增长强劲,零售额比去年增长了24%。

同样是全球顶级艺博会之一的巴塞尔,在3月香港巴塞尔举办时联合瑞银集团了首份环球艺术市场报告,报告也指出,2 0 1 6年全球公开拍卖成交额缩水,只是数据不同―― 总成交额为2 2 1亿美元,年同比下降了2 6 %。报告还比较了十年来的拍卖数据,显示其因2 0 0 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冲击由2 0 0 7年的3 2 9亿美元锐减至2 0 0 9年的1 8 3亿美元,在2 0 1 1年复苏至3 2 4亿美元,并且在2 0 1 4年达到3 2 7亿美元。可见2 0 1 6年对这种复苏势头堪称“一记重创”!

报告指出,现代和当代艺术两个板块的交易额在2000年所占的份额只有48%,不到艺术市场总额的一半,而且当代艺术的成交额仅为现代艺术的成交额的一半。这个比重从2004年艺术品市场进入繁盛期就发生了巨大变化,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其交易额大幅下滑,但以此为拐点,现当代艺术板块总的市场占比开始超过70%,到了2016年更是达到75%。其中,当代艺术板块在2016年占市场总额的52%,为56亿美元;相比巅峰时期的2014年近80亿美元的总成交额,已经是连续两年下滑,2016年的降幅达到18%。从全球格局看,美国的交易总额下降了11个百分点,但市场占比达到36%,仍然是这个板块最重要的交易中心;中国的市场占比为33%,涨幅17%,堪称该板块的最大赢家;紧随其后的是占比达到18%的英国,降幅位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苏富比今年在香港首开西方当代艺术板块,虽然不是最佳时机,也是不得不为的战略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