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宣鼎家谱 11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宣鼎家谱 11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事对晚清作家宣鼎的研究。但由于目前仍没有发现宣鼎的官方资料,因此针对其生平家世的考证都是通过提取分析相关文献中的信息间接得来。迄今为止,包括笔者的文章在内学界已有少数几篇有关宣鼎生平及家世考证的论文。基于此,本文结合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将宣鼎的家世信息进行汇总,并绘制宣鼎家谱,旨在为宣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宣鼎 家世 家谱

宣鼎(1832-1879),①字子九,号瘦梅,安徽天长人,晚清作家;著有志怪小说集《夜雨秋灯录》(正、续)、诗画册《三十六声粉铎图咏》等。近年来,宣鼎及其作品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但是一直没有发现宣鼎生平的官方资料,这给研究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相关考证也是通过搜集分析各类文献中的信息间接得来。迄今为止,学术界已有为数不多的几篇有关宣鼎生平及家世考证的论文,相关的考证散落在各篇文章中,不成系统;此外,个别原始文献中的印刷错误也使某些论文中的结论出现偏差。笔者也曾在《宣鼎生平考》(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12))一文中对宣鼎家世作了初步探讨,本文则基于迄今为止得到的零散研究成果对宣鼎的家世信息进行系统化汇总。

首先,上海申报馆杂志《寰宇琐纪》载有《旌表节孝宣节母王太孺人苦节图说》一文,文末署名“元[玄]孙宣鼎同弟苕合撰于姑苏客馆”(按:清代避圣祖玄烨讳,“玄”作“元”),由此可知宣鼎有一弟名苕。此文中有如下记载:

天长鸦口桥南有大河……宣氏阖族居南北岸,连云比栉,呼曰“宣家河”……远祢始于云阳巨公;至宋南渡,参知政事绘[缯]公子孙繁衍,居虎埠。裔孙兄弟四,曰忠、孝、节、义。其忠公即明初由苏迁凤阳,由凤迁长之一世祖也…… ②

该段文字介绍了宣氏家族的起源:其远祖为东汉初期御史中丞“云阳巨公”宣秉(?-30),南宋理宗朝参知政事宣缯(?-1237)也是宣氏家族史上的名人。③明初宣忠由凤阳迁至天长;在文章后面宣鼎陆续提到,其高祖名宏才,娶王氏(即文章题目中的“王太孺人”),另有兄弟四人;曾祖名和衷,为诰封中宪大夫,娶崇氏;祖父名景芳,娶顾氏,另有兄弟五人;宣鼎称其父共弟兄三人:“吾父”、“吾叔考”、“吾生父”,由文中的如此称谓可知宣鼎过继给了他的大伯,该大伯官至凤阳训导;另外,宣鼎有两位堂叔宣灼(曾任知县)和宣德(曾任兵部主事)。④但宣鼎在文中对其父辈三兄弟的名讳没有提及。

其次,在《夜雨秋灯续录》卷一《张侍御》一文中宣鼎提到:

明季,吾乡有侍御张公,吾母之四世祖也,忘其讳。⑤

据此可知,宣鼎的母亲为张氏(按:宣鼎过继给了他的大伯,而此处没有用“生母”一词,因此也有可能指其大伯母;对此本文权且按其生母理解)。另外,《申报》于1878年12月31日刊登宣鼎文章《题湘痕阁诗词稿后》,其中提到:

[咸丰]七年,予入赘许氏。⑥

据此,宣鼎于1857年与许氏结婚,作“过门女婿”。这篇文章是当时宣鼎为了悼念已故的“袁太夫人”而创作的,开篇提到:

呜呼!崇节母袁太夫人乃孀而有才,有天性者也。节母为随园老人女孙,归吾乡祟云根先生为室,推戚谊为予之太姻母也。⑥

“随园老人”为袁枚(1716-1797)的号;据考,该袁氏夫人名嘉(字柔嘉),嫁宣鼎同乡崇颖(字云根)为妻,卒于咸丰三年(1853),其父为袁枚子袁迟(1779-?);因此,宣鼎与袁枚有一定的亲属关系。③

此外,笔者又在1876年3月15日《申报》中找到《秦邮五五仙坛乩判孝女诗二绝并联》一文,其中记载:

孝女王素筠,一字竹青,泗州人也,素以孝名。其初至秦邮时因与宣子瘦梅有姻娅,遂馆焉。⑦

“瘦梅”是宣鼎的号;因此可知,此王素筠(字竹青)与宣鼎有亲属关系,但其具体生平无考。

另据近年在天长作的实地调查得知,宣鼎与妻子育有一子一女,其子名字不详,早亡;女名萧楼,嫁施东屏为妻,二人育一子一女,子名帖方,女名不详。宣鼎外孙施帖方先娶崇氏为妻,后续弦翁氏;与崇氏生二子:施化飞(1919-?)、施准(1922-2007);与翁氏生三子一女:施濠(1937-?,曾任天长三中教师)、施澍(曾任职于安徽某铜矿)、施勇(曾任职于宿松防疫站)、女儿施古香。施濠又生二子:施默海(从商)、施默生(曾任天长三中教师)。⑧可见,时至今日宣鼎的后裔多数仍在安徽生活。

以上则是迄今为止各处有关宣鼎家世的考证结果。为直观起见,现将其归纳总结并绘制“宣鼎家谱”于文末。

注释

① 传统认为宣鼎卒于1880年.有关其卒于1879年的考证

可见:盛洋.宣鼎生平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12):2.

② 《寰宇琐纪》第11卷第12页.中国国家图书馆胶片档案,

出版年份无标注.

③ 此二处考证详见笔者前揭文,第3页及注释???.如引文中

繁体字“”与“”因印刷体相似而造成的印刷错误.

④ 原文冗长,详见:于师号.宣鼎与夜雨秋灯录研究[D].南京

师范大学文学院,2005:5-6.此处另参阅:于师号.宣鼎家世

及生平事迹新证[J].明清小说研究,2012(1):138-140,149.

⑤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M].合肥:黄山书社,1999:500.

⑥ (清)宣鼎.题湘痕阁诗词稿后[N].申报,1878-12-31.

⑦ (清)朴翁.秦邮五五仙坛乩判孝女诗二绝并联[N].申报,1876

-3-15.

⑧ 张振国.宣鼎生卒年及文献遗存略考[J].滁州学院学报,

2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