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知识扩散与知识共享的涵义及其关系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知识扩散与知识共享的涵义及其关系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基于扩散和共享概念的知识扩散知识共享,反映的均是组织内或纽织间知识流动的状态和方式,但两者也同时各具更为深层的涵义。前者包含的范围更广,既包括知识溢出也包括知识共享。相比之下,知识共享的局限性较大,可将其视为一种更精确和可控的特殊的知识扩散。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并统一于知识传递的行动中。

[关键词]知识传递 知识扩散 知识共享 涵义关系

[分类号]C931.2

1 引言

当前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如何对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各组织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然而时至今日,国内外理论界对作为知识管理重要环节的知识扩散(knowledge diffusion)与知识共享(knowledgesharing)的涵义、特性及其之间关系研究还不准确和完善。目前,有关文献对知识扩散和知识共享内涵和关系的理解倾向于以下四种:①将知识扩散理解为一种知识传播方式,认为知识共享包括知识扩散。如Kaser和Raymond认为知识共享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学习是知识共享的手段,知识创造是知识共享的目的,知识扩散和转移是知识共享的过程。董小英认为知识共享就是组织内知识的流量,知识流量越大越能够促进知识的扩散和知识的创造,为组织增强核心竞争力。②认为知识扩散包括知识共享。如Andrew和Adva认为知识扩散是组织内部一种知识流动机制,它的存在保证了相容知识结构、文化背景的组织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和组织认同感。孙慧中也认为知识共享只是在特定网络条件下一种共享资源的文化,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扩散活动。③认为知识扩散是一种客观现象,同知识共享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如Linda等人指出,知识扩散在组织中是客观存在的,但这并不能保证同时存在着知识共享。石智文等则认为知识扩散是属于较为宏观的知识传播层面,相对于较为微观的知识共享,只有在区域和国家层面上讨论知识扩散才有意义。④认为知识扩散即知识共享,就所及文献来看,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较多。如Day,enpo~等人认为,知识扩散是知识在个体与组织间传播的过程,是知识转移过程和知识吸收过程的有机统一,并据此提出知识扩散的公式,这同Bartol等人对于知识共享的定义有很大相似之处。李莉、党兴华等人则认为,知识扩散是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传播使不同的个体问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可以看出,他们的定义直接将知识扩散等同于知识共享。

实际上,知识扩散与知识共享有一定的相同点,相关理论也有较多的相通之处,但同时两者之间也存有相当的区别。混淆知识扩散与知识共享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即不利于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列于知识型组织创新的持续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为将知识管理研究推向深入,须完整并系统地审视知识扩散与知识共享的涵义及其关系。为此,本文将从最基本的概念出发,逐步地剖析和阐述知识扩散与共享涵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期能够进一步完善知识管理相关理论。

2 知识、扩散和共享的涵义

可以看出,知识扩散和知识共享涉及三个关键词,分别为知识、扩散和共享。为理清知识扩散和知识共享的内涵及其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从这三个关键词出发,探讨两者最基本和本质的含义。

对于知识的定义,各学者的理解有着一定的差异。如Newman认为知识是经证明的正确信仰。Bohn则认为知识是在一定背景下对信息的理解,其正确与否可能是动态的。此外,陈业华等人对于知识也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实际上对于知识含义理解的不一,主要是因为学者们学术背景、视角以及研究目的的不同。而由于立足点的差异,对于知识内涵的认识会存有些许局限,从而可能对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带来障碍。对此,本文倾向于采用晏双生对于知识分层面的释义,即哲学层面知识属于思想或观念(thought oridea)范畴;社会层面知识是认识和经验的总结;学术层面知识是真理、观点、事实等以陈述知识(know―what)方式或以流程知识(know-how)方式的存在,是进行创新的基础。上述定义不仅从较大的范围内描述了知识的存在特征,还突出了知识的应用特征,从而表明进行知识扩散或共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于扩散与共享的含义和关系,知识管理理论中尚无明确的定义,但仍可以从其他领域窥得一些端倪。在物理学中,扩散被定义为微粒子在三态之间,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迁移,直到混合均匀的运动现象。在生物学中,扩散被定义为群体因密度效应或因觅食、求偶等原因由源发地向周边转移、分散的过程。在化学中,扩散被定义为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同样对于共享,辞海的定义为将物品或者信息的使用权或知情权与其他人共同拥有。在信息领域,共享被定义为在网络环境下硬件或软件能够被多用户共同使用的方式和操作。综合上述有关扩散和共享的定义,可以初步得到以下几点:①从状态上看,扩散和共享均是一种行为,但扩散更多地是强调其被动特征,相比之下共享的主动性则要更强;②从传播对象上看,扩散与共享过程中均有原发体和接受体,但扩散的目的性低,接受体不确定性高,且传播方式以星型的散射为主,而共享的接受体则相对明确,其传播方式以点对点的网状交流为主;③从最终结果上看,扩散与共享都是使接受体获得或具有原发体一部分或全部的物质或能力,但对于原发体来说,扩散的结果是稀释其原先的浓度或密度,而共享的结果则是基本维持原态。扩散与共享具体的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3 知识扩散和知识共享的涵义及关系

