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泸水县老窝镇中原村水稻精确定量栽培试验总结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泸水县老窝镇中原村水稻精确定量栽培试验总结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是以确定肥、种、种植密度和节水灌溉的一种栽培技术,在理论上,它以高产群体发展的指标值为依据,通过叶龄诊断,对各生育期的水稻生长作定量调控,以最经济的投入,来保证高产群体的结构和形成;在生产技术过程中,采用旱育、培育壮秧、扩行、减苗、调肥、控水等综合技术。增大叶面积指数,增强植株长势和抗性,实现穗大、粒多、粒重的高产结构和生产指标。

1 试验品种简介

滇杂35种子株型紧凑,剑叶挺直,株高88―114厘米,穗粒数172粒,结实率71.3%,千粒重24克,易脱粒,全生育期165―180天。籽粒近圆形,颖壳颜色黄色,护颖白色,颖尖白色;耐贫瘠,特别适合土壤肥力较低的地区推广种植。田间苗瘟抗性鉴定为2级。接种鉴定稻瘟病抗性综合评价为“强”。2004―2005年参加云南省杂交粳稻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30.4千克,生产示范种一般亩产620―740千克。

2 试验点基本情况

试验地点选择在泸水县老窝中原村二组,杨德农户承包的稻田,海拔1560米,试验面积为1.5亩。试验田前作油菜,四周种植水稻,土壤属于红壤土,田块直,土层适中,肥力中等一致。

3 试验生产指标

试验品种选用滇型籼粳杂交新组合滇杂35,产量指标亩产730.6千克。每亩用种量1.5千克,大田种植密度1.52万丛,有效分蘖数16个,有效穗数20万穗,穗粒数140粒以上,千粒重25克以上。

4 田间劳作过程

育秧工作3月中旬开始。于3月28日进行育苗,育秧面积0.08亩,每亩用腐熟的农家肥1500千克、用复合肥15千克作秧床肥。25平方寸播35粒种子,播种盖种后用12%丁草铵200毫升/亩兑水60公斤来除草,然后覆膜增温保出苗。

4月5日出苗,4月6日揭膜。

4月15日,二叶期喷施多效唑,亩用95%粉剂12克。

4月26日追尿素1公斤,并作第一次人工除草工作。

5月4日,秧田打药防治稻蝇蚊。

5月5日防治褐斑病。

5月7日移栽,秧苗4叶期,秧龄为33天,50.2%秧苗带分蘖。

5 田间技术措施

5.1 整地施肥

秧苗移栽前进行翻犁晒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复合肥50千克,商品有机肥320千克。

5.2 宽窄行种植

移栽种植规格0.19×(0.19+0.27)m,每亩基本苗为1.52万丛。秧苗根部带土,每丛栽插带蘖的栽1苗,不带蘖的栽2苗;浅水栽秧,用拉线手工定点栽插,插秧深度为2厘米。

5.3 合理追施肥料

5月7日秧苗移栽后至分蘖期每亩施用尿素10.5千克。5月17日第一次追肥,亩用尿素8千克,6月12日进行追施二次尿素,亩用6.5千克。整个生育期间共用46%尿素25千克。

5.4 水分管理

秧苗于5月7日移栽,移栽后7天内,每天灌一次浅水,移栽后7天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期,田间采用干干湿湿,浅水灌溉自然落干的水分管理,水层2―3cm。

5.5 病虫害防治

试验实施过程中加强病虫害防治,用叶枯唑100―125克,兑水40―50公斤进行喷雾防治白叶枯病二次,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药剂混合使用防治纹枯病二次。防治稻飞虱、螟虫三次,防鼠害五次。

6 田间试验结果

6.1 生育期

4月5日出苗到9月下旬成熟,6月17日为孕穗期,7月11日为抽穗期,8月18日为乳熟期,9月19日为成熟期,当地栽培试验全生育期168天,比同田对照滇杂35旱育常规栽培生育期提早18天。

6.2 分蘖数

5月17日,单株平均分蘖数2.7个,6月3日,分蘖数9.1个,6月7日分蘖数13个,6月24日分蘖末期,单株平均分蘖14.4个;有效分蘖数10.9个,滇杂35对照有效分蘖数9.2个。

6.3 叶龄指数

5月7日为4叶一心,5月10日为5叶期,5月22日,叶片数为6叶,6月3日,叶片数为7叶,6月17日,叶片数为8叶,7月1日,叶片数为9叶,7月7日,叶片数为10叶,7月12日,叶片数为11叶,单株叶片生长结束。

6.4 单株叶面积

5月10日移栽时单株叶面积为35.5平方厘米。

6月3日分蘖中期单株叶面积为245.3平方厘米。

8月29日抽穗期,单株叶面积为1010.4平方厘米,滇杂35对照单株叶面积为864.9平方厘米。

6.5 经济性状

当地试验区滇杂35,株高136.4cm,总叶龄数11叶,穗长27.4cm,平均总穗粒数168.51粒,空秕粒18.23粒,结实率90.44%;每亩有效穗 153636个 ,千粒重25.6克。滇杂35对照株高114.5cm,叶龄数11叶,穗长24.7cm,平均总穗粒数152.3粒,空秕粒20粒,结实率89.3%;每亩有效穗 130442.3个,千粒重25.6克。

6.6 种植密度

试验区滇杂35,行距 17.3cm,株距27.34cm,每亩14095穴(丛)。对照区行距 15.12cm,株距22.34cm,每亩19469穴(丛)。

6.7 产量结果

2014年9月1日,经州农业局组织专家田间实产验收结果,水稻精确定量试验1.2亩,亩产获得756.8kg。同田对照滇杂35面积0.6亩,亩产587.5kg。试验比同田旱育常规栽培的同一种品种对照增加亩产量169.3kg,增幅28.8%,试验产量增产显著。

7 试验结论

2014年水稻精确定量栽培试验,技术已经掌握,田间生产产量高,比旱育常规栽培的同一品种对照增产显著。建议在面上进一步作多点生产示范,技术主要采用:

7.1 旱育稀植早栽,苗龄为25―30天。

7.2 种植规格0.19×(0.19+0.27)m为宜。

7.3 用叶龄指数,作田间全生产技术管理。4叶期追分蘖肥,7至8叶期控苗。

7.4 浅水灌溉,进行干干湿湿的田间灌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