知识扩散与知识共享的涵义是建立在扩散和共享涵义基础之上的。在知识管理领域,由于知识本身的虚拟性、粘滞性等特点,知识扩散与知识共享有较强的交叉重叠和相似性,两者之间远没有上述那样明显差异(如知识扩散并不会造成原发体知识的减少),但也不可否认的是知识扩散与共享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和不同。

承认知识扩散与共享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能够为随后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前文对扩散和共享的比较,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本文认为知识扩散的基本涵义为在一定环境下,知识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由原发体传播至接受体的过程和现象。而知识共享则应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知识原发体根据所处环境,利用相应手段将自有知识传递给目标接受体,并使其理解消化所传递知识的过程和行为。可以看出,两者基本涵义隐含了以下四点内容:

知识扩散与共享都是进行知识传播和转移的活动,即虽然两者在内容、方式、动机、目的、结果等方面存在一定不同和差异,但本质都是知识在原发体与接受体之间传播、转移和流动的过程。

从知识原发体的角度看,知识共享是知识原发体有意识、有目的、主动地促进知识转移的行为。Ryu等人就曾强调,尽管控制并提高组织整体的知识共享水平有较大的难度,但员工个体对其本人知识共享的

意愿还是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和判断。相比之下,知识扩散更类似于一种客观的现象,虽然有时知识扩散的发生对知识原发体来说是有意识的,但也有时是一种无意识、无目的、自发的行为。比如对于员工个体来说,其工作成果展示、与知识接受者交流能够产生有意识的知识扩散,但工作的方式、处理问题的流程也能够产生一定的知识扩散,而这种知识扩散是在员工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的。如同李华晶所指出的知识扩散的一种典型方式是知识溢出,即由于知识存量差异而导致的交往活动中知识和技术转移过程,知识溢出一般不是主动和自愿的,而是被动、无意识和非自愿的,或表现为技术交换中信息的占有。

从知识接受体的角度看,知识共享要求保证接受体掌握原发体所传递的知识。综合关于知识共享过程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学者们虽然提出了各类知识共享模型(如螺旋模型、四阶段模型等),但他们总体上趋向于将其理解为一个编码、传递、接受、解码的知识传输过程。这要求接受体必须能够接收并理解所传递的知识(即接受和解码),才能够保证知识共享过程的完整,否则无法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知识共享也就丧失了其原有的意义。正如Senge在《第五项修炼》中所指出的,知识共享不仅是一方将信息传给另一方,还包含愿意帮助另一方了解信息的内涵并从中学习,进而转化并发展个体的行动能力。但对于知识扩散来说,并不要求接受体必须理解所传递的知识,在知识扩散所覆盖范围内的接受体可根据自身的需要任意地选择接收的知识。Rogers利用瘟疫学SIR模型分析了知识扩散的散播现象,罗荣桂、胡汉辉等学者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假设均是建立在知识扩散这个特性之上,即知识原发体向外界散播其知识,外界接受体以一定的概率选择接收还是忽略所接触的知识。换句活说,知识扩散更多地是对知识原发体的要求,而对于知识接受体的要求则存有一定不确定性。

从知识的传递过程来看,为了促进和提高效率,保证接受体理解所传递的知识,知识共享致力于塑造或维持一种迫使知识进行有序流动的媒介和模式。这里的“有序”既包括双方交流手段的稳定与有效,也包括根据目标和接受体特点而进行共享的知识结构的合理。Marouf研究指出,知识共享的过程是建立在对知识本身准确把握和可控制的基础之上,是一种非随机的知识转移。杨菊萍通过实证研究的结论也显示,基于正式有组织的交流更有利于接受体知识技术水平的提高,进而肯定了知识共享的作用,与之相比,由于目的性、可控性的差异,对于知识扩散来说知识的传播会呈现出非有序的特征,即随着环境和扩散双方的改变,知识在扩散过程中是处于一种有序与无序并存的状态。孟晓飞等人利用多智能体模型证实由于“噪声”的存在,知识在扩散过程中可能呈现随机的非有序状态。岳洪江虽未明确给出知识扩散的上述特征,但从其研究中可以看出,他也是将知识扩散视为一种非有序的、不确定的知识流动来考虑的。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相比知识共享,知识扩散的内涵注重扩散覆盖范围、知识散播强度、接受群体规模等数量指标,而知识共享的内涵则更重视知识传递方向、内容、接受体吸收程度、最终协同效应等质量指标。也就是说,知识共享相对于知识扩散更加精确但局限性较大,知识扩散的精确性较低但具有成本优势、覆盖范围更大。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可以将知识共享看作知识扩散过程中的一类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知识的扩散得到良好的控制,其目的性和有序性显著提高,而知识扩散的其他情况(无意识、无序)则可近似地视为知识溢出。知识扩散和共享的关系如图1所示:

4 结论

知识扩散与共享是知识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对其实际的运用与操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从扩散、共享等较为基本的概念出发,本文研究并阐述了知识扩散与知识共享的涵义及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两者的市口似之处在于均是反映知识传递和流动的概念。不同之处在于知识扩散是较为宏观、范围更广的知识流动,其中既包括相对无意识和无序的知识溢出,也包括能动性更强、相对有序的知识共享;相比于知识扩散,实现知识共享的约束更多,不仅要保证原发体的能动和目的性,还要确保接受体的理解和吸收能力。从这一角度讲,知识共享也可视为一种特殊的、有目标(知识传递的方向、意图、期望等)、更精确的知识扩散